丽珠回购 为B股找出路?

时间:2022-09-10 11:27:21

关于B股的种种消息,一直成为投资者关注的对象。而最近在市场一片低迷之际,丽珠集团回购B股的举动顿时成为市场的一大亮点。

那么,丽珠回购B股,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同时,是否是为B股的解决找到了一条出路?

丽珠回购B股

6月5日,停牌已有2个月的丽珠集团和丽珠B终于复牌,披露拟出资不超过1.6亿港元通过深交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B股,回购价不超过16港元。以回购资金最高限额1.6亿港元及最高回购价格16.00港元计算,预计公司回购B股股份约为1000万股,回购股份比例分别约占公司已发行B股股份和总股本的8.18%和3.27%。

丽珠集团表示,近3年来公司的经营能力稳步提升,盈利水平迅速增长,而近一段时期公司股价在证券市场却持续下跌,尤其是B股价格表现与公司内在价值极不相符,这不但有损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而且对全体股东的利益也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公司拟回购B股股份,以增强公众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并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按照证券法、公司法相关规定,公司回购的股份将依法注销。

丽珠回购案如果获准,那么B股股东无疑受益,因为回购价格明显高于停牌前的市场价格,股价很可能会向回购价格靠拢。至于A股股东也将获益,因为回购股份后公司的股本将缩小,每股净资产将下降,但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将上升,有助于公司估值水平的提升。对于控股股东健康元来说,丽珠集团回购股份后一方面其持有的流通股价值会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其持股比例将有所提升,合并报表时利润也将小幅升高。

为解决B股找到出路?

那么,丽珠回购B股,究竟能否为近年来左冲右突的B股市场找到有效的出路?

关于B股市场的出路,市场早有各式各样的猜想。事实上,早在2005年管理层启动A股股改试点后,就曾有B股公司为寻找出路开始了自救行动,13家纯B股公司曾自行召集联席会议,讨论有关纯B股公司的改革方案,在形成具体文件后,13家公司联名签字送交证监会。据悉,在当时形成的文件中,纯B股公司提出了两种方案:对于同时拥有A、B股的公司,采取B股直接转换A股的方式;对于纯B股公司,则采用增发A股再回购B股,或发行H股,再将B股换为H股的方式。

对于这两种操作模式,业内人士均表示认可。不过,如果用B股换A股,就意味着外国个人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中国A股,而目前中国的法律是只允许QFII购买A股,并不包括外国个人投资者。 “这才是该方案为何不能实施的关键所在。”西南证券张刚就这么认为,“因此这种模式唯一的办法就是等中国资本市场开放。”

在经历了多年的讨论之后,关于A、B股如何并轨的猜想主要集中于3种解决方式:一是通过回购B股统一到A股市场;二是B股直接换成A股,A、B股合并;三是纯B股公司,可以效法纯H股通过定向增发A股达到其非流通股流通的目的。三种方案中,定向增发最为简单,没有盈利要求,只要有10个以内的战略投资人愿意认购,或者大股东自身有优质资产,就能获准增发。而管理层比较主流的观点是B股市场向A股市场并轨,至于如何并轨和什么时间并轨则是个未知数。但就目前来看,A、B股直接合并存在法律障碍,而回购B股却具有可行性。

在回购B股方向上,部分B股公司已经开始了尝试。除了丽珠B,3月7日中集集团(000039)公告称,公司大股东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1199,HK)自2007年12月10日起至2008年3月6日,以现金约16.65亿港元通过深交所收购中集集团B股共约1.13亿股。

担任丽珠集团回购独立财务顾问的渤海证券认为,回购部分价格被低估的B股股份,不仅有利于活跃B股市场交易,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而且能使A、B股公司股票价值回归至真实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允许B股股份回购体现了监管部门改革创新、探索并支持促进B股市场变革的积极态度。B股股份回购将为B股市场制度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途径,有利于恢复B股市场的生机与活力。

回购不具普遍意义

受丽珠集团回购部分B股的消息激励,6月5日B股出现大面积上扬,两市仅4家个股收低,成交金额约9.57亿港元,创一个半月来纪录,相当于上日成交金额的2.85倍。

B股市场将从此走出独立行情还是仅仅昙花一现?

渤海证券就认为,丽珠集团此次如能获准回购B股,将促使越来越多的此类公司加强对于B股股份回购政策及操作程序研究,推动此类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及公司重组。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此次回购没有太过意外之处,只是个案,不宜当作全面事件处理,回购是否将大面积推广目前仍需观察。而事实上,经有关媒体的调查,多家B股公司表示,目前并无回购的想法。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也表示,除非国家出台允许机构买B股等政策,否则在A股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B股也难以独善其身。B股在6月5日丽珠B消息公布后的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泥沙俱下的市场中,是没有谁能够独立于市场之外的。

最为关键的是,丽珠集团回购B股或为个案,并不具备普遍意义。B股市场发展至今逾16个年头,在此期间市场多次大起大落,但从来没有上市公司回购过B股。这一方面是因为涉及很多监管部门,如证监会、商务部、外管局等,审批手续繁复,如果没有一个强势股东来推进这个事情,很有可能会不了了之。

另一方面,股改之前控股股东的股权往往是不流通的,其利益和流通股股东并不一致,因此未必有这个积极性去做。大家可以注意到,此前有多家公司提出回购H股的方案,但极少有真正付诸实施的,或许是相同的原因。

此外,回购股份需要上市公司有充裕的现金,在央行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很多公司并不具备实施回购所必须的资金,而丽珠集团本身货币资金较充裕,有能力大比例分红及从事证券市场投资,这是其他很多公司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且,B股公司这些年来苦苦寻求的出路并不是注销股份,而是争取B股的融资功能,而回购B股与它们的初衷有背。

不过,尽管丽珠回购属于个案,但丽珠集团此次如能获准回购B股,对推动此类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及公司重组将是有益的。

发行H股对B股影响有限

相对于拿出真金白银来回购B股股份,B股公司到境外市场发行可能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

6月4日,晨鸣纸业正式启动在港公开招股。里昂证券中国区研究部主管刘炜此前表示,近期可能会有几家B股公司到香港上市。他说,B股和A股合并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但目前出现了一些新的方式,即B股公司到香港上市。而晨鸣纸业的试点成功,预示着B股公司去香港上市,是B股的一个很好出路。因为B股公司已基本丧失融资功能,过去一年中,有关方面一直在向中国证监会提这个要求。此次试点,也是港交所和证监会协商沟通的结果。

不过,目前B股发H股也必须符合H股上市要求,而这部分公司目前数量不会太多,对整个B股市场的改革意义也有限。

上一篇:还有多少“救市”牌可打 下一篇:港股前景不妙 H股跑赢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