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不孕症患者情绪状态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9-10 06:49:32

120例不孕症患者情绪状态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20例在本院生殖中心诊治的不孕不育患者为调查组及12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进行测试。结果:就诊时不孕不育患者的SDS总粗分为(41.28±7.05)分、SDS标准分(51.93±5.85)分、SAS总粗分为(46.21±4.5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35±5.31)分、(25.58±6.21)分、(21.58±5.9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不孕不育患者有抑郁、焦虑情绪,经治疗及护理后,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好转。因此在不孕不育患者的诊治和护理工作中应考虑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 不孕症; 抑郁;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mental state and nursing method of sterile women.Method: 120 sterile women in reproductive center of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s the investigation group and 120 healthy women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y were tested with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Result:Before nursing,the SDS scores,SDS tandard scores and SAS scores of investig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41.28±7.05)score,(51.93±5.85)score and (46.21±4.58)score,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majority of sterile women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fter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ir mental state improved markedly. So in the process of treating and nursing, we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feature, adopt correspond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terile women; Depression;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Zhanjiang 524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5.024

不孕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孕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生殖健康缺陷,能造成个人和家庭的身心痛苦,已经被WHO认定为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它是一种特殊的疾病,不同于临床上其他的疾病,由于其生理、心理因素并存,故常常给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困扰,大多数不孕症患者迫切渴望得到医疗帮助,早日摆脱不孕症的困扰。凡夫妇结婚后同居1年或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不能生育,称为不孕症,它给许多家庭的幸福带来很大的阴影。这些人的生理、心理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患者,本文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求治的12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求治的120例不孕症患者为调查组,年龄22~38岁,平均(26.7±1.1)岁;原发不孕86例占71.7%,继发不孕34例占28.3%;大专及以上文化者53例占44.2%,高中及以下文化者67例占55.8%;不孕病程1年4例占3.3%,2年85例占70.8%,3年11例占9.2%,4年12例占10.0%,5年及以上8例占6.7%;再婚9例占7.5%。选取12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6.1±0.9)岁,排除不孕症。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护理人员向研究对象详细解释研究目的、过程和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保密措施,允诺研究对象有权利拒绝参加本项研究或是在中途任意时候退出,且不会对其治疗及护理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在获得研究对象的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研究对象及其个人资料绝对保密,收集的资料仅由护理人员专人保管于抽屉内。每次收集到的资料分开保管,除一般资料外,调查表的资料上均匿名编号,资料分析时以群组资料呈现。为了保证调查表的填写质量,对本科室参与本调查的护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学习。每个护理人员均培训1次,大约1 h/次,以有效及时地处理被调查者在填写问卷时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由科室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并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完。患者就诊时填写一份调查表,治疗及护理后再填写一份调查表。调查表分为三部分内容:(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婚龄、生育史等;(2)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量表包括20个项目,采用由轻至重四级评分,20个项目总分为粗分,分值越高,说明抑郁症状越严重[1];(3)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量表共20个项目,采用由轻至重四级评分,20个项目总分为总粗分,分值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2]。

1.2.2 护理方法

1.2.2.1 一般护理 患者就诊时,护理人员做好接诊工作,并详细介绍医院的情况包括:环境及医护人员等,通过积极主动的交流,营造良好的氛围,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除了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外,同时护理人员也跟患者家属积极沟通,缓解患者家属的思想压力,针对生理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工作,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不孕不育症[3]。

