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建工程的防渗漏对策

时间:2022-09-10 12:34:43

探析房建工程的防渗漏对策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的防渗漏水平一直是房建工程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也是房屋建筑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如何在房建工程中,将出现渗漏的情况降低到最低,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房建 渗漏 对策

1、常见的房屋渗漏现象及原因剖析

常见的房屋渗漏水有以下几种情况:

1.1地下室外墙渗漏水:常见的地下室外墙漏水主要原因是混凝土裂缝,螺杆洞未修补好,后浇带处未处理好,外墙防护层破坏等。

1.2地下室顶板渗漏水:地下室顶板渗漏水的原因一般是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渗漏,楼板找坡坡度不够导致排水不畅存水后而渗漏,顶板防水层施工方法不对或者防水破坏等。

1.3 ±0.0以上外墙渗漏水:±0.0以上外墙渗漏水的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螺杆洞、脚手孔未修补好,填充墙顶砖处裂缝,砖砌体裂缝、窗周边塞缝未处理好,分隔缝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外墙抹灰面开裂等。

1.4厨卫渗漏水:厨卫渗漏水原因主要有填充墙体根部漏水,楼板裂缝,吊模施工的木支撑、铁线穿越楼板产生渗水点,管道洞口封堵不密实,楼面未进行合理找坡造成排水不畅,防水层破坏等。

1.5屋面渗漏水:屋面渗漏水原因主要有楼板裂缝,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女儿墙根部渗水、变形缝处渗漏水、屋面坡度不足造成排水不畅、防水设计不规范、防水施工工艺不善等。

2、 设计阶段预防渗漏水的措施

针对以上所述的常见渗漏现象,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必须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2.1对于地下室外墙、顶板、屋面混凝土宜设计成抗渗混凝土,必要时添加抗裂外加剂。

2.2楼板钢筋的直径及间距应按规范设计,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

2.3屋面女儿墙宜设计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2.4地下室顶板、屋面板宜进行结构找坡,且坡度要大于等于2%。

2.5厨房、卫生间填充墙根部须设计200mm高的混凝土坎。

2.6外墙须设计分割缝,并且填缝的材料须采用有防水功能的密封材料。

2.7后浇带两侧须预埋止水钢板或者止水橡胶条。

3、 施工阶段预防渗漏水的措施

施工阶段是整个防渗漏系统工程的关键,必须通过完善的技术交底,合理的工艺流程进行控制。在设计技术交底时,施工单位应与设计单位一起就采用的施工防渗漏措施进行探讨,以期选择适合本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技术负责人编制的施工方案应有针对性,主要技术措施应可行有效;施工用的材料要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程序要合理科学,作业工人要选择责任心强的人担当,并严格按技术交底执行,质检员要跟班进行检查,一道工序完工后需要通过有关单位的隐蔽验收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中要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合理保护。

3.1 地下室是最容易产生渗漏水的地方,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3.1.1地下室防水重点是后浇带,其接缝形式、接缝收口的形式、钢筋处理方式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交底进行,后浇带新旧混凝土交界处应进行人工凿毛,剔除松动的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比原混凝土高一个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后浇带浇筑砼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踩踏和污染。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进行施工作业;在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后,应在12h内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养护措施可采取喷洒混凝土养护剂的方法。后浇带范围内的柔性防水层应连续施工,并且设置加强层。

3.1.2地下室底板、承台、外墙等厚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宜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防止产生裂缝,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低于14天。对于外墙上的螺杆孔应人工凿成喇叭口,然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3.1.3为有效防止地下室顶板产生裂缝,首先应确保板筋的有效高度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的间距应均匀并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应确保密实度。模板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找坡标高。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严禁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不得往地下室顶板堆放重型材料,禁止机动车辆在楼板上行走。对于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的施工电梯,则需要对楼板进行加固,使电梯的荷载能够传递扩散,避免产生裂缝。

3.1.4 地下室防水层施工措施

地下室防水层一般设在围护结构外侧的迎水面,施工时必须确保基层干燥。采用涂膜防水时,后一层涂料的施工必须待前一层涂料结膜后方可进行,后一层涂刷方向应与前一层涂料相垂直。防水层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防止防水层破坏。

3.2 ±0.0以上外墙施工渗漏预防措施。

3.2.1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重点控制措施

施工时必须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钢筋的保护层,混凝土配合比及坍落度满足相应的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中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烂根、冷缝。对剪力墙的养护,按时间挂湿润麻带,确保混凝土水化作用的完成,避免出现表面裂缝。竖向结构施工前,注意将底部残渣清扫干净,并在施工时不能留设施工缝。在外墙混凝土结构上预留孔洞,要求外低内高,高差尽量大于10mm。

3.2.2外墙砌筑阶段控制措施

填充墙必须分两次砌筑完成,砌筑至梁或底板时,待砌体充分沉降后用斜砖顶紧,斜砖上下两端砂浆应饱满、密实。砖砌体要求双面勾缝,水平及竖向灰缝应控制在10-12mm,不形成盲缝,隔断渗水通道。各层构造柱位置的砖砌体留马牙槎,增加砖砌体与混凝土的咬合力。

3.2.3装饰阶段控制措施

墙身抹灰前,混凝土墙面须清洗干净,用聚合物水泥砂浆甩浆作为抹灰的结合层。在混凝土墙面与砖墙交界处,内外两侧均采用300mm宽、网眼10-12mm的钢丝网一道,沿缝居中,用@150mm射钉射紧。墙面抹灰是墙面防漏的关键工序,特别注意对第一层砂浆的抹平、压实来实现切断抹灰层的毛细管,并通过砂浆中掺加适量的聚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防渗、防漏性能。

