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调度员眼中的高铁优化见解

时间:2022-09-10 07:09:59

摘 要:自从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开通以来,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我国高铁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数万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城际高铁以及客货混跑快速铁路相互连接的路网性结构,大大的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地方经济。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些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使每个人都能切实的感受到科技硕果带给自身的便利呢?笔者想站在一个普通调度员的角度上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调度员;眼中;高铁优化见解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的高铁目前开通的有哈大、丹大、长吉、吉浑以及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京沈二通道,这些高铁都是在既有线调度指挥的基础上,以信息、网络、C2、C3技术为支撑,采取调度集中(CTC)控制的二级指挥模式。路局高铁调度负责总体指挥,下级各站段及动车司机在遇有突发事件的时候,向局调汇报实际运行情况。这种以列车运行图结合行车指挥系统和设备的调度方式,在我国既有线以及高铁线上被广泛的应用着。但是,这仅仅是列车调度指挥,而不是调度运营,笔者认为调度指挥和调度运营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我们国家铁路运输能力总体上还无法彻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在既有线上,目前还是以“行车指挥为核心,发挥运输潜能为指导,满足客货运需求为目的”的主导思想。主要表现在:缩小列车运行间隔、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提高运行速度、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经济效益。安全永远是各种经营理念的核心,在确保安全条件的同时,应该采取科学的动车开行方案来达到旅客出行目的。高铁服务产品的设计,是铁路企业和旅客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如果不考虑旅客的真实需求,将会大大降低高铁调度运营的效率。

车站是铁路运输中最基本元素。新兴的高铁车站不仅仅是旅客搭乘火车的平台,它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文明的代表,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缩影。在我国举世瞩目飞速发展的当今,高铁车站作为城市的第一印象,应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是集交通、商业、娱乐、办公、餐饮等一系列多功能体系于一身的综合枢纽。大家都知道,机场因为它的特殊性,一般都是建在城市边缘,这种局限性非常显而易见,同时也跟高铁建设理念格格不入。因此,铁路部门应该在站址选择、交通规划、建筑外形和所在城市具体情况等方面多下工夫、广泛交流。通过实际调查取材,合理编制方案,科学宣传营销,做到即符合当地风土人情,又切实方便和刺激群众出行需求,让大家喜欢乘坐动车,第一时间来选择高铁,如此才能让铁路在同行业竞争中赢在起跑线上。

我们还要对动车组的运行图进行科学、细化的研究。一直以来,我国铁路都采取着统一的步调,基本上都是执行统一的列车运行图。列车按照既定的车流径路运行,货物列车按统一的列车编组计划编组。但是随着高铁的迅猛发展,客运市场逐渐成熟,这种按部就班的高铁运营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不均衡,在时间方面大致表现为:上下班、节假日、春运、暑运等;空间方面则是体现在各个繁忙节点的客流方向上。高铁运营面对这两个问题,虽然也有一定的营销手段,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氛围中,显得步子较小,不够灵活。所有涉及高铁的部门,都应该向“为旅客服务”的理念上转变。首先就是打破传统运行图编制的束缚。铁路是企业,是企业就一定会有盈亏的出现,运输有成本,有成本就一定会有成本的高低。我们制定基本运行图的时候,在正常工作日应该有目的地选择开行。尤其是城际间,没有必要机械性做出“车隔”。路局、站段的营销部门都应该去了解市场,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制定运行图方案,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段。一趟列车需要车、机、工、电、辆等等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才能保证其顺利开行,人力、设备损耗、保养都是运输成本,我们不能无故的浪费“运能”,这里的“运能”不是传统所谓的“运行线”,而是真真正正的“成本”。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盈利,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提升服务、产品质量,还是降低经营成本都是可以说是营销手段,入不敷出对企业是毁灭性的,我们需要适应环境继而谋求发展。因此,高速铁路这个新时代的新产品,更应该面向市场,根据客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简化加开、停运手续,灵活、开放的编制运行图。

铁路局调度所各工种调度也应随着高速铁路发展对运输模式带来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在既有线上,以列车调度员为核心,所有工作围绕着“行车组织”来开展,这样的方式不适合高速铁路。在高铁应该以客运调度员和高铁计划调度员为核心,所有工作围绕着“旅客运输”来开展。原因很简单,高铁是客运,旅客才是这里的上帝。列车调度员负责运行调整,指挥车站值班员、司机、随车机械师完成工作。客运调度员跟列车长和客运段联系,掌握一定时间内客流的饱和度及其动向,然后和计划调度员研究次日和未来某阶段里动车组加开、停运,以及单组、重联开行方法,并上报高铁值班主任制定具体方案。这样即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又达到了开源节流的目的。

中国铁路发展至今的辉煌成就,是世界铁路史册上毫无争议的里程碑。身为其中一员,内心的自豪不已。在这里真心祝愿我们伟大的国家和中国铁路能不断开启新的篇章。同时,有见解不当之处还请大家给予批评,多多包涵。

上一篇:测绘“3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展望 下一篇:残疾人体育公共设施现状与残疾人健身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