1.2.2.2 专业护理 根据妇科常规护理程序进行干预,告知患者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及治疗开展的时间,让患者在最佳治疗时机内接受治疗。具体措施: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夫妻同治,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在社会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患者改掉不利于生育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生活健康指导,提供咨询电话热线和e-mail、微信、QQ等网络平台,随时接受被研究者的咨询,加强随访。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护理前,调查组不孕不育患者的SDS总粗分、SDS标准分、SAS总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求治的12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SDS及SAS测试,结果表明患者入院时SDS及SAS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不孕不育患者存在较为常见焦虑及抑郁心理,笔者认为焦虑和抑郁的原因可能来自以下几方面:(1)家庭方面的压力:部分家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将生育看成是结婚的一个重要目的,传统生育观常将不孕的责任归于女方,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大家都已经认识不孕事关男女双方,但偏见往往将责任强加给女性,对妇女的心理刺激较大,从而产生很大的负性情绪。(2)来自社会的压力:不孕患者害怕和同事谈论孩子,她们自卑与敏感性增强,面对来自父辈及同事等的询问,可使一些人处于心理失衡而不能自拔,其自身调节下降,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情绪,以致产生更大的压力。社会生活中被问及子女的问题,不孕女性通常要编纂各种理由,因此患者会刻意回避各种社交场合,尤其避免与孕妇交流[4]。当不孕女性受到社会多方面的羞辱和排斥,会产生对社会的隔离感、敌意和不信任态度,甚至可能出现倾向并出现行为上的负面诱导[5]。(3)来自对不孕症知识的缺乏:患者的学历越高,其焦虑抑郁得分越低,反之学历越低的得分越高。学历高的患者,她们往往知识面较宽,思路较开阔,理解能力较强,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快,能主动寻求以及多渠道了解不孕症的相关知识,相对较为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学历高的患者可能相对工作较稳定,收入较高,对费用方面的忧虑较少。而学历较低的患者,多为家庭主妇,收入相对不稳定,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思路较为局限,来自于外界的支持相对较少,家庭地位的低下也会导致压力的增加。患者受教育的程度主要影响其对疾病的认知和接受治疗的积极性[6]。本研究中高中及以下文化者67例占55.8%,由于她们受教育程度差,对不孕的知识不够了解,即使是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虽然了解一些有关不孕症的知识,但大都是认识不够全面,常片面的认为不孕症很难治愈,从而增加心理压力,产生抑郁及焦虑情绪[7-11]。

这些抑郁及焦虑情绪与不孕有一定的关联,因为长期抑郁及焦虑常内分泌紊乱,从而引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导致排卵出现异常,从而产生不孕[12]。国内有研究认为,团体心理干预加放松训练,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排卵情况有一定的作用,能促进子宫内膜和卵泡生长,但对改善性激素水平效果不明显,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总妊娠率为20.75%,高于对照组约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从表1看出,护理前调查组不孕不育患者的SDS总粗分、SDS标准分以及SAS总粗分均高于健康的对照组妇女,说明不孕不育患者的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普遍存在。她们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后,SDS总粗分、SDS标准分以及SAS总粗分三项评分与健康的对照组妇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个性化护理对调查组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是良好的,患者基本能从之前的不良情绪里解脱出来,重新认识和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心理恢复健康状态,从而为医师针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同时也证实了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是有效的措施。由于笔者与被调查对象的良好沟通和互动,使其充分感受到了医护人员对她们的关心和呵护,很好地提升了医院的正面形象并增强了医院生殖健康服务的水平,因此,本研究所带来的潜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广泛的关注。

总之,护理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其心理特点,加强整体性的系统护理干预,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配合规范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吴学智,彭林珍,罗家洪,等.某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结果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39-42.

[2]徐利平,陈小萍,朱明月.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97-3898.

[3]李志红,高郁森,温曲英,等.腹腔镜诊疗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142-143.

[4] Leon I G.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infertility:psychoanalytic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oanalysis and Dynamic Psychiatry,2010,38(1):47-75.

[5]雷俊,李阵,朱姝娟,等.不孕症女性污名现象产生原因、影响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4):32-33.

[6]龚雯洁,康玫,肖水源,等.不孕症患者就诊行为的研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12,8(32):553-557.

[7]罗菊周,李国芸.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57-58.

[8]陈冬琼.152例妇女不孕不育症相关因素及病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1-52.

[9]安丽红,杨晓娜,铁新琴.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5-56.

[10]姜兰,孙晓乐,王月琳.女性不孕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方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145-146.

[11]罗菊周,李国芸.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57-58.

[12]吴振亚.女性不孕不育症相关因素及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 17(3):324-352.

[13]王秋琴,徐桂华.团体心理干预加放松训练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效果[J].护理杂志,2011,28(1):5-8.

[14]王玉莲,肖婉芬,郑银芳,等.团体心理辅导对女性不孕症患者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14-16.

[15]佘文静,韩字研,李小红.女性不孕症门诊医患交流质量的现状调查[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2):147-149.

(收稿日期:2015-01-20) (本文编辑:周亚杰)

上一篇:内镜下经鼻颅颈交界腹侧区手术的应用解剖 下一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其磁共振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