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是条狗

时间:2022-09-10 09:17:34

一位年轻,因丈夫长期出差在外,寂寞无奈,便用养宠物的方式消磨时光,没料到自己却沉溺到与宠物的感情中不能自拔,当宠物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以后,她痛不欲生,不得不接受精神治疗。

这位年龄才29岁,兰州人,3年前,她和丈夫结成伉俪,感情特别融洽。可是蜜月之后,丈夫就把精力投入到生意场上,经常在兰州与广州两地之间飞来飞去,也就免不了冷落了她,她对丈夫一往情深,也不愿意参加过多的社交活动,于是,她买了一只小狗养起来,给这只狗取名叫“波波”.

在“空闺”的日子里,她和波波一起散步,一起逛商场。波波对她也很依恋,一次,她带着波波去购物,突发奇想,要是将波波丢掉,看看波波会怎样?她走到一条路的拐弯处后就躲在一棵大树后面,偷偷地观察波波。波波开始还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后来,发现她不见了,突然像发疯一样,焦躁地跳来跳去,就像小孩失去了母亲。她赶忙跑出去,波波这才安静了下来,紧紧地依偎在她的身旁。

更叫她感动的是,一次,在散步的路上,她和波波遇到了一只大狗,那只狗跑过来在她身上嗅来嗅去,波波马上摆出架势,对着那只狗大叫起来,那只狗犹豫了半天,终于灰溜溜地逃离。不久前,可爱的波波死了。失去了波波,她就像疯了一样,她说:“我这才感觉到,波波在我心目中,就像我的爱人一样!”当她神情恍惚,精神面临崩溃时,家人只好带她看心理医生。

这是一个发生在人和宠物之间的情感依恋的问题。

人和动物都有依恋的本能,没有依恋他们就无法生存。依恋是小生命对父亲、母亲一种感情的寄托,从中除获得安全感外,还能满足他各方面的需要。

儿童的依恋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一二个月的孩子就有了依恋的感情,到六个月大时情感更丰富了,比如他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不让妈妈抱别人的孩子。依恋是感情的发育,知道爱别人将来有益于他健康情感的发展,长大后这种情感转移到同学,朋友中去,人际关系才能融洽,同情心才强。有的小孩谁抱都跟,似乎没有明确的依赖对象,不要以为是这个孩子很乖,从依赖情感的自然发育来讲,这种情况反而不好。

对宠物来说,它也有依赖情感的存在,谁养它它就依赖谁。打个滚,转个圈,主人教给它各种依恋方式,它表现得越依恋人,人越喜爱它,双方形成一种感情交流。养宠物本无可厚非,只要养得好,养得科学卫生,有精力有条件,养宠物还是有好处的,是一种放松身心,让情感释放的方式,也是一种施爱的方式。劳累一天,回家后宠物一叫唤,心情特别好,甚至因为特别想念它,走在回家的路上都觉得走得特别有劲。一些鳏寡孤独或孩子上大学的空巢家庭借养宠物来填补感情的缺失。

宠物这个“宠”字实际反映了养宠物的人把它当成了一种情感的寄托。如果性格本身就是一个情绪型的人──本来就好感情用事,一看电视哭得比电视里的人还厉害,比较心软,若再遭遇情感缺失,很容易和宠物建立起这种依恋关系,一旦宠物有个什么闪失,对主人的心理危害比较大。如果已经因为这种悲伤引起了焦虑、抑郁、压抑、心理紊乱,应该想到去看心理医生。

养宠物没坏处,但作为人,还是要以理智来管住情感。当你失去自己的宠物时,要想到,宠物终归是宠物,你不能把它看得和你自己的亲人、孩子、父母一样重。应该这样想,它已经死了,你再痛苦也只能是加重自身的痛苦,它不能死而复生,你为了它痛哭流涕过分伤感的话,只会影响你的工作生活还有身体健康,再这样下去是不理智的。

从心理发展角度来看,我觉得人和宠物之间有些亲昵方式应该避免:比如管宠物叫儿子,跟宠物亲嘴,和宠物一个被窝睡……都容易把人的情感导入误区。

上一篇:肥姐与肥妞,我们走在大路上 下一篇:衣服难找巫婆梦 骑车危险找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