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基础知识的矛盾

时间:2022-09-10 07:23:41

试探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基础知识的矛盾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文学习兴趣的关系,对两者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教学和实践中失衡和平衡的现象进行详细概述并归纳两种现象的原因。以期引起教学实践者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发挥兴趣在基础知识学习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习兴趣 语文基础知识 教师 教学质量

在当今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艰难,语文课已经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课之一,许多学生对语文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学习语文毫无兴趣,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更是薄弱,这种状况对我们语文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而在教学中部分语文老师没有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当中去,使得这种状况到现在还没得到根本的转变,因此,处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两者之间的问题,是摆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逾越的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相互作用

要想学生能够把语文学好,提高其学习兴趣似乎是首要前提,学习兴趣的提高是每一位老师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有促进作用。反之,就会有相反的作用。只有将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了,才有可能将语文基础知识学好,也就是说,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会对学生语文基础学习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教师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巧妙的用一种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教授,教学效果会异常的好,反之,学生要是没有兴趣,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将无从谈起。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催化剂。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总能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将语文基础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和兴奋中学习,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事半功倍。教师教得越轻松,学生学得越有劲,这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易于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而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一个爱学生,爱自己事业的心,全心全意为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所说的优秀教师是那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里,打开学生的学习兴趣之门的,打通老师与学生之间隔阂的,并能够与学生融为一体的人。

(三)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促进作用。只有把握语言基础知识当中字、词、句的意义与用法,才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减少阻碍,才会对语文的学习感兴趣。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人,是谈不上对语文有任何兴趣的。

二.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学习兴趣在现实教学中的失衡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文基础知识都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两者之间不可偏废。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严重失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简单而机械的死抓语文基础知识而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现在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教学,使得整个课堂没有生气,死气沉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索然无味。比如许多教师总是让学生将什么字抄100遍,把某一篇课文抄10遍等等。课堂教学只有一种模式,将课文的字词句反复看,反复写,反复抄,课堂中总是对着课本念,使得上语文课没有什么生气,学生普遍厌倦学习语文。而现实中许多教师强调提高学习兴趣必然会淡化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完成不了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过分的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使得在整个教学中语文兴趣与语文基础知识存在严重失衡,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语文教学困难重重,这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教师在教学一味夸大学习兴趣的作用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偏执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并不代表学生就能把语文学好,只有具有牢固的语文基础知识,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这是必要条件。一味地强调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语文的学习是没有太多好处的,必须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有许多教师,在素质教育的感召下,一味要把课堂搞活,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而是从教材的表象出发,其结果是整堂课搞得是热热闹闹,学生在课堂也表现很活跃,可是一节课下来什么也没学到,整堂课好像是在表演,在作秀,特别是所谓的公开课,学生从开始到结束总是在表演、在演戏,这种教学方式严重背离了教学目标,这对加强语文的学习没有太多好处。

三.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平衡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夯实语文基础知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甚至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严重失衡。但两者之间却可以找到统一和平衡,绝对不能将其割裂开来。要解决这其中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之中,这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整堂课的主角,学生只是很被动的接受,这种填鸭似的教学模式早已过时,学生在此过程中只会对语文更加没兴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是只注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如果只会在课堂上一味地跟着老师走,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学习效果是很一般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一定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提高语文学习兴趣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想法与愿望,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比较枯燥的,要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想方设法的了解学生的想法与愿望。学生都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都想自己的学习知识能和经历联系在一起,都想学到有趣和适用的知识,并印象深刻,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材料的收集这两面下足功夫,比如说“家”的含义,老师如果能讲房屋下养了几只猪这个角度去讲的话,既能让学生兴趣大增,又能记忆深刻。鼓励学生勇敢发言,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提倡学生课后去收集资料,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要予以高度的赞扬,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才会得到满足,以至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收集材料的过程既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是能取得很好效果的。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也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摄入。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如能适当的提问或者同学之间相互发问,提一些有关基础知识的如字、词、句的含义等等,让学生在兴奋中又能保持冷静,不忘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学习。另外也可以在讲基础知识时用讲故事或者笑话的方式来呈现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经常举办一些有关知识的竞赛,诗歌朗诵、辩论赛等等都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三)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这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最根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教师在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主导,教学过程才能有效地实行。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任务,这样能让学生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去努力尝试,提高自己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作用和信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找到感悟,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总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夯实基础知识是非常棘手的难题。我们应时刻保持热情,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充当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恰当的处理这个难题,定会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刘永康主编:《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学术论坛》,2003年第3期

[5]中央教育局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页

[6]范秀玲:《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究》[J],2008年,第2期

[7]岳海燕:《为语文“家常课”叫好》[J],2007年,第3期

[8]王勇:《当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不良倾向的原因分析》[J],2007,第3期

[9]周文统:《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中职语文教学》[J],2008年,第4期

[11]张仓焕:《浅谈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2004年,第4期

[12]赵祥:《浅谈语文教学效率与教师素养》[J],2002年,第1期

[13]李秋实:《浅谈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J],2009年,第四期

[14]黄智:《提高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五种方法》[J],2007年,第2期

[15]《中学语文教育资源》2004年版,第7期

刘佩,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 下一篇:中职班主任的德育管理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