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发电厂:中国式目标管理的诞生地

时间:2022-09-10 03:33:57

辽源发电厂:中国式目标管理的诞生地

在90多年的峥嵘岁月中,大唐辽源发电厂创造了无数辉煌,其中“小指标竞赛”更是享誉全国

目标管理,俗称责任制。世界著名管理学大师、美国人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这一概念。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企业中推广目标管理。但其实就在目标管理概念提出的同一年,与美国相距万里之遥的辽源发电厂,率先开展“小指标竞赛”,并成为中国企业关于目标管理的最早实践者。

“目标管理”萌芽

大唐辽源发电厂始建于1918年。解放初,西安发电厂(大唐辽源发电厂前身)由于连年战争,遭到严重破坏,“风机打鼓,轴瓦冒烟”,发电设备千疮百孔。了解情况的外国人对此大摇其头,预言“中国人管不好发电厂”。

解放后,全厂职工带着翻身的喜悦,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1952年实现多发电215万度,完成产值763万元,全年共节约168万元。“中国人管不好发电厂”的预言彻底破产。

但此时的企业管理,更多地是凭借广大职工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劲头,并没有太多的管理经验可言。

1953年,是我国实施“一五计划”的头一年。这一年,也成为辽源发电厂“小指标竞赛”萌芽的关键一年。因为,这一年,辽源发电厂意外地没有完成国家下达的指定计划。

管理者及时发动一线职工查找原因。大家在讨论时建议道:企业只是把国家每年下达的大指标照抄照转给车间、班组,没有将指标很好地分解落实。“这种蒙着干、干着看、年末算的工作方法,不是个好办法,原因难找,责任难落,应该把大指标进行分解,然后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

辽源发电厂的领导班子觉得这个思路很好。于是,1954年开始,经过电厂管理层、技术骨干和一线职工三级联动,辽源发电厂研究制定出了涉及面广、可操作性强、又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小指标,并先在锅炉、汽机分场试点。先把煤耗率分解为锅炉效率和汽机汽耗率,然后再把锅炉效率分解成锅炉汽温、汽压、排烟温度等,把汽机汽耗率分解成真空、凝汽器端差、给水温度等“小指标”。然后,在总结锅炉、汽机分场“小指标”竞赛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到电气、热化、燃料、修配、土木等分场,并将“小指标”内容由生产、经营扩展到安全等各个方面。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辽源发电厂先把上级下达的8项大指标(安全、发电量、供热量、煤耗率、利用小时、燃料单位成本、固定费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分解细化成521项小指标,然后再把这些“小指标”按分场、工种、机台、值班岗位加以落实,按月下达指标,按日公布完成情况,按月考核评比和奖励,形成了全员、全方位的“小指标竞赛”。

实际上,这就是如今企业管理中“目标管理”理论的雏形。

“小布衫”与“小半夜”

“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自从开展“小指标竞赛”以后,全厂掀起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热潮。随着“小指标竞赛”的深入开展,辽源发电厂又涌现出“小布衫不干”的工作精神与“小半夜学习”的劲头。

为了给国家多发电、多省煤、多节电,辽源发电厂开展了节约“五个一”活动(一厘钱、一克煤、一度电、一滴油、一滴水),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锅炉分场。在“小指标”竞赛中,运行人员为了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灰渣可燃物,在设备、技术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创造了“堆灰、拨灰”操作法。他们针对日本上世纪30年代老设备,硬是用双手和汗水同设备夺煤、夺电。工人们经常拿起40斤重的大炉钩子,把未燃尽的炉灰,由炉尾部拨回再燃烧。几百度的高温在胸前炙烤,工人们一趟趟地拨着灰渣,常常是一趟下来汗水打湿的衣服还没有干透,又投入到下一趟的工作当中,这就是“小布衫不干”的由来。在工人们的努力下,灰渣可燃物指标由过去的7%至8%骤降到2.5%以下,这可以说是工人们用无数的汗水降下来的指标。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上下开始学庆精神。辽源发电厂职工掀起了比学习、比思想提高、比技术进步的热潮。除了“小布衫不干”精神之外,“小半夜学习”活动也诞生了。辽源发电厂职工在厂长赵醒民的带领下,每天晚上下班后坚持学习选集、大庆企业精神等,常常是一学就学到半夜。在厂领导的带动下,一线职工常常是刚下班回家吃口饭就来到厂里看别的师傅怎么起机、起炉,工休期间许多职工还来到车间,坐在旁边看别的同事如何操作。正是广大职工的不断学习,为辽源发电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辽源电厂成为当时最为突出的学习型企业。

这些活动,为辽源发电厂带来了可观的效益。1960年7月21日到1965年5月14日,辽源发电厂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长的安全生产记录1758天,名列全国发电企业之首,并创造了在同类火电厂煤耗率的最好水平。水电部部长刘澜波来厂检查工作时,给予辽源发电厂很高评价:“辽源厂其貌不扬(洋),内部坚强”。1964年3月,辽源发电厂被水电部命名为“五好企业”,上世纪70年代更被国家授予“大庆式企业”。

1964年辽源发电厂的“小指标竞赛”经验,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广为报道。1977年以后,全国各发电厂普遍开展学习辽源发电厂“小指标”竞赛的经验,发电运行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与国外的“目标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小指标竞赛”,为当时的企业如何快速实现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也在辽源发电厂的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让乔布斯毕生追随的一页纸 下一篇:领导决策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