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融资存在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9-10 12:18:07

关于民间融资存在问题的思考

内容提要: 本文就民间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从样本分析中窥视民间融资潜在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着重从民间融资的经营平台、民间融资的规范化运作以及为民间融资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入手,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民间融资 风险 监管 规范 服务

中图分类号: F830,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2-058-02

一、民间融资的现状分析

笔者就民间融资问题,对江苏省滨海县的数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选取了滨海中学、滨海第三印刷厂、滨海仁慈医院、滨海强隆铸造厂等二十家样本。这二十家样本含盖教育、卫生、机械制造、加工业、纺织业、印刷业及个体工商业等。近三年来,这二十个样本的民间融资的绝对规模、加权平均指数逐年增加,现已达到32.6%,即民间融资的规模与正规金融融资的比例超过了三成。而不同样本这个比例相差较大,事业单位滨海中学不到10%,私营企业滨海第三印刷厂约占78%。

在所调查的二十个样本为何热衷于民间融资?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解决了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近两年来,由于全国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企业要想从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比较困难,2007年滨海县各金融机构贷款净增加2.78亿元,净增长9.3%,远低于全县GDP增长15.6%的比率。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对资金的需求急剧增加,民间融资则成为解决企业资金紧缺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某印刷厂的厂长说:由于市场竞争的要求,急需投入近千万元设备进行产业升级,跑银行贷款不仅手续繁杂、周期长,而且只得到了300万元贷款,只是杯水车薪,而增加了民间融资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迅速得以扩大。

2、民间融资方便简洁,效率相对较高。企业在市场机遇到来时,有时需要迅速得到周转资金启动生产。而民间借贷绝大多数为个人信用形式,最大特点是方便快捷,从发出要约到借贷完成,往往在1天内就可完成,因此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民间融资正由于这种手续简便、获取方便、到位及时的特点,得到了借款者的认同,它与金融机构贷款相比,虽然资金成本稍高,但时间成本较低,二者相抵,就相差不大了。如商业企业为了抓住市场机遇,往往倾向于这种“快进快出”的民间融资行为。

3、民间融资成本也不算很高。二十个样本中民间融资的成本一般在年利10%到30%。如滨海中学面向内部职工的定额定期融资,年利为10%,比信用社的贷款年利还低2个多百分点。二十个样本的总体成本约为银行的1.5倍左右,还是在它们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因此,不难看出:民间融资作为一种民间调剂资金短缺,解决了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特殊需求,是一种信用补偿机制。而且民间融资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来说,与银行信贷相比,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资方式。

二、民间融资存在的问题

1、民间融资处于灰色地带,监管缺失极易造成风险扩大。由于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定仍然较为模糊,因而使民间融资并没有真正地走向阳光地带。人民银行、银监会、工商、税务和司法机关等部门的监管缺失,极易造成民间融资“铤而走险”,“悄然做大”,从而转化成非法集资。如笔者调查的样本中,一家私立医院, 正在建设十几层的新门诊大楼,还要购买几千万的医疗设备,投资总额将达亿元以上。而他们的自有资金不到20%,不足资金部分来源银行贷款,很大部分来自民间融资。另外,该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是高薪聘请,而且病员不足,医院的运营成本将会很高。根据笔者的测算,该项投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极易造成巨大的风险。一旦风险形成,银行还有抵押和担保等,损失会相对小些,而民间融资的风险就不会那么幸运了。

2、民间融资行为不规范, 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民间融资往往手续不健全,融资抵押担保不足。极易出现欠债不还现象,这无疑会使得借贷双方的风险加大,容易由于未能按期偿还借款使借贷双方酿成矛盾,形成纠纷,导致冲突。比如:有的债务人借款后“人间蒸发”,找不到债务人的联系方式;还有的债务人把原来的住房卖掉,更换出租房,外出谋生;更有甚者,为躲避债务,办假离婚,将家庭所有财产给一方,让另一方去借钱,致使债权人无法得到偿还,造成社会问题, 可能酿成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刑事案件。

3、民间融资隐蔽性强,增加了监管难度。民间融资往往是私下交易行为,隐蔽性强,民间融资常常处于监管真空,导致监管部门难以掌握真实情况,加大了民间融资的监管难度。通常都是民间融资发生的时侯,监管部门无所作为,只有当正常的民间融资在产生纠纷,发生质变后,才被打上非法的烙印,成为非法集资,而这种事后监管无法扼制民间融资引起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对民间融资的几点建议

1、给民间融资科学准确的定位,让民间融资真正走向阳光地带。要从法律上明确界定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赋予民间融资合法地位。引导民间融资公开登记,并规范其合规经营。不妨为民间融资构筑一个合法规范的经营平台,让正当的民间融资活动充分发挥拾遗补缺作用。笔者在这次调查发现,滨海县正在试点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从该县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政策管理来看,以民间力量为主,政府进行扶持并不占主导地位,这样可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较充裕的空间,这种尝试为民间融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笔者认为,要是再设立一些村镇银行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等,让多种渠道并举,必将为民间融资荡起一波清澈的浪花。

2、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民间融资行为;依据融资企业的具体情况,明确其借贷最高限额以及指导利率,并按规定到相关管理机构进行登记,积极鼓励担保机构与工商联和融资企业等组成担保体系等,要求出资方和受资方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由指定机构对其进行管理、监督,建立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引导民间融资走上正轨。这样,就可通过法律手段使民间融资走上契约化和规范化轨道。对民间融资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契约要件、期限利率、税务征收、违约责任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加以明确,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并加强宣传,帮助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融资风险意识,从而化解民间融资中的潜在风险。

3、优化民间融资的生态环境,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人民银行、银监会、工商、税务、司法和公证机构等单位,完全可以为民间融资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即为民间融资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担保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等等。比如,笔者认为,可以利用现在人民银行所管理的“征信系统”和“个人诚信档案”等,构建民间融资供需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强化信息披露、严厉打击信息造假,从而让筹资人和投资人自主、客观、准确的决策。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使民间闲置资金汇聚到经济建设中,让民间的闲置资本活跃起来、运动起来,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董友贵、韩军《县域民间借贷监测及实证分析》《金融参考》2008年第9期。

2、毛金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既靠银行更靠市场》《中国金融》2008年第17期。

3、赵林《对当前征信系统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金融纵横》2008年第8期。

作者简介:

刘安琪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以事业部制改革推动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 下一篇:有关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