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A缓释处理对白肋烟产量、质量及内在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时间:2022-09-10 05:42:10

IAA缓释处理对白肋烟产量、质量及内在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IAA缓释处理对白肋烟烟株中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在白肋烟烟株打顶后,采用不同缓释介质的IAA对白肋烟烟株进行缓释处理。结果表明,用IAA的凝胶帽处理和脱脂棉帽处理对白肋烟成熟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促进中上部烟叶的开片,显著提高白肋烟烟叶的产量、质量;使白肋烟的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下降、钾含量上升,内在化学成分更趋协调,评吸质量得以提高;从缓释介质考虑,采用凝胶介质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白肋烟;IAA缓释处理;烟碱;产量;质量

中图分类号:S572;S482.8+7;S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2-0352-03

烟碱是烟叶中植物碱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烟叶总植物碱含量的95%,所以烟碱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烟草的吃味和工业可用性。烟碱本身具有烟草的特殊香味,随着烟碱含量的升高,烟叶抽吸时的烟草香味变浓,同时刺激性也将增强[1-3]。所以把烟叶的烟碱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是提高烟叶内在质量和其工业可用性的基础[4]。

随着烟草品种的更新和栽培、调制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部分烟区的烟叶外观质量已接近国际水平;但烟叶的化学成分不太协调,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烟碱含量偏高,如白肋烟烟株上部烟叶烟碱含量达到6%以上现在已较为普遍,而正常情况下白肋烟烟株的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平均应在2%~4%[5]。为了降低烟叶的烟碱含量,进一步提高烟叶的内在质量,提升烟叶的工业可用性,近年来从事烟草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从烟草的品种、栽培环境、土壤、施肥、栽培模式等多方面比较了对烟叶烟碱的影响[6]。大量研究表明,打顶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可以调节烟株的碳氮代谢,提高烟叶的钾含量,降低烟叶烟碱的含量,改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从而提高烟叶质量及可用性[6-15]。由于大多数施用IAA的方法为烟株打顶后喷施[9,10,12]或涂抹[7,11,13,14],而这些方法易受天气降雨的影响,且较为费工,在生产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此,笔者探讨了一种IAA的缓释处理方法,并就不同缓释介质类型及处理方式对白肋烟烟叶产量、质量及内在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白肋烟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2011年进行,地点在湖北省恩施市崔坝镇新塘坪村,供试品种为鄂烟1号,试验地海拔850 m,选择土层深厚、耕作层在30 cm以上、肥力中等或中等偏上、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抗旱水源条件有保证、上年未种过烟的田块,前作为冬闲地或绿肥,套作仅限于马铃薯、油菜,且马铃薯、油菜收获期不得晚于5月15日,白肋烟烟株预留行不能小于85 cm。供试土壤的基本情况为耕作层碱解氮含量为123.17 mg/kg、速效磷含量为61.60 mg/kg、速效钾含量为204.58 mg/kg、有机质含量为2.4 g/kg,土壤pH为6.75。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IAA缓释处理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3个处理,处理1:白肋烟烟株正常打顶,不做任何IAA缓释处理,作为对照;处理2:白肋烟烟株打顶后采用IAA凝胶帽扣在打顶的切面处;处理3:白肋烟烟株打顶后采用IAA脱脂棉帽扣在打顶的切面处。每小区都为4行,小区植烟60株,随机排列,重复3次。

1.3 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移栽前大田要深挖、晒垡、碎垡、耙平,采用凹型结合垄,宽窄行移栽,灌溉行距为110 cm,行距120 cm,株距50 cm;施肥比例为N∶P2O5∶K2O=1∶1∶2。氮肥用硝铵锌或含硝态氮40%左右的烟草专用复合肥,磷肥用过磷酸钙,钾肥用硫酸钾或硝酸钾(追肥);其中60%的氮肥、60%的钾肥、100%的磷肥作基肥,基肥中50%的总氮肥结合“三先”技术(先施肥、先起垄、先覆膜)[16]在白肋烟烟苗移栽前15~20 d施入土中,起垄高度25~30 cm,起垄后待墒盖膜,地膜宽度不小于90 cm,用细土压实。移栽时在烟苗定植处上方划开地膜,栽好烟苗后,将苗四周的地膜开口处用土压紧;移栽后3~5 d查苗补缺,7 d后达到全苗。另外10%的总氮肥结合移栽作穴肥施用,但必须与土壤混合均匀。剩下40%的总氮肥与40%的钾肥作追肥,在移栽后15~20 d结合中耕除草实施追施。在天气干旱时采用膜上灌溉,原则是尽可能达到各时期都有适宜的含水量[17]。田间管理目标达到“九无一度”。即无杂草、无积水、无烟花、无烟杈、无病株、无弱株、无缺株、无脱肥、无平地烟,提高生长整齐度。及早查缺补苗,消除小苗、弱苗、病苗,保证大田生长整齐一致。其他栽培措施如病虫害防治、适时打顶、合理留叶、采收晾制、堆积发酵、分级扎把等按优质白肋烟生产技术要求实施。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在实施半整株晾制[18]时,测定各处理小区烟株的农艺性状。在白肋烟调制结束后,统计各处理烟叶的单叶重、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19],并对产量、产值进行方差分析。同时在白肋烟调制结束后,取各处理中部(叶位11~13)和上部(叶位17~18)烟叶各2 kg,分析烤后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并进行评吸(感官质量评价)[1,20]。

烟叶样品经105 ℃杀青、60 ℃烘干后粉碎,过60目筛,然后对烟碱、总氮和钾含量做化学测定[1],其中烟碱和总氮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分析,钾含量用火焰光度法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IAA缓释处理对白肋烟烟株成熟期长势的影响

