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应用

时间:2022-09-10 04:08:05

导流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应用

1.情况概述

热电联供的自备矸石热电厂,设计上通常都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和抽汽汽轮发电机组,机组在发电的同时还担负着供汽供暖,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循环流化燃烧,其煤种适应性好,燃烧效率达95%-99%,锅炉热效率85%左右,最大特点是燃烧劣质煤、脏杂煤,这种煤发热量低、灰分高,因此,烟气中灰分含量高,对过热器、省煤器等部件磨损严重,总结两年运行经验,过热器磨损造成停炉事故比率高,停炉检修时间长,主要因安装、运行等因素影响会形成偏流或烟气走廊,对过热器弯头形成磨损,影响到蒸汽品质的同时会使过热器管发生爆管,大大缩短了运行时间,增加了事故率,使锅炉负荷降低,影响电厂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在对过热器结构进行研究后,拟在过热器前加设导流板和烟气消旋墙,消除偏流或烟气走廊,减少弯头的磨损。目前热电联供的自备矸石热电厂均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样面临过热器磨损的问题,导流技术如在电厂中顺利应用,将会解决锅炉过热器磨损的通病,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按12MW规模计算,预计每年可多发电800万度左右。

过热器包括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布置在旋风分离器出口的水平烟道中,以35T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材质:15CYMO;管外径:42mm;壁厚:3.5mm;管横向节距:100mm;管纵向节距91.59mm;管横向排数:32排;管纵向排数: 高过12排,低过24排。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汽包出来的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是锅炉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过热蒸汽品质,影响到汽机等设备的安全。

2.技术应用情况

经过长期运行,过热器上部弯头极易造成磨损爆管,而且在高过旋风筒出口处易坏;分析原因主要是烟气中飞灰是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大颗粒飞灰后,小颗粒飞灰在出旋风分离时由于惯性旋转上升力和引风力量作用,使飞灰较多的冲刷过热器上部和北侧管道,而过热器与上部炉墙有一定间隙,阻力相对小得多,使飞灰大部分从此通过,形成烟气走廊,形成偏流,引起过热器管热偏差,受热不均匀,影响蒸汽品质,同时加速了过热器弯头的磨损,极易造成爆管,如在此处加设导流板,使烟气均匀通过过热器组,减少了对过热器弯头的磨损,加设了导流板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导流板材质应耐高温,有一定抗磨性最好,应采取4Cr26Ni4Mn3NRe钢板,导流板固定夹材质为Cr25Ni20Siz。

(2)导流板安装角度问题,如果最佳安装角度,控制不好,将直接影响锅炉运行从而达不到导流目的,角度过大,会使烟气在此形成涡流,增加整个烟道烟气阻力,影响锅炉运行控制及机组热效率;角度过小,会使导流板失去导流作用,并加速过热器弯管下部管道的冲刷。

(3)导流板固定要牢靠,应采用不锈钢焊条焊接,对不能进行焊接的部位,应设法在炉墙顶部进行固定。

(4)烟气消旋墙,布置在高过前中心筒北侧炉墙处,用PA砖从底部至斜烟道顶砌筑,尺寸为345×240×2000。

3.现在技术条件基础情况

热电联供的自备矸石热电厂运行经验成熟,运行维护人员对锅炉部件结构原理及维修标准要求都已熟悉,维修安装水平不断提高能保证安装角度,运行人员对锅炉运行已积累一定经验,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对安装效果好坏作出判断,及时安装角度进行校正。

4.应用后经济分析

过热器长期在700~800℃高温下工作,飞灰磨损程度比常温下严重,如果出现偏流,将加速管子的磨损,使部分管子寿命缩短一半,从而使整个管组报废,此技术应用前过热器弯管处磨损严重,多次爆管停炉,多根过热器管解列,相对过热蒸汽通流面积减少,在负荷不变情况下,过热蒸汽管内流速增加,加速过热蒸汽管内部磨损,减少热蒸汽管使用寿命,此技术应用后过热器弯管处磨损减轻热蒸汽管使用寿命延长,前后对比效益明显,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减少因过热器爆管而停炉的次数;如果过热器爆管,必须停炉处理,而且要冷却后进行处理,需停炉1~2天,如按每小时12KW,一次算,少发576000Kwh,按0.6元计算,共计172800元;如加装导流板可减少停炉次数,一年可节约资金258万余元。

(2)如果过热器爆管,检修时无法更换单根过热器管,只有解列封堵,随可用过热器管减少,过流蒸汽通面积减小,流速增加,加重对管内侧冲刷,加速管子的磨损。如果及时安装导流板,使烟气均匀通过过热器管组,减少过热器爆管发生,延长了设备寿命。

(3)每次停炉对过热器爆管处理,需放出炉膛内炉渣,点火时,再重新上炉渣,用木柴、柴油、木炭等点火,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每次点火约需1万元,一年可节约12~20万元,同时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及操作危险性。

(4)如更换过热管组约需40万元,如加装导流板,可有效延长寿命,节省资金,确保安全经济运行。 [科]

上一篇: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充填开采铺网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