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氩气窒息事故看密闭空间作业的防护对策

时间:2022-09-10 04:08:36

由氩气窒息事故看密闭空间作业的防护对策

摘要:通过对上海某特钢有限公司发生的一起氩气窒息事故,以及国内其他几起同类事故的比较分析,阐述了避免密闭空间氩气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氩气;窒息事故;密闭空间

The Protection Measure for Enclosed Space Work in the Light of an Argon Gas Suffocation Accident WANG Li-hua1,WANG Li-ping1,QIAO Li-juan2,ZI Ya-ping1,SHEN Yan-zhen1(1. Occupational Health Dept of Jinshan CDC,Jinshan,Shanghai 201500,China;2. Daqing Health Inspection Bureau,Daqing,Heilongjiang 163311,China)

Abstract:Protection measures against the occupational hazard of enclosed space work we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an argon gas suffocation accident happened in a special steel company in Shanghai as well as several other similar suffocation accidents in China.

Key Words:argon gas;suffocation accident;enclosed space

氩气属惰性气体,当氩气在空气中浓度达到33%以上时,可引起人体窒息[1]。而在密闭空间(空间足够大,工作人员可以完全进入,并完成指定的工作;出入口较为狭窄;并非为长时间工作而设计的场所)[2,3]作业时,容易发生窒息事故。本文通过报道某特钢有限公司发生的密闭空间内氩气窒息事故,并结合对国内另外几起同类事故的分析,阐述防制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防护对策。

1 事故回顾与分析

2006年4月6日13:00 ~18:00时左右,上海某特钢有限公司熔炼车间向AOD炉(冶炼特殊合金钢的专用炉)输送氩气的管道阀门因设备故障自动打开,向炉内输送氩气,造成大量氩气进入炉内,因其比重大于空气,故进入后沉淀在炉底,并置换出炉内的氧气,致使炉内空气中氧含量降低,氩气浓度增高。当晚20:20时,没有采取任何职业病防护措施的4名员工,在未将AOD炉放平的情况下,拟进入炉内进行工作。当时1人首先进入炉内,由于氩气引起的急性缺氧,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后昏迷,其他3人相继入炉内抢救,结果均昏迷在炉内,被同车间内正在进行其他工作的员工发现后,马上放平AOD炉,并向炉内送风,将4人救出,于21:00时送至医院抢救脱险。

上述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或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就进入AOD炉等可能有氩气泄漏的密闭空间作业,以及实施不正确的互救措施而发生的氩气窒息,前几年也屡有发生。1989年5月9日,武钢第一炼钢厂发生了一起因在3 m深的地坑内施工,而新装管道用氩气吹扫,导致坑内6人接连昏倒的氩气窒息性事故[4];北京某厂单晶硅车间的1名工人进入相对密闭、且有氩气泄漏的液态氩的储罐间作业而引起的氩气窒息事故[5];1999年11月8日,酒泉钢铁公司发生的因高压氩管道泄漏,大量氩气顺采暖地沟窜入收发室,造成2人窒息死亡[6];2000年1月31日,某厂铸钢车间1名工人进入未关闭氩气阀门的钢包内作业中毒昏迷,另2名未戴任何防护用品的工人关闭阀门后进入施救,结果亦先后昏迷[7];2001年11月28日,合肥市化工机械厂内一地下方坑中发生氩气泄漏事件,泄漏的氩气造成4名正在施工的工人中毒死亡、5名下坑施救的人员均不同程度的中毒[8]。

以上事故,从不同侧面凸现两方面的问题:①企业不能正确识别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没有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和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没有为作业工人提供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及应对急性职业中毒的应急救援的措施和设施;②工人缺乏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意识,在没有采取任何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对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防护和急性职业中毒自救、互救知识极其贫乏。 所以,加强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与建议

2.1 政府应完善法律制度,规范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技术

2.1.1 制订并执行密闭空间准入程序与方法的法规和标准 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对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防护均已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或法规[3]。我国虽然曾经也制定了一些密闭空间作业的相关标准,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的发展仍严重滞后,尚缺乏通用的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标准,难以满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求[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通过借鉴国际上相关的先进防护技术和有关管理技术,提出了我国大陆关于密闭空间的防护规范[9]――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征求意见稿)。政府应加快此项规范及配套措施的出台和有效执行,规范密闭空间准入程序与方法,杜绝或减少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2.1.2 确保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的有效实施 职业卫生的执法权在安全和卫生两个行政部门,双方各有分工,这就要求安全和卫生监督机构要通力合作,各尽其责,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得以真正落实。

2.2 企业应增强识别能力,提高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水平

2.2.1 自觉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的第一责任人,任何防治措施最终都要靠企业去落实,所以,只有企业认真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才能确保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的有效执行。

2.2.2 企业应提高识别能力,加强对密闭空间作业的管理 企业只有能够正确地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才能主动、有效地预防职业病危害。氩气是窒息性气体,有氩气泄漏的密闭空间容易造成人体因乏氧而窒息。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必须采取下列有效的防护措施:第一,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制定急性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和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对工人进行作业过程中职业病防护和自救、互救知识教育;配齐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报警设备和应急救援设施,检查上述设施、设备、用品的数量是否充足、质量是否可靠;先对密闭空间进行清洗、吹扫或通风排毒,直至密闭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符合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进行氧含量的测定(要求:18%~20%)。第二,做好事故处理中防护工作。急性中毒应急救援措施保证能够随时启动;操作人员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配戴职业病防护用品;除操作人员外,还必须有监护人员在外监护,监护人员随时都能与其他救护人员取得联系。第三,做好急性中毒的应急救援工作。万一发生急性中毒险情,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3 工人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应对能力

工人(包括监护者、施救者)必须了解以下内容:①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可能面临的危害,包括暴露方式、症状、体征和后果。②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应当向监护者报警[8]:进入者已经意识到身体出现了危险症状、体征;探测到禁止进入的条件。③出现以下任何情况都要尽快撤离[9]:监护者和进入监督者下达撤离命令;进入者意识到身体出现了危险症状、体征;进入者探测到禁止进入的条件;撤离的报警器报警。④能够正确使用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的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报警设备、应急救援设施。⑤应对密闭空间作业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自救、互救知识。只有工人加强了自我保护,提高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应对能力,才能有效地防止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党育红,张玉敏,龚希学,等. 急性氩气窒息3例报告[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14(4):220.

张敏,李涛,陈曙,等.我国硫化氢中毒的特点与控制对策[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12-14.

李涛,张敏.试论加速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卫生标准的现实意义[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2-4.

王吉昌.警惕氩气的窒息性事故[J].深冷技术,1989,(5):27-28.

周伟民,高珂.急性氩气窒息1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8,16(5):315.

薄清满,赵忠森.氩气窒息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安防科技安全经理人,2004,11:39-40.

党育红,张玉敏,龚希学,等.急性氩气窒息3例报告[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14(4):220.

张春林,季东平.合肥发生氩气泄漏中毒事件已有4人死亡[N].人民日报. 2001-11-29(4).

张敏,李涛,王焕强,等.密闭空间的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技术[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5-8.

(收稿日期:2006-04-2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伤害目标性监测及管... 下一篇:职业性重症中暑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