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10 12:28:33

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研究

摘 要: 随着学校办学行为正规化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步步推进,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是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生 抗挫折 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物质水平的逐步提高,小学生很难有机会经历风吹雨打,而且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被父母宠溺无度,逐渐形成无法无天、飞扬跋扈的性格。然而,其人生一旦遭遇逆境,就会变得像玻璃一样易碎,甚至产生一些过激行为,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这就要求时常对其进行挫折教育,以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将来当其遇到难以改变的困境时,不手足无措,而是在逆境中仍然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这样才会有战胜挫折的可能。

一、学校教育中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1.将小学生的抗挫折教育融入班级管理中。班级是抗挫折教育的重要场地,在抗挫折教育中,心理体验是一项重要内容,心理体验有利于小学生抗挫折意识的树立,以抗挫折意识指导其行为。第一步是指导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自我认知,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而不是处于自我的虚假想象中。第二步是促使学生进行心理体验,体验内容包含积极的和消极的及正能量的和负能量的,比如当获得成功时,引导学生体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自豪与自信,而不是骄傲自大和爱慕虚荣,每当遇到失败的时候,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认识到勇于参与就是最大的成功,而不是自卑自怜。第三步是培养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比如遭遇逆境时,想一想是否自我期望值太高,从而做出适当调节,逐步实现对自我的认知,如此才能使心中的负面情绪得到宣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安慰和自我反思,做到一日三省吾身,以增强其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余爱好,如此才能在挫折来临时,寄物抒怀,使挫败感得以宣泄,促进其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

2.将小学生的抗挫折教育融入课外活动中。小学生都对课外活动情有独钟,依据小学生各阶段的年龄特征,制定与其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抗挫折教育内容和目标,安排固定的时间地点,以专业的辅导老师组织小学生进行科学的抗挫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快乐,而且磨炼意志。通过学校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在挫折中学习,体会挫折,正面挫折。学校的活动是多彩多姿的,班主任应该时常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比如定期开展运动会、野炊、劳动锻炼等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只要勇于尝试,就是最难能可贵的,因为战胜了自己,所以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

二、家庭教育中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1.家长树立抗挫折教育意识。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认知:“最爱孩子的父母在中国。”此话值得推敲。我们时常这样形容中国父母对孩子之爱护,那就是“捧在手里,含在嘴里”。他们认为,孩子还小,心理尚未发展成熟,过早地让孩子承受挫折困难,易使孩子产生无助和痛苦,所以他们便把孩子当成温室的花朵,一旦风雨来临,便会受到摧残而一蹶不振。研究表明,孩子适当地受些挫折,或者更早地受些挫折,是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只有过早地经历失败,才会对失败拥有健康的认识,从而学会在失败中体悟困难,找到战胜困难挫折的方法,长期与挫折较量的孩子长大后会比同龄人更成熟睿智,其思维也会比同龄孩子更灵活。因此,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时常注意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其拥有社会生存能力。

2.家长要掌握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方法。第一,要使孩子拥有乐观豁达的性情。乐观豁达是成功人士共同的性情特质,只有乐观豁达,才能使孩子充满阳光朝气,而不至于死气沉沉。生活中大多数人在困难面前,会出现消极的情绪,甚至会造成抑郁症的出现,这类人总是习惯性地责备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知道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释放自己的压力,古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见挫折未必都是坏的,只有在挫折中换一个角度看待并且仍然享受快乐,才是人生之道。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笑对挫折。

第二,适当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小学生对于周遭事物的态度是不稳定的,受情绪的影响很大。因此,当他们身处逆境时,很容易陷入消极的情境中,难以自拔,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并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孩子渡过难关,鼓励孩子重新燃起斗志,不断地进行尝试,并最终战胜挫折。与此同时,要把自己的焦虑隐藏起来,而不能责备孩子。

第三,利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孩子。对孩子进行榜样教育,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促使孩子主动地向成功者学习和效仿,使他们懂得没有人可以轻易地取得成功,成功的路,荆棘遍地,唯有真正的勇者,才能披荆斩棘,夺取成功的桂冠。另外,父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把自己人生中的烦恼告诉孩子,使孩子全面地认识人生中的逆境,从而正确地处理挫折。与此同时,父母在面临这些挫折时表现出来的乐观豁达和坚强毅力,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成为其人生路上的精神支柱。

第四,注意保持家庭的和谐。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古语有云“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爱孩子而不娇纵孩子,严格与民主共存,平等地看待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事情时,不可冲动地对其进行责骂,而应该先听听孩子的解释,避免对孩子进行不当的职责,告诉他下次遇到这种情形时该怎样处理。父母要用爱告诉孩子怎样正确看待挫折,帮助孩子走出心灵的阴影,保持阳光的生活态度。

三、结语

行动取决于意识,只要拥有抗挫折的意识,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不会手足无措,怨天尤人,而是听从潜意识的指引,找出对抗挫折的方法,从而战胜挫折。学校和家庭应该做好小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挫折成为其人生路上的踏脚石,成为其展翅高飞的力量源泉,将来为祖国的腾飞贡献出自己的自量。

参考文献:

[1]张争光.家庭教育中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J].学园,2013(08).

[2]邰永峰.小学生体育抗挫折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2015(06).

[3]江亚哲.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4(11).

本文系2015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064

上一篇: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的最优化 下一篇:基于高层次数学认知的课堂实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