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四叶草少年”评价,优化养成教育新模式

时间:2022-09-10 05:36:56

依托“四叶草少年”评价,优化养成教育新模式

摘 要: 按照养成教育理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和守则习惯,提升学生的仁爱、健康智慧和责任等品质,从而培养幸福“四叶草少年”。

关键词: 养成理论 习惯培养 “四叶草少年”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新校成立伊始,我校曾连续五年对入学的新生进行调查,发现有近60%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接送放学,70%的孩子放学后和父母的相处时间是1个小时内甚至更少。

参观上海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发现该校的前身明强小学与我校前身九堡中心小学处在同一个办学层次上。可就是这样一所薄弱学校,吴国丽校长把学校的发展定位在抓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十年的努力,加上叶澜教授的精心指导,终于成就了一所名校。

中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需着力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品质。

鉴于此,2009年,借我校成为全国养成教育基地的契机,我们从养成教育理论的视野出发,厘清“四叶草少年”评价体系创建的内容、目标及各学段行为规范评价细则,探寻以“四叶草少年”为依托的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系统路径,优化养成教育的新模式,实现在校九年,关注一生的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基。

二、“四叶草少年”评价体系的构建

何谓“四叶草少年”评价体系?

我校的《养成教育视野下“四叶草少年”评价体系建构及实践探索》课题,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守则习惯,提升孩子的仁爱、健康、智慧和责任等品质和能力,从而培养幸福“四叶草少年”。

“四叶草少年”习惯的形成流程:全校学生通过绘画、文字等形式找出自己或同学的好习惯,每个班级整理出一份自己班级学生认同的好习惯,以电子稿形式上交给各年级组长;利用学校大会向全校老师征集自己所任教年级的学生应该拥有的好习惯,各个学段的德育主任整理出各个年级的教师心目中的好习惯;通过校讯通、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明白习惯的重要性,并让家长参与孩子习惯的大讨论,由家委会整理出每班家长心目中的好习惯,整理出一个年级家长要求孩子拥有的好习惯。德育处根据各班级和各年级整理和上交的习惯进行再次筛选和增减,形成一份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最终形成学校层面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的基本框架。

三、“四叶草少年”评价体系的实施

在四叶草四种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习惯养成的步骤和方法,一个习惯需要经过5个步骤才能初步养成。

(一)学习“四叶草少年”习惯的内容体系

我们把“四叶草少年”的习惯内容体系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常规内容相结合,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内容体系。

接着,从学习“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守则习惯”四个项目入手,全面落实,“四叶草少年”的实施内容。例如,在让学生明白做好值日工作这个习惯的重要性时,先让学生实地查看其他班级的卫生状况找出与自身班级的差异,然后通过班会课让学生明白卫生习惯和一个人的发展紧密联系。通过班会课、座谈会和家长问卷调查,让学生感受到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二)明确“四叶草少年”习惯的具体标准

在孩子提高了对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后,就进入操作环节,只有细致入微地指导,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好习惯。甚至可以说,没有细节的指导,就没有习惯养成教育。

在杭师大经亨颐学院专家团队的引领下,在学校德育骨干的带领下,我们在四个学期分别开展了以仁爱、健康和责任为主题的系列班会课活动。一个习惯的养成大致需要21天,所以我们的班会课会针对一个习惯进行四周左右的引领、示范和监督。例如根据六年级学生“我长大了”的朦胧意识和学校从七年级开始可以骑车进校的要求,我们在六年级健康主题班会课上,以自行车安全为话题,由高年级的自行车管理员通过口述或绘画形式让孩子明确绿色骑车的具体要求,培养文明骑车的习惯。

(三)落实“四叶草少年”习惯的行为训练

研究发现,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的落脚点在各个班级,所以我们在新的起始年级都会进行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创建活动,其实就是通过一个突出班级习惯的培养,从而达到习惯迁移,使孩子的习惯养成。

事例1:小学三年级的一名班主任发现班级有部分孩子写作业时坐不住,说了很多遍也不管用。后来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行为习惯训练。开始先观察这部分学生怎么写作业,发现某些孩子一节课的作业时间站起来七回。一会儿向同学借橡皮,一会儿问同学问题,一会儿站到窗前,看看谁在楼底下玩。经仔细观察后,老师开始引导。她说:“孩子们,你们是很聪明的孩子,只要好好学习,一定能学习好。可是刚才我给你们数了数,你写一节课的作业站起来了七回,是不是太多了。”学生一听低下了头。老师接着说道:“你们如果写一节课的作业,站起来不超过三回,午休时间就给你们看动画片。当然,有奖励就得有惩罚,如果你写一节课的作业,站起来超过了三回,当天什么动画片也不能看,行不行?”学生说:“行,反正我也不超过三回,好!”师生协议达成了。

此后,如果学生做到了,老师就立即给予奖励,播放动画片,如果学生违反了,立即执行惩罚措施。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学生做到了写一个小时作业站起来不超过三回,第二个月不超过两回,第三个月不超过一回。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一回是正常的,这个班主任用3个月的时间,培养了孩子专心写作业的习惯,改掉了坐不住的坏习惯。

(四)评价“四叶草少年”习惯的养成情况

及时检查、反馈和评估是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学校层面,采取每天检查、每周评比、每月表彰、学期奖励的方式,把各个习惯的内容落实到每个月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每月“四叶草之星”评选活动,期末评选“四叶草少年”(综合荣誉)。

上一篇:“90后”师范生师德观现状调查及对策 下一篇: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