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北大往事

时间:2022-09-10 06:06:11

我是结束恢复高考后上北大数学系的。我记得当时有沈燮昌老师给我们上“数学分析”,后来他成了北大研究生院院长;丁石孙老师给我们上“解析几何”,后来他当上了北大校长;另外,还有张恭庆老师教我们“泛函分析”,姜伯驹老师教我们“代数几何”。现在想想真是庆幸,这些重要课程都由这么多大师在教我们。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给我们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还教导我们如何做学问,告诉我们抽象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对我们一生的帮助都很大。我一直觉得北大数学系的基础教学很强,虽然我现在不直接从事与数学相关的研究工作,但是在北大数学系所打下的坚实基础让我终身受益。

――郭百宁北京大学数学系1978级本科,1982年毕业。

我1990年考上北大, 正赶上军训第二年。北大89~92级全体新生军训一年。所以开学报到,我没有来到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而是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进了号称“中国西点”的石家庄陆军学院。

可能因为觉得在军校“浪费”了一年时光,大家回北大后都格外用功,考托(TOFEL)、考G(GRE)也蔚然成风。学校功课加上出国留学前的应试及准备,足以让我们忙碌。五月四号北大校庆那天,《新京报》出了个专刊,采访了一些包括李彦宏在内的著名校友。其中有一位感叹今天北大的学生“缺少原创力”。我想可能是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让学子们分散了精力。象我们当时在校的情形,读教科书以外的书籍时间都很少,更别提创作了。所以北岛、海子这样的诗人之后也未再现。

本科毕业后我就出国留学了。之后在美国一住就是十年。2005年在微软总部工作期间,回国出差,去拜访北大软件学院院长陈钟老师,才第一次回到久别的母校。熙熙攘攘的校园与记忆中的宁静有了差距。新建的楼群处处可见,好在红楼等老楼仍在,让我找到些昔日的感觉。

――金俊北京大学英语系1990级本科,1995年毕业。

我从北大毕业已经十几年了,回头想想,北大最好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我有幸遇到了一些好老师。

我在大四的时候,选过王选的一门课,好像是给研究生讲的,叫“软件设计的现代方法”,全部用英语讲课,用他自己写的讲义,是自己开发经验的总结。当时教室是在三教一楼,我记得三教西面的墙上有大大的“罢课”二字,现在楼房已经不在了。下午上课,阳光照进教室里,旁边就是篮球场,大家的注意力都不太集中,昏昏欲睡。我记得有研究生被点名提问,站起来后却不知所云。其实王选讲课的大部分内容就是他写的讲义,他提问的答案就在讲义上。他看到研究生答不出来,也没有说什么,又继续讲课了。

我在北大还选过厉以宁老师的宏观经济学,是在二教阶梯教室上的,学生特别多,他在第一节课就规定,第一排到第十排,是为经济学院的同学保留的座位,其他系选课或旁听的同学不能坐。我上课去得晚,往往只能坐到最后几排,而和我同时到达的经院的同学则昂首进入前几排入座。为补与名师相距遥远之憾,我一度还带了望远镜去听课。我从望远镜看到坐在前排的同学,也有打瞌睡的。

――邹欣北京大学计算机系1987级本科,1991年毕业。

5月3日上午我回到北大参加了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的25周年庆。这几年极少回到北大去,趁着这次校庆之际,见到了很多当年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和朋友。在北大计算所25周年庆的活动上,又一次感受了王选老师当年在艰苦环境下不断创新的故事。先生已去,但他的精神留给了我们。下午参观了王选纪念室,看到了他绝症确诊后写的遗书原稿,感人至深;也看到了当年他们使用过的纸带穿孔样品,在那样的开发环境下坚持不懈地研究激光照排技术,着实让人敬佩。

――潘爱民2000师从王选读在职博士,2003年毕业。

在研究院工作快七年了,也同时是从北大毕业快七年了,但对母校北大的记忆依然是十分清晰,尽管工作后鲜有时间回北大“观光”。虽然湖光塔影是每个北大人永远不会忘怀的美景,我最自然的回忆却是临湖轩和轩旁像处的草地。北大九年“寒窗”,除了宿舍,这一片恐怕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我喜欢这片草地的阳光和临湖轩的宁静。无论是锻炼还是看看闲书,抑或是携友散步闲谈,这里都是最合适的地方。虽是念的理科,在这九年里我读得最多的却是传统文化方面的书,这也是常常与朋友们在这块地方闲聊或是争论的话题。北大浓烈的人文气息给了理科学生窥豹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机会。这些经历虽与我当时的学习和现在的研究课题基本无关,但其中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常是我灵感的来源。博雅丽影实美景,临湖宁秀亦可圈;携友激昂曾频游,不论群科论圣贤。

――华先胜北京大学数学学院91级本科/96级硕博连读,2001年毕业。

北大四年,感觉最深的就是宽松和自由,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愿意认真做学问的,这里有一流的师资、亚洲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和无数的学术讲座;喜欢社会活动的,这里有数以百计的社团,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年轻朋友;不喜欢学术爱自己捣腾别的,功课很容易混到六十分,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你才能在研究院里看到北大考古和物理的人在写Code。

――彭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原子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1997级本科,2001年毕业。

(熊倪康摘自新浪博客)

上一篇:杨叙的英特尔式人生 下一篇:总爱弄混世界地名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