为了解IAA缓释处理对白肋烟烟株成熟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在试验中对各处理烟株在成熟后期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具体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采用不同介质进行IAA缓释处理后有促进白肋烟烟株后期生长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促进了中部和上部烟叶的开片,使株高、茎围有所增加,其中以采用IAA凝胶帽处理的效果较好。

2.2 IAA缓释处理对白肋烟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在烟叶晾制结束后,用白肋烟烟叶28级分级标准对各处理的白肋烟烟叶分别进行了计产计值,并对产量和产值做了方差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明显看出,在白肋烟烟叶的产量、产值方面,IAA凝胶帽处理和IAA脱脂棉帽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都与对照存在显著的差异,增产幅度平均可达5.90%;同时,IAA凝胶帽处理的上中等烟比例IAA脱脂棉帽处理的上中等烟比例对照的上中等烟比例,说明使用IAA缓释技术可以明显提高白肋烟烟叶的质量,这与陈爱国等[8]的研究结果相符。其中采用IAA凝胶帽处理的效果更好,增产幅度可达7.01%,产值、上中等烟比例、均价都明显高于对照。

2.3 IAA缓释处理对白肋烟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IAA缓释处理对白肋烟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见表3。表3结果表明,采用IAA凝胶帽处理、IAA脱脂棉帽处理可有效地降低白肋烟烟叶烟碱和总氮的含量,并提高其钾含量,从而使氮碱比更为协调[1],这与其他的研究结果[6,7,9-11,13-15]相符。其中采用凝胶做为介质进行缓释处理的效果更好,其降低白肋烟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的幅度为22.58%,降低白肋烟中部烟叶烟碱含量的幅度为30.13%,提高白肋烟上部烟叶钾含量的幅度为30.79%,提高白肋烟中部烟叶钾含量的幅度为9.48%,说明采用IAA缓释技术降低白肋烟烟叶烟碱含量和提高其钾含量的效应是十分明显的,而且在打顶后施用IAA的方法可代替多次喷施和涂抹IAA的方法。

2.4 IAA缓释处理对白肋烟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对调制后的白肋烟烟株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见表4。从表4可见,IAA凝胶帽处理、IAA脱脂棉帽处理与对照相比,可以提高白肋烟烟株中上部烟叶的评吸质量,主要表现在香气质、余味变好,杂气、刺激性降低,燃烧性提高,这与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得到改善、烟碱含量降低、钾含量提高的结果是相符的。说明打顶后采用脱脂棉介质和凝胶介质进行IAA缓释处理,都可以提高白肋烟烟株的中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其中以采用凝胶介质进行IAA缓释处理的效果更好。

3 小结与讨论

采用IAA缓释处理可促进白肋烟烟株后期的生长,具体表现为可促进中上部烟叶的开片,显著提高白肋烟烟叶的产量、产值,有效降低白肋烟烟叶烟碱和总氮的含量,提高钾的含量,使氮碱比更为协调,从而提高烟株中上部烟叶的感官质量,其中以采用IAA凝胶帽处理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在田间白肋烟烟株打顶后套盖凝胶帽进行IAA缓释处理,是在烟草上施用IAA有效的方法,可以代替多次喷施和涂抹IAA的传统方法,但凝胶帽中IAA的合适浓度还有待下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瑞新,韩富根.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5-79.

[2] 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于建军,宫长荣. 烟草原料初加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 李朝建,李晓刚.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吸味品质的相关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3):252-256.

[5] 王广山,陈卫华,薛超群,等.烟碱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降低烟碱技术措施[J].烟草科技,2001(2):38-42.

[6] 邵惠芳,焦桂珍,刘金霞,等.烟碱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85-88.

[7] 许自成,张 婷,卢秀萍,等.打顶后施用生长素(IAA)和钾肥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7,26(4):461-465.

[8] 陈爱国,王树声,申国明,等.打顶时间与外源生长素对烟叶成熟衰老及产量质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6,27(4):27-30.

[9] 和丽忠,张晓林,陈锦玉,等.生长调节物质对烤烟增钾控氮的作用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1,17(4):10-14.

[10] 刘华山,籍 越,王 方,等.不同浓度IAA对烤烟酶活性及钾和烟碱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94-1395.

[11] 史金钟,赵东方,张凤霞,等.不同调控措施对烟叶钾素调节效应研究初报[J].河南农业科学,2007(7):39-41.

[12] 郭芳军,韩锦峰,张建忠.喷施生长素对烤烟酶活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279-281.

[13] 崔权仁,刘小平,王世济,等.皖北烤烟提钾降碱综合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2):207-208.

[14] 邹 焱,苏以荣.打顶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钾和烟碱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9,15(2):75-79.

[15] 吴道铭,徐 锋,贾志红,等.植物激素对烟叶烟碱和K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90-18791,18815.

[16] 李建平,李进平,陈振国,等.烟草基肥施用方法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9):2111-2114.

[17] 李进平,陈振国,李建平.土壤水分条件对白肋烟产量质量的影响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3,22(4):73-78.

[18] 肖宗友,王 毅,周永碧.白肋烟雄性不育系性状鉴定试验[J].中国烟草科学,2001,22(4):15-16.

[19] 穆 彪,杨健松,李明海.黔北大娄山区海拔高度与烤烟烟叶香吃味的关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4):148-151.

[20] 汤朝起,王 平,窦玉清,等.河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吸食品质的关系[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5):41-45,49.

上一篇:百花山野生花卉在花境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盐酸改性凹凸棒土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