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书“中国好人”的教育梦

时间:2022-09-10 05:25:13

李从书“中国好人”的教育梦

1978年,李从书到重庆市大足区季家镇青坪村小执教。为方便村里孩子读书,他自己出资5000元,以建家的名义修缮校舍,用10年还完贷款。2003年,因学生增多,李从书借资以“给儿子修婚房”的名义改建学校,花1000多元购买一条小木船,免费接送孩子们上下学。56岁的他在乡村任教长达35年。2013年10月,李从书被评为“重庆好人”并入围2013“感动重庆”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次月荣登“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临近退休的李从书仍执着于一个梦想——“退而不休”,继续教书。

贺小燕 大舞台上的“特教妈妈”

贺小燕是重庆巴南区乐一融合幼儿园的老师,也是100个特殊孩子的“贺妈妈”。2003年,她因为一个“攻克自闭症”的信念,放弃了留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工作的机会。2007年10月,贺小燕成功创办乐一融合幼儿园,旨在通过“融合教育”让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她曾坦言:“累,是必然的;辛苦,是一定的,但是我不会放弃。只要我们不放弃,孩子就有希望。”“2013寻找最儿教师暨重庆百强幼儿园公众推选”活动中,贺小燕入围“十佳园长妈妈”侯选人。

邵逸夫 散尽千金济众生

1月7日,107岁的香港知名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邵逸夫先生辞世。邵逸夫于1973在香港设立私人慈善机构邵逸夫基金会,1985年以来,20多年间,他共向内地捐赠47亿港元,兴建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重庆接受邵逸夫捐赠项目共计189个,总额达12515万港元,“逸夫楼”几乎遍及重庆主城的大中小学和远郊区县的中小学。“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中,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叶晓娅 “史上最好”教师发红包

叶晓娅是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12级1班班主任。 1月6日,她分发给班上55位同学每人100元的红包,学生们都称她为“史上最好”老师。面对热议,叶晓娅不以为然:“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为孩子们发压岁钱不是长辈该做的吗?”叶晓娅特意用连号的钞票,希望大家心连心地团结起来。当孩子们录制视频并集体给她过50岁生日时,她感慨:“这些孩子太让我意外了,有这样一班学生,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姬十三 让科学流行起来

姬十三(嵇晓华)博士毕业后自主创业,于2010年成立果壳科技传媒公司,寓意带着“敲开科学的坚硬外壳,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果壳网上的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学院作为在线学习社区,为选择这些国外顶尖教育课程的青年提供了在线交流和互助的平台。2013年,姬十三获得搜狐教育年度中国教育创新人物奖。在探索流行科学的路上,他希望能伴随一代青年成长。

何塞·安东尼奥·艾伯鲁用音乐改变命运

何塞·安东尼奥·艾伯鲁(J o sé A n t o n i o A b r e u),委内瑞拉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975年,他创立了国立青少年管弦乐团系统。改变了贫穷孩子不可以玩古典乐的说法,成功令委内瑞拉30万名孩童在各个城镇中演奏莫扎特和贝多芬。2007年,查维斯总统曾在电视上表示将会进一步通过推动“音乐使命(M i s ión Mús i c a )”计划,让更多的委内瑞拉少年能接受音乐教育和乐器训练。

上一篇:金永 育才风骨 下一篇:“学科三棱锥”:打造优质学校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