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运行机制的分析

时间:2022-09-10 02:17:01

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运行机制的分析

摘 要:现代化建设与生活、生产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土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运行机制是固体废弃物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废弃物治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受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在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工作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补偿形式,做好核算工作,并积极完善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措施。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治理;补偿形式;措施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会对土地、水、大气等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不仅损害了部分人群的利益,同时制约了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补偿是固体废弃物治理的组成部分和经济手段,它有助于固体废弃物治理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运行机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具体可施行性措施,设立合理的补偿标准,完善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运行机制。

一、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核算

补偿标准的核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仅要考虑实际受到影响的具体情况,也要考虑受损者的心理因素。虽然已有研究提出了一些核算方法,但不能满足准确计算需求。现有研究主要按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生态环境保护者的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生态破坏恢复或修复成本、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和生态足迹五类核算依据提出补偿标准的核算方法。具体应用时,应结合生态环境活动的特征、服务功能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受益者的支付意愿与受偿方的接受意愿,兼顾所处地区的财政承担能力,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核算方法。

进行补偿标准核算时应先对受损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受损者的损失程度、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及所需的修复成本、相关政府的财政承担能力,计算出受偿区生态补偿的实际需要,再根据受损者的受偿意愿和受益者的支付意愿,最后确定补偿区域可以得到的最高补偿金额和政府可以提供的优惠政策及补贴额度。为保证补偿核算标准的客观性,该评估应由与受益者和受损者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机构承担。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受损者和受益者进行协商,如果双方协商能够达成一致,则按照约定进行补偿,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促进协议的达成。

二、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相关因素

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垃圾填埋土地的恢复与开发,这笔资金是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主要组成部分,约占生态补偿标准的一半;二是土地及不动产贬值造成的生态补偿,这部分补偿标准主要由市场经济决定;三是固体废弃物造成的心理及健康补偿,这部分补偿标准主要由受损者的受偿意愿和受益者的补偿意愿决定。

三、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形式

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形式主要有市场型补偿、政府引导型补偿和政府购买与分配服务型补偿三种补偿方式。在进行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前实地考察、调研,确定采用的补偿方式,在补偿过程中要做阶段性调查,并建立详细的调查分析档案。

1、市场型补偿

当固体废弃物处理服务的供求双方按市场规律直接交易时,生态补偿也可由供求双方按市场规律进行。实现市场型生态补偿的前提是固体废弃物处理是自由市场交易行为,废弃物排放者与处理者按市场规律自由交易,排放者直接向处理者支付废弃物处理费。此时,生态补偿费可作为废弃物处理费的组成部分,纳入废弃物处理成本。实际上,生态补偿费本就是废弃物处理的一种成本。高市场附加值废弃物处理的生态补偿宜采用此种补偿方式。

2、政府引导型补偿

政府引导型补偿是在政府引导下,实现受益者与受损者之间在自愿协商基础上的补偿。废弃物处理者与排放者依据市场平等交易原则协商废弃物处理费和生态补偿费,废弃物排放者提供主要部分的补偿费,废弃物处理者负责补偿费的收缴与划拨,政府不参与补偿费和处理费的收缴、划拨和结算。政府尊重废弃物排放者与处理者的协商结果,引导、规范、监督补偿过程平稳运行,视情况给予二者适当补贴或提供部分补偿费。政府引导型补偿尊重废弃物排放者与处理者的选择权和掌控权,实行属地管理,发挥了处理设施服务区所在地基层政府的作用。低市场附加值废弃物的处理宜采用此种生态补偿方式。

3、政府购买与分配服务型补偿

当固体废弃物处理由市级政府统筹、供求分离且市级政府购买废弃物处理服务时,生态补偿可采用政府购买与分配服务型补偿方式。这种补偿方式由政府直接购买与分配废弃物处理服务,收取补偿费,提供部分或全部补偿费,并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政府购买与分配服务型补偿由市级政府和下一级区、县级市政府掌控,完全撇开废弃物处理者主体,淡化了对废弃物处理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补偿这一起因,不利于消除补偿区公众对废弃物处理的误解,且容易发生不尊重市场机制、补偿费挪用等现象,是一种应尽量避免采用的补偿方式。

四、完善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的措施

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应逐步实现生态补偿的多样化、动态化、规范化、标准化,推动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向有利方向发展。

1、拓宽补偿资金的筹措渠道

拓宽补偿资金的筹措渠道,改变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的情况。探索生态补偿与城乡土地开发、城镇化建设等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土地开发与城镇化建设中积累生态补偿资金。积极利用国债资金、开发性贷款及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或赠款。坚持投资者受益原则,探索利用生态补偿债券和基金的可行性,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态补偿。

2、创新补偿形式,实现生态补偿多样化

创新利益补偿形式,逐步建立资金补偿与配套性公益服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替代项目对口支援、政策扶持等补偿形式相结合的多样化补偿形式。完善补偿费转移分配途径与方式方法,探讨废弃物排放权交易模式,充分发挥输血型补偿方法的作用。高市场附加值废弃物处理坚决采用市场型生态补偿方式,低市场附加值废弃物处理尽量采用政府引导型补偿方式,其他废弃物的处理应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渠道,形成补偿主体多元化、补偿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监督管理法治化的生态补偿模式。

3、完善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评估方法

完善废弃物处理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与计算模型,完善心理因素的经济影响评估方法,建立废弃物处理设施服务价值的分析评估方法,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及绿色 GDP 核算体系。建立生态补偿的综合分析评估模型。

结语:为有效推动固体废弃物治理生态补偿,必须设计好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保证利益补偿从受益者转移给受损者。且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形态进行合理核算,加强生态补偿的规范化运作,促进生态补偿法治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熊舟,熊孟清.固体废弃物治理的综合方案及其决策[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1).

[2] 陶建格,中国环境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

上一篇:信息化工具在《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中... 下一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