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 他是支“牛股”

时间:2022-09-10 02:11:53

“馅饼”变“陷阱”的事在基金市场时有发生,华夏基金总经理王亚伟却能一次次胜利“逃脱”,在业内人士看来,王亚伟是基市的风向标,也是基民心中一支稳涨不跌的牛股。

熊市少跌就是英雄

9月初,基金半年报公布之后,基金市场突然沸腾:华夏基金总经理王亚伟的重仓股“美尔雅”连续两天莫名其妙大跌近20%,而王亚伟在危机前再次神奇逃脱,华夏策略精选从中至少获利7000万元以上。

作为公募基金业内所剩无几的元老级基金经理之一,王亚伟买进的股票一经披露,通常就会被基民追捧,从而产生“推高股价”的效应。在经历了几次熊市洗礼之后,王亚伟的声望越来越高。时至今日,最能挑起投资经理和基民神经的莫过于他在股市的操作动向。

获得基民认可和信赖,从众多基金经理人中脱颖而出,走上“明星经理人”的位置,是基金经理业内生存的法宝。王亚伟真正称霸“基金江湖”是在2008年的熊市中。“熊市跌得比别人少,牛市涨得比别人快”这一辉煌业绩,让许多基金经理和基民开始信赖王亚伟。

1998年,华夏基金旗下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兴华成立,王亚伟担任助理经理,同期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此后4年,王亚伟顺利升任基金经理,其掌管的“基金兴华”净值增长率是84.86%,远远高出同期上证综指18.79%的涨幅。

2002年深沪两市分别惨跌18.62%和8.07%,王亚伟负责的“华夏成长”的净值增长率为-3.09%。这一结果也许让刚刚接触基金的理财者甚为不安,但无疑让深谙投资之道的专业人士感到欣慰,毕竟,“在熊市中跌得少”已经算是业绩卓著了。

此后两年基金熊市依旧不退,2004年上证综指下跌15.4%,深圳成指下跌11.85%,华夏成长却出现将近4%的增长。虽然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却没有创造出奇迹的王亚伟让投资人有些失望,但入行10年的王亚伟还是被业界认可了。

2007年,“华夏成长”基金突然气势如虹,以226%的净值增长率高居国内各基金之首。一时间,华夏大盘成为万众瞩目的“牛基”,王亚伟获得了那一年“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的殊荣,并将当年的基金金牛奖、明星奖、最佳表现奖、最高回报奖、最受欢迎奖等尽数收入囊中。业内资深人士称其为当年的“黑马”,普通基民也开始循其踪迹。

业内竞争就像赛狗

基金经理人的眼光永远朝向着索罗斯――国际著名对冲基金经理人、国际金融巨鳄、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即便他曾于1992年在英国金融界“兴风作浪”,缔造了“黑色星期天”,并子1997年掀起亚洲金融危机,致使亚洲国家陷入地产暴跌、汇率贬值的恐慌状态,被形容为“恶魔”,都无法阻挡全球基金经理人对他的崇拜。因为这个在国际投资界驰骋40年的基金经理人具有超常的敏锐嗅觉,能够倾尽所有智慧为投资人理财并达到效益最大化。

基金经理人是资本世界里最机警也最神秘的一个群体,手上常常掌握着过亿的资金;他们极其富有,排名前25位的人一年能赚进140亿美元,是私人飞机、游艇、艺术品的消费豪客。普通人谈起他们时,相信这是一群潜伏在黑暗中的野心家,有着企图统治世界的惊天大阴谋,但实际上,几乎很少有人了解这个群体。

的确,这个职业天生敏感,对于高智商、超自信的人群有致命的诱惑力。职业带来的高收入自不用说,其中暗藏的挑战和证明自我的成就感,更是一直吸引着无数精英对其向往有力。

但聚集了最聪明和自信人群的职业圈内必定常常出现“你死我活”的厮杀。在业内,一个基金经理拥有太多看不见的高智商敌人。“业绩排名就像赛狗一样,让人疯狂。而在股市浮沉中,你永远还有一个更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一位基金公司总裁曾如此描述基金经理人纠结的生存状态。

2009年,中国的公募基金公司不过60余家,却有100位的基金经理在这一年中频繁跳槽和离职,平均每3天发生一次。其中自然不乏高升的、公募转投私募的,但也有近半人数是经不住压力离开的、离职原因及去向不详的、“失足”后被市场禁入的。职位频繁变更背后却是不安和敏感地经不起刺激的神经――频繁换岗的基金经理表现出巨大压力诱发的精神衰弱症状。

拥有“最牛公募基金经理”名号、每年参与年底排名战、被市场紧密跟踪的王亚伟也承认,他因为公众的过多关注而承担着比同行更多的压力。王亚伟说希望自己能修炼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基金经理在“钱海”中沉浮,却需要佛家那样“视钱如粪土”的淡定心态。

有媒体称,5年能获得、4倍收益,王亚伟的低调、淡定和思考让他在每场比赛中能够笑到最后。面对外界的盛赞,王亚伟苦笑说:“投资其实很辛苦,像农民。我没想过要做巴菲特、索罗斯,只想做个兢兢业业的‘农民’。”

制胜要靠“三重心门”

“基金经理最重要的是人品。金融投机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不道德的人不愿承担风险。”索罗斯如此形容金融界中金钱和道德的博弈。而王亚伟也深得其中W妙,他形容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要把“性格”、“品位”和“思想”这“三重心门”打造到一定境界,才能抵御住投资和人生中无处不在的致命诱惑。

“一旦确立方向,人就能心无旁骛,即使经过波折也要经受住考验并坚定走下去。”王亚伟说坚定和吃苦的性格是自己的投资优势,这种品格来源于父亲。在他大学毕业那年,父亲被查出胃癌,却凭借着信念和治疗战胜了病魔,至今健康。

多年的从业生涯,让王亚伟体会到独立思考和利用有效信息的重要性。“要想寻找未来的“牛股”,你必须要从目前充斥市场上的各种声音中冷静下来,独立思考。这是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你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过滤能力,才能抓住事情的关键,不然就会被淹没和迷失方向。”

王亚伟有种职业经理人的责任感:“作为基金的管理人,投资者把钱交给你就是要你代替他去思考,你要是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就是没有做到尽职尽责。”

编者语:

“跟着王亚伟炒股”曾是A股市场能够产生“蝴蝶效应”的一个响亮口号。然而随着《基金半年报告》的披露,王亚伟一路顺利过关斩将、如今却悲喜交加的沉浮经历,也为投资者带来一些警示。

“当所有的参加者都习惯某一规则的时候,游戏的规则也将发生变化。”索罗斯这句像谜一样的箴言,似乎为神秘的资金操作更添一层遮面的薄纱。在瞬息万变的投资市场,“投资需谨慎”是句格言,“珍爱生命,拒绝基金”也道出了万千基民的心声。

上一篇:王川 中国动漫缘何“骨感” 下一篇:桂纶镁 还有“热恋”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