找平层及底层应做到接合平整、色泽一致,无明显接合缝隙。检查中如有空鼓、干缩裂缝、明显砂眼、干浆脱离等必须立即凿除,冲淋干净后用同标号砂浆补抹。

墙面砖的粘贴,除块料应保证浸水满透、粘面平整不空鼓、不滑移外,重点是处理勾缝上,面砖粘贴牢固后应处理纵横分格缝隙,二次填缝用0.5cm直径圆形抹缝工具来回拉至缝面满浆光滑,表面擦抹整洁后,及时用清水进行养护。

外侧填充墙的配电箱、线盒安装时必须检查到位,凡墙体裂开成盲缝的,必须将伤裂的砖体拆除重新砌筑。对已安装的线盒、箱体、单向管路的空隙孔洞,必须用1:2水泥砂浆填塞捣实、严禁用碎砖、余渣填塞,大于200×200mm的孔洞要求用细石混凝土填堵。

外墙面的塔吊孔洞,对拉螺栓孔洞、临时用脚手架穿墙孔洞,在挂网、抹灰之前,须清除孔洞内的水泥块及杂物,再于孔洞外侧凿出大于孔洞直径1倍以上深度20mm的喇叭口,用水冲洗干净后以1:2防水砂浆加入膨胀剂填塞全孔洞至浆溢出抹平,迎水面做成凸圆形,并涂上防水涂膜加强保护。

对于露出墙面的铁件、预埋件,割平后靠外墙面位置用1:1的砂浆掺入防水粉抹平。外墙穿墙管道的套管焊100mm高止水环。主管与套管填塞使用防水砂砾加膨胀剂,迎水面位置用防水涂料涂抹。

另外,外墙面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间距一般不大于3m*3m,分隔缝的深度应贯穿整个基层和面层,填缝材料应采用有防水性能的密封膏。

外墙施工完成后,采用高压喷淋方式进行试验如发现渗水现象,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2.4外立面铝合金窗安装阶段控制措施

外立面铝合金门窗及配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图纸要求,在制作安装、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成品保护,严禁门窗框变形后人工自行修整。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密闭性检查。防渗漏的重点是安装后四周的塞缝处理,宜采用干硬性1:2聚合物防水砂浆分层填实,然后在外侧涂刷改性防水砂浆,确保塞缝不空鼓。外窗台比内窗台低不少于20mm,并做出向外排水坡度,上窗眉必须做成鹰嘴形,坡度均为≥2 0%。在不便做鹰嘴的雨篷挑板下做20mm的滴水把板底的普通乳胶漆改为具有防水性能的外墙涂料代替。

3.3厨房、卫生间防渗漏措施

3.3.1厨房卫生间渗漏是房屋建筑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施工时,首先厨卫楼地面标高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降板,混凝土浇筑在初凝前宜进行原浆压光,使混凝土密实,同时防止干缩裂缝。楼板宜按1%规定起坡,坡向地漏口。

3.3.2厨卫降板施工时,支撑吊模应采用铁马凳,严禁采用木条支撑,铁线不得穿越楼板。

3.3.3厨卫砌体根部浇筑混凝土坎时,应先将混凝土楼板面作凿花处理,同时应振捣密实,防止根部烂根。

3.3.4厨卫墙体抹灰宜在完成面标高1.8m以下部分加入适量防水粉。

3.3.5烟道及穿楼板管道封堵均采用细石混凝土加微膨胀剂,周边先凿毛并清洗干净,在底部支撑,用细石混凝土封堵,管道四周200范围内由管边向外适当找坡。厨卫地面防水施工前应进行试水,如有渗漏须找出源头,处理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3.3.6防水层施工时,需要对管洞边、墙根部进行加强处理,厨房墙面的防水层不得低于完成面上翻300,卫生间墙面防水层宜施工到顶部,防水层完工后要再次做闭水试验。

3.4屋面防渗漏措施

屋面防渗漏除按上述其他部位做好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及防水层施工外,应重点做好找坡层、排水沟、分隔缝的施工。

3.4.1屋面找坡层做法

屋面应采用建筑找坡或结构找坡的做法,不管是建筑找坡还是结构找坡,坡度均不得低于2%,找坡时,一定要找准泛水坡度、流水方向,最高点与泄水口之间的高差不宜低于30mm。浇筑时,一定要用滚筒和尺方滚、压赶,使其保证密实。

3.4.2在做找坡层的同时,应沿屋面女儿墙四周做排水明沟,并纵向坡向地漏口。

3.4.3屋面分格缝的设置及做法

屋面找平层及刚性防水层均应设置分格缝,屋面转折处、突出屋面构件的交接处均应做切缝处理。分格缝的设置间距不宜过大,间距不得大于4m*4m,分格缝深度宜贯穿整个防水层厚度,分隔缝应用密封材料进行封堵。

4、 使用阶段预防渗漏水的措施

使用过程中防渗漏措施主要是防止业主对屋面的不当使用和维护,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业主在屋面上大兴土木,建设屋顶花园,阁楼等等,严重破坏了防水层;在屋面上钻孔、打洞安装大型户外广告或者随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卫星接收设备等造成防水层的损坏;屋面堆放杂物不当,堵塞落水口;并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按规定定期维护和修缮。

在使用阶段防渗漏的措施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业主在进行装修时要进行成品保护,严禁破坏防水层。(2)对于地下室顶板、屋面要注意排水措施,严禁长时间积水。(3)禁止随意在屋面上修建空中花园等构筑物。

5、 结束语

预防渗漏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一项连续、系统且动态的环节,为有效杜绝高层建筑出现质量通病我们只有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完善监督管理,引导相关单位、个人积极配合,才能全面实现无渗漏目标,打造优质、良好、稳固的住宅工程。

上一篇: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要点问题探究 下一篇:有关建筑装饰施工中的要点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