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信息素养

时间:2022-09-10 06:44:41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信息素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展开数年,信息技术已得到普及,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为适应其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肩负起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自觉树立终生学习的态度,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的养成,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紧跟时展的步伐。本人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对周围教师同行的调查,谈谈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信息素养指个体能够主动地选择、运用信息和信息设备并积极地创新信息的综合能力。主要有3个构成要素:(1)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有寻求的兴趣,有需求的意念,有利用其为个人和社会服务的愿望;(2)信息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获取、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3)信息伦理是指能够合情、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目前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意识淡薄

我们当中还有一些老师,特别是年龄稍大的老师是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他们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他们的观念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授课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在一些公开课中学校要求必须有课件时,就用简单文字和图片堆砌,或干脆网上下载,不做任何修改敷衍了事。

二、技术能力欠缺

除了上面说的那类老师以外,还有一大部分老师对信息技术是有一定应用意识的,深知应用它展示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缺乏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他们过去大都没有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没有熟练的应用技能,在网络泛滥的当下不知如何下手。无奈下,他们中的多数选择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现成的教育资源,即使觉得有的地方不太合适,也没有能力修改。不过这一现象已在慢慢改善,我们每年都会参加全省的继续教育培训,几乎所有教师都取得了教育技术初级培训证书,有的还在接受中级培训。我认为,学校和各级管理部门应创造条件,甚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让教师多上网学习、多利用网络工作、多上电教课,才能提高信息知识容量,获得更高层次的应用信息的技能。

三、多媒体技术只作为展示手段

有些老师上课虽用多媒体技术,但只是在网上下载个课件,一个PPT一放到底,不会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甚至和学生没有任何交流。这样,只是多媒体技术最浅层的应用,没有充分发挥出它能达到的作用。现如今,我们应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更好地与学科整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尽可能多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让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这才是信息技术最好的应用,才能体现教师最高层次的信息素养。我们学校现在就要求教师上课尽量多地应用多媒体,每个月都有公开课,凡公开课必须用多媒体,让老师们交流经验,还创造条件给老师们提供各种校外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老师们应该尝试一些简单的整合课程的开发,进行一些相关课题的研究,努力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上一篇: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让所谓的“差班”放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