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管理中的人本化管理

时间:2022-09-10 02:55:08

中学教育管理中的人本化管理

摘要:文章阐述了人本化管理的含义,分析了中学教育管理中人本化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中学教育管理中的人本化管理途径,即:规范民主化管理制度;构建人本化课程体系;强化人本化教育管理制度。

关键词:中学教育;教育管理;人本化管理

人本化管理是人性化理念在管理领域中的实践及应用,中学教育管理与人本化管理的有效结合,不仅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符合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本文通过阐述人本化管理的含义,结合中学教育管理中人本化管理的现状,探究了中学教育管理中正确进行人本化管理的途径。

一、人本化管理的含义

人本化管理是基于人的价值观和选择性,对外界力量进行控制的心理学定义,它是结合了现代管理方法后延伸出的新型管理理念。人本化管理最初应用在企业管理中,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将人性和动因作为中心,按照人性的普遍状况进行整体管理,包含了管理人员、管理环境、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等部分。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本化管理也在教学管理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有利于通过激励形式和课程资源开发,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学教育管理中人本化管理的现状

(一)教师的人本化意识淡薄

教育管理与人本化管理理念的结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由于许多教育管理者对人本化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教师的人本化意识淡薄。教师的管理思维局限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不能充分发挥人本化管理的作用,甚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仍然将学生的成绩作为管理核心,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育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观念的弊端逐渐显露,在教学管理层面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不能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模式进行量化,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尊重学生感受的教育管理模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人本化管理方法不够完善

正确的人本化管理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完善的制度,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要有充分的了解[1]。大多学校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工作任务,校领导不能充分了解学校实情。教师对学生的量化要求,对成绩和言行举止的要求过于传统化。人本化管理方法不够完善,教育管理人本化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教育管理者也没有充分重视教育管理的人本化。另外,学校缺少多样化的思想教育的管理方法,多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强制性要求或惩罚,不能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

三、中学教育管理中的人本化管理途径

(一)规范民主化管理制度

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学校的人本化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上,建立民主化的管理制度,教育者要时常与被教育者进行情感沟通,走进被管理者的内心世界,与其进行思想交流。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上,要松弛有度,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但要用近乎人情的方式来执行。只有严宽结合,打造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的制度,不以成绩来衡量教师和学生的成果,才能形成一种轻松、融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透明管理制度,在期中期末评奖时,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

(二)构建人本化课程体系

构建人本化的课程体系,学生的学习不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简单行为,而是教师和学生自动自主地进行关于学习方法的研究,对知识的讨论和探索[2]。因此,在人本化课程体系构建中,教师应放低姿态,走进学生的世界,和学生一起讨论和研究,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自行提高,使其确立奋斗目标,让其明白集体的奋斗目标。人本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要将教育与引导充分结合。运用思想教育的方法,通过与学生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对学生表现出的不同道德行为进行引导,用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带动学生。

(三)强化人本化教育管理制度

强化制度是实现人本化管理的保证。在制定教育管理制度时,要为学生讲解制度的作用和目的,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执行制度;充分尊重,并参考学生、教师的意见,真正的做到人本化管理。改革学习制度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教育意见和学生的学习意见,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教师的授课方式多元化,在增强教师创造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我国中学教育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人本化管理方法契合度不高,人本化管理实行手段乏力等弊病。中学教育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探索人本化管理方法,进而实现中学教育管理人本化的普及。

参考文献:

[1]刘丽.中学教育管理中对于人本化管理方法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4):23-26.

[2]夏铭,高阳.论实现中学教育管理人本化的途径与方法[J].辽宁教育研究,2007(12):14-16.

作者:郝学通 单位:临沭县第五初级中学

上一篇:中学数学教育实验探究 下一篇:乡村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