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佐贺(三)

时间:2022-09-10 06:55:44

每年5月黄金周休假期间,佐贺县有田町都会举行“有田陶瓷市”,今年是第109回。有幸得一友人之邀,让我有机会在友人的向导下走进了日本的陶瓷之乡——有田。

有口位于佐贺县的西部,这个古朴清雅、静谧悠闲的小镇,被风光秀丽的黑鬓山脉和翡翠般整齐的稻作梯田拥揽着。有田只有65.8平方公里,人口刚刚两万,她不仅以“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而被熟知,更重要的是以盛产闻名遐迩的“有田烧”的日本陶瓷发祥地而被众所周知。

走下电车,映入眼帘的是站台上中英两种文字书写的“有田欢迎您”的标语。异国他乡每每触及汉文化,都会让游子的心房怦然心动,亲切与自豪感油然而生。用人山人海形容来此的游客似乎有些过,不过确有地方会出现摩肩接踵、争先恐后挑选购买陶瓷器物的场面。有田车站至上有田车站大约绵延4公里长的街道,汇集了约六百多家陶瓷窑户的店铺。杯碗盘碟自不用说,大至巨型花瓶、陶板壁画,小至耳勺、筷托,商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即使只是欣赏都会让你为着眼何处而犹豫不决。据有田町政府的统计,今年来此的游客客商多达130万人。足以见证有田陶瓷被人喜爱的程度。

日本的陶瓷历史或许可以追溯的年代要更久远,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的历史大约只有四百年。有关有田陶瓷的开端,要从丰臣秀吉说起。天正十年(1582年)行将统一日本的织田信长,葬身在“本能寺之变”的熊熊烈火中。丰臣秀吉回军击败叛逆者明智光秀。1590年伊达政宗臣服丰臣秀吉,至此秀吉完成一统大业。或许是因为对战争的厌倦,贵族武士之间盛行茶道。丰臣秀吉出身贫贱,为使自己的统治为人接受而伤透脑筋。茶道使他找到了希望,在他看来,茶道是安抚贵族、武士的最好工具,同时也能弥补自己出身的寒微。当时秀吉与日本茶道的鼻祖千利休相交甚好。千利休接受了来自中国的茶道文化,并融入了古朴、禅意的民族文化。干利休对当时日本的国民审美有着巨大的影响,他最偏爱当时的“高丽茶碗”。这也影响到了秀吉对朝鲜的极大关心。无以考证秀吉东征朝鲜的真实目的,但事实上不久之后秀吉出兵朝鲜,回国后携陶工千人。其中一位名叫李参平的陶工,1616年在有田的泉山发现了白瓷矿石,并成功烧制成瓷器,从此开启了有田烧制陶器的历史。现在依然保留的泉山陶石场、陶祖李参平碑等遗迹见证了有田陶瓷的发展历史。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勤劳伟大的炎黄子孙发明了制瓷,世代陶工用泥、用火、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奇迹。这一奇迹也给日本制瓷技术带来巨大发展。早在唐代,精美的陶瓷就出口到日本,宋、元时期景德镇的青白瓷连同吉州窑生产的黑瓷和彩绘瓷通过海上贸易大量出口到日本。有田陶瓷深受影响,融汇自身特色,逐渐形成“柿右卫门样式”、“古伊万里样式”和“锅岛样式”。

“柿右卫门样式”在江户时期属于出口高档瓷器。当时有田创烧出一种叫做“浊手”(当地方言形容胎色乳白如淘米水)的乳白色瓷胎,伴随着“浊手”白瓷的出现,以色调明艳的柿子红彩绘为基础,逐渐形成特色。作品多描绘精致的花卉、动物纹,具有器壁很薄,造型端正,轮廓鲜明,纤秀而挺拔的特点。它主要仿照清朝康熙五彩等中国景德镇窑的彩绘瓷器,曾经是中国瓷器的替代品,在日本以外拥有很大市场。“柿右卫门样式”的瓷器经荷兰东印度公司大量输出到欧洲市场。18世纪初,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地开始大量仿制日本的“柿右卫门”瓷器。

17世纪90年代,有田地区开始生产模仿中国景德镇的五彩和金彩的“金澜手”彩绘瓷器,就是“古伊万里样式”。1659年,有田代替了中国的景德镇,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向东南亚和欧洲输出瓷器的重要产地。出口的产品主要仿照明代后期的五彩器物,或改进加入当时欧洲流行的巴罗克艺术趣味,装饰丰富被称为“染锦手”。之后又模仿景德镇嘉靖、万历的金彩器物,在已有的“染锦手”基础上,再施以金彩绘纹样,产品就是所谓的“金襕手”。它们不仅逐渐代替了“柿右卫门样式”占领了日本国内的市场,也满足了欧洲市场的需求,成为热销产品。

随着瓷器生产的确立与展开,丰厚的税收及其商品价值也在高涨。为防止制瓷技术外流到其他藩属,有田的藩主锅岛藩加强了对瓷器生产的管理,在有田的岩谷川设藩窑(官窑),归藩直接管理经营。藩窑的产品一方面作为藩主的日用品,另一方面又是藩主外交的高级礼品,用于向将军贡奉、与各大名、朝臣礼尚往来。于是,“锅岛样式”的瓷器应运而生。藩窑仿照中国的景德镇官窑体制,高度分工,而且整体对产品的规格等采取非常严格的管理。如此一来,掌握最高技艺的匠人得以在这里制作出近乎完美的作品。“锅岛样式”器物的代表产品叫做“色锅岛”,属于彩绘瓷,官窑风格,纹样具有显著的日本特色,线条洗练,绘画流畅。

思绪颠簸在质朴沧桑的流年里。我的眼神却贪婪地刻录着巧夺天工、流淌着文化精髓的陶瓷之美。现存老铺“香兰社”名字的由来,取自《易经》:“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以君子喻白瓷,期望以此精神制作出白皙硬朗、典雅华丽的作品;“深川制瓷”传统作品中龙纹饰中。依然遵循着只绘四爪之龙饰,因为中国宫廷天子才可以使用五爪之龙,下赐之物或臣子只能用四爪之龙,借以表达对陶瓷的故乡中国宫廷的尊重。听着这些带有谦逊和感恩的介绍,我的内心充盈着饱满,脸上早已不自禁地露出微笑。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是对陶瓷之都景德镇陶瓷的精彩赞许。文明与科技跨越国境,世代瓷工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塑造了土、水与火的精灵,她将千年不朽,万年丰碑永存!

上一篇:芜湖市镜湖公安分局“亮剑” 下一篇: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