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把脉辽宁沿海经济发展

时间:2022-09-10 01:02:00

政协委员把脉辽宁沿海经济发展

1月13日,辽宁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锦州、大连、丹东、盘锦、葫芦岛、营口6个沿海城市的政协主席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积极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建言献策。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沿海大开发、大开放呈现良好态势。截止2010年底,辽宁沿海经济带42个园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超过2200亿元,重点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占沿海六市的1/2以上,占全省1/4以上。沿海六市合计实际利用外资132.2亿美元。同比增长71%,占全省63.8%。六市实际利用外资首次全部超过1亿美元。辽宁沿海六市完成GDP927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0.7%。

重视产业同构问题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现象,而且大多发生在石化、造船等传统优势产业,造成产业上游和初加工环节比重较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相互竞争资源。锦州市政协主席李玉霞建议。由省统筹协调,对各市的传统优势产业重新定位,纳入全省总体结构优化评估,在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两大基地”建设布局中,明确各市分工,形成错位配套,相互依托,融合发展。

加大港口资源的整合力度

辽宁是中国海岸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宜港岸线1000公里。随着沿海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沿海省份从南到北兴起了新一轮港口整合热潮,有效地解决了区域内夺腹地、争货源、抢资源、拼投资等问题。大连市政协主席刘俊文认为,辽宁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应建立省级港口发展管理机构,研究制定港口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港口整合推进工作机构,加快港口整合工作的落实。

推进骨干企业重组

丹东市政协主席于国平建议,结合六市产业基础和主导产业,以国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广泛吸引民营资本和中小企业参与为手段,搞好装备制造业的资源整合,提高重大装备的自动化智能水平和配套能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整合,积极建设现代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实现海洋与陆地的综合立体开发。

加强科研带动技术创新

事业发展,人才当先。营口市政协主席王杰建议加大海洋科研院所及涉海大专院校建设力度,进一步整合全省涉海科技研究力量。引导其以委托开发、联合研发等多种形式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共同开展海洋科研和人才培养,其建研发中心和科研基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和产业创新体系。

有效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盘锦市政协主席刘家升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辽宁丰富的海洋资源,从辽宁沿海各市的比较优势出发,充实完善发展规划,制定具有辽宁特点的海洋产业发展、科研开发、海洋服务等发展战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海陆一体发展格局。

建设近海亲水的幸福岸线

加倍珍膳海岸线资源,正确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也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话题。葫芦岛市政协主席郑宏伟建议建设近海亲水的共享岸线,把辽宁沿海打造成融景观带、旅游带、休闲带为一体的好去处。整合湿地、滩涂、河口等自然资源和园区、港口等产业资源,实现海岸线的整体设计和特色开发,拉近海与百姓、海与生活的距离。

针对此前沿海六市政协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系统调研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参加会议的邴志刚副省长表示,今年在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已有部署,尤其是解决部分园区运行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问题已提上日程。

邴志刚说,省政府今年在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建设上,首先是以科学定位、完善功能、提升水平为目标来开展园区规划的评审工作,努力解决产业雷同的问题。

其次,编制辽宁省海岸保护和利用规划,邀请国内环境、城建、海洋工程、产业等专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做出科学规划。

第三,按照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扩大招商引资,提升沿海经济带项目的质量,在落地项目选择上要选新兴、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好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而对一些不符合园区特点和产业布局的低端项目要停批,不予财政支持。

此外,加强沿海经济带的系统化建设也是今年政府重要工作之一,在沿海经济带上把城市带、生态旅游带、产业带都建设好,推进港区、园区、城区的一体化进程。

邴志刚特别强调,推进沿海经济带园区管理机制创新,是促进沿海经济带建设和快速发展的关键。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等都要突出灵活性,允许能人和强人拿高薪,而不能和其他县区传统模式一样,要用新的机制、灵活的机制催生动力,用创业的劲头推动沿海经济带建设。

上一篇:谋创思变“红菱路” 下一篇:开辟广西人民历史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