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好心 说好话 做好人

时间:2022-09-10 07:02:15

康广海,汶上县人民法院综合庭副庭长。多年来,他立足基层,心系百姓,为群众做了无数好事;自从参加政法工作以来,先后创设了“真情对话工作机制”、“动态执行工作方式”和“和谐执行工作模式”,共完成各项法学调研三十余篇,获得国家级及省市各类奖项二十余项;审执结各类案件8000多件,所办案件无一错案,无一当事人上访,无一当事人申诉……

几十年如一日 坚守法治信念

1988年康广海法官满怀着对法治的无限崇尚,怀着对法官职业的无限向往、怀着对人民的无限挚爱,怀着对共和国的无限真诚,踏进了无限神圣的法制帝国的大门。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发誓要为共和国法治事业贡献终身。

为了实现人生誓言;为了正义不受摧残。为了人权不受侵犯;为了维护法治的尊严,他毅然举起了法治的利剑,扬起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风帆!

二十多年来尽管他还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但是他严格公正执法,以法为是;他坚持司法为民,以民为天。他始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康法官一点官架子都没有,经常来村里给村民们办好事。上次我和李后员发生了邻里纠纷,村干部都嫌我脏不进我家门,惟独康法官不嫌弃我,事后还让我在巡回审判点里帮忙,有时还和我一个碗里吃饭!”家住汶上县康驿镇大唐阳村的鳏居老人李西友逢人便讲。这些年来,康法官到底为群众做过多少好事谁也说不清。但是记者通过点击百度才真切地知道了他的大德和大爱!他就是被当地群众习惯称呼的“庄户法官”。

扎根基层司法 以真情换真心

1990年,为了落实“每乡一庭”,康法官被选派到大石头乡搞巡回审判,办公室就和刘乡长挨门。大石头乡就建在丘陵上,当时乡里没有电,只有一台发电机,一辆“吉普车”和派出所里的一辆三轮摩托车。刘乡长每次出发多办是坐派出所里的三轮摩托车。由于离县城路途遥远,再就是前些天由于三轮摩托车拐弯急,将刘乡长从三轮车跨斗里播了出去摔折了腿刚痊愈,他从此便和刘乡长便成了乡里的几家常住户之一。

穆得暖家(婆家)就住在乡政府南几十米处,她属于“三转成婚”。因她对父母包办婚姻不满而在几年前就向法院提出离婚。而她娘家的父母兄弟也坚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怕用亲生女儿换来的儿媳因此而失去。因此,他们对得暖常年流浪上访也视而不见,即便是得暖偶尔回娘家一趟也从不留宿,致使她常年露宿街头,身心健康遭到严重摧残。

有一天,穆得暖被其夫暴打后,听说县法院有法官住乡里,便来找康法官求助,康法官随即跟她到其家里进行劝解。她丈夫人长得不但冷横而且粗鲁,开始对康法官的法理情理不但全然不顾,而且公然在康法官面前抓着她的头发就“往死里打”。

鉴于此情,康法官先后到院里和乡里给领导汇报,后又几次三番地到其婆家和其娘家进行教育和感化,终于使他们认识到虐待家庭成员及包办婚姻的严重危害性。

视人民如父母 甘当平民法官

“以法为是,以民为天,把为人民谋福利和保民平安当作是我人生最大的心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0年11月19日,时值初冬,正是部分农民工返乡的季节,在山东曹县至烟台的5024次列车第九车厢里,人声鼎沸,连过道也站满了乘客。

一位中年法官和两位老人手里提着方便面自兖州火车站匆匆上车后,一直站到了济南站也没有挨到座位,连刚刚退下来的几张卧铺也没抢购到。

这时两位老人显得很劳累和疲惫,眼看着两位老人无助的样子,穿制服的中年法官显得满脸的忧虑和惭愧,他终于鼓起了勇气,拨开了密集的人群走向了乘务员,同时车厢里的乘客们都分明的听清了他那铿锵有力和几乎是哀求的声音。

“同胞们!乡亲们!这位是我们汶上县的老年农民工,今年64岁,去年冬天在即墨一私营企业打工时致残,现腿上还夹着钢板;这位是我们汶上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徐律师,今年60多岁,他自愿义务地带病去即墨为老人去维权。我是人民法官,为了农民工维权,再苦再累我也毫无怨言,我年轻可以站着,但我们不能让老弱病残受伤、受残又受累”。

话音未落,整节车厢顿时变得十分的宁静,只见数十位排队争买卧铺票的年轻乘客自动的退去了,乘务员也当即答应要为二位老年人协调两张卧铺票,并且自觉地打开了自己的工作室让二位老年人先进去休息。直到眼看着二位老年跟随着乘务员走向了卧铺车厢,中年法官尽管一直地在站着,但是人们分明地看到他却一直在微笑着,从他那疲惫的脸上人们仿佛看到了我国法治的春天,不知怎的人们仿佛觉得整节车厢里的气氛也变得温暖和谐了起来……

事后人们从当地媒体获悉,原来这位中年法官就是中国佛都山东汶上的康广海法官,当地人习惯称其为唐阳巡回庄户法官;另两位老年人一位是山东省汶上县康驿镇大唐阳村的鳏寡老人李西友,另一位是汶上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徐祥成律师,数年来专门义务为贫困农民工维权。

坚持司法为民 热心公益事业

多年来,康广海法官坚持能动司法,热心公益事业,传播社会正能量。“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是康法官的座右铭”。

通过走访和采风,记者真切地了解到这些年来康广海法官究竟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携手山东广播电视台为沂蒙山中沟村村民照全家福”、“到汶上县郭楼镇看望孤寡老人”、“到汶上县南站镇赵庙村看望失学儿童”“中国首个旅游日,邀请80余名热心网友及拍客到汶上县宝相寺及莲花湖湿地公园采风”……

“要不是康广海法官的密切关注,我家孩子的户口问题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够解决!”面对记者,家住汶上县南站镇西王庄村的赵庆洪激动地说。

赵庆洪自幼家境贫寒,2004年5月计划外超生一对双胞胎儿女后不久其妻子就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他本人前几年又在寿光一民工工地打工时不慎摔伤了腰,丧失部分劳动能力。这些年来,因为他无力照顾一双儿女,80多岁的老母亲帮他含辛茹苦的把两个孩子拉扯成人。鉴于其特俗的家庭状况,村里为他申办了低保,并且又在民政部门为他申请资金援助修造了危房。

但是即便是这样,康广海法官通过走访得知其一对双胞胎儿女都十多岁了至今还没有户口。赵庆洪也因为家里太穷交不起超生罚款而至今也没有向政府部门为孩子申报户口。“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了解了这些实际困难后,康广海法官拍案而起,当即向南站镇政府及公安和计生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并且发动网民进行爱心捐助,亲自为其送来了衣物、学习用品及其它生活用品。截止笔者发稿时为止,赵庆洪一双儿女的户口问题终于在康法官及广大网民的密切关注下而得到了圆满地解决。

上一篇:正定农村学校利用田间地头广阔天地培树学生优... 下一篇:一颗耀眼的青岛教育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