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二级学院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探讨

时间:2022-09-10 06:25:03

关于高校二级学院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探讨

摘要: 班主任培训工作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高校班主任培训工作现状予以分析,并对二级学院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进行思考和探讨,提出学院在班主任培训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班主任;培训;对策建议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育人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班主任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队伍和骨干力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班主任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需要高校建设并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

一、高校班主任培训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班主任(包括辅导员)主要是由各学院在本院教师中选拔担任,选拔范围很小,绝大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极少数是有着班主任工作经历和经验的老教师。这些青年教师有着十分突出的优势,他们积极进取,知识丰富,计算机和外语水平高,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班主任规范化培训或者培训时间不够,因此在班主任实际工作中又表现出明显的弱势和不足,如对班主任工作性质和任务的认识简单化,班主任专业素养不高,工作主观性较强,缺乏耐性和毅力等。为此需要给予他们正确有效的引导和科学规范的培训。高校对班主任培训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它们按照国家及上级部门的指示和要求,制定了相应的目标明确、组织规范、工作内容具体的年度学校班主任培训方案或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但是在对班主任培训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盲点和薄弱环节,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许多二级学院对班主任培训工作未予关注,没有参与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学校对班主任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班主任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而仅仅是依据国家及上级单位的精神和规定例行公事,对年度在职班主任或者新任班主任进行集中培训,之后便完事大吉,学校对学院班主任培训工作没有或少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导,致使班主任培训工作不能贯穿深入到基层学院;二是学院自身对班主任培训工作不重视、不积极、不主动,每年只负责提供参加培训的班主任名单,把班主任培训工作上交学校,使得班主任培训工作总是停留在学校层面。经过如此培训的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的新班主任在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时,往往仍会感到束手无策、势单力薄,却又无处可问、无人指导,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影响工作效果,工作不被学生认可。这样的班主任培训远远不能满足班主任实际工作的需求,远远不能适应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二级学院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归根结底,班主任工作在学院的班级及学生中间,学院对班主任的培训同学校一样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学院也应该成为班主任培训的重要阵地,在班主任培训工作中应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1.建立学院班主任培训工作日常化长效机制。学院应主动建立班主任培训工作日常化长效机制,并与学校层面班主任培训工作机制形成统一协调、相辅相成、上下联动的二级网络一体化培训机制。学院责成专人负责,组织专门力量,按照国家及上级部门的指示和要求,结合学院学生工作的传统、特色和年度工作重点等实际情况,制定出目标明确、组织规范、工作内容具体的多形式、重实效的班主任培训方案和考核办法等,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次、有重点的对班主任特别是新任班主任、年轻班主任进行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培训,并将培训持续贯穿于班主任日常工作之中,促进学院班主任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

2.强化学院班主任培训工作的实践性。学校层面班主任培训往往注重于共性需求,侧重于理论性的学习和指导,如有关的法律法规、时事政策和规章制度,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理念,教育管理基本理论等。学院班主任培训工作要突出个性需求,侧重于实践性,以新班主任和年轻班主任具体带班实际工作为培训重点,通过于干中学、于干中训等方式,采取传帮带制度、班主任导师制、班主任互助制、班主任例会制度、专题讲座、个别辅导等灵活多样的手段,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向他们传授班主任工作业务和技能、学生工作方法和经验等,帮助他们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指导他们如何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安全教育、如何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化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何与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等等,使得他们尽快学会并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拓展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学院要重视并加强班主任实践工作经验交流,加强优秀班主任、老班主任、年轻班主任、院内外班主任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多方合作、多措并举、形成合力,营造出“热爱班主任工作—从事班主任工作—研究班主任工作”的良好氛围,给予新班主任、年轻班主任一个“有得学”、“有得问”、、“有得管”、学习“做什么”、学会“如何做”的宽松环境和可依靠的坚强后盾。

3.拓展学院班主任遴选空间,优化学院班主任队伍结构。在班主任的选拔和使用上,学院要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格局,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统筹兼顾、调配使用,如学院可以采取专兼结合的办法,在学院或学校遴选一些政治观念强、综合素质高、德才兼备的老教师、先进教师、任课教师、校院领导等和一些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尚缺少班主任工作经历和经验的年轻教师,把他们吸纳到班主任队伍中来,组成一支老新结合、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学识丰富、特色突出的班主任梯队。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开发、整合和利用有限的人才资源,给予乐于或适宜做班主任的教师更大的工作空间,缓解有些学院能够较好地胜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较少而班级却又较多的矛盾,而且还可以学科交融,优势互补,加强指导力度,促进学院之间、班主任之间的工作交流,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和整体水平。

三、结语

班主任培训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学院是班主任培训的有效阵地,在班主任培训工作中应发挥其应有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队伍的主体是青年教师,他们没有或缺少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应将他们作为班主任培训的重点对象,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班主任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使得他们早日成熟、快速成才,更好地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王烨,何亚军,白元儒.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7(01).

[2]赵庆典.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综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7).

[3]王勋,有祥君.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4).

[4]张婷.对高职师资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05(04).

作者简介:刘 峰(1959—),女,内蒙古人,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职班主任。研究方向:班主任工作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金明鸥(1964—),女,韩国庆尚北道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教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教学,高教研究。

项目简介: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改基金课题重点项目,编号:JY2009032。

上一篇:试析高校军事训练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提升 下一篇: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顶岗实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