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Harmony:IBM全球整合术

时间:2022-09-09 11:38:32

前不久,股神巴菲特成为IBM第二大股东引发业界关注。一向对高科技企业不感冒的巴菲特承认,在读过IBM的年报之后,他意识到以往关于IBM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事实上,在过去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里,IBM的股价几乎翻了一番。IBM已经成为巴菲特的第二大重仓股,仅次于可口可乐。

巴菲特的信心与IBM对市场的承诺不无关系。IBM宣布到2015年营业利润达到每股20美元,到2015年新业务将带来200亿美元营收,软件将占到该公司总利润的约半数,通过生产力提高节约80亿美元的成本等,这些目标被称为IBM的2015华尔街路线图。

现在,一个名为“Blue Harmony”的项目正在为IBM的2015华尔街路线图的实现做出贡献。

Blue Harmony揭开面纱

IBM CEO彭明盛坚信,“当所有的东西都相连时,工作就流到能把它做得最好的地方”。这也是IBM向全球整合企业(GIE)转型的初衷。显然,全球整合企业意味着IBM将更加“敏捷”,对市场的反应更快,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更好,生产率和效率更高,重复性资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也更低。

正在实施的Blue Harmony项目是实现全球整合企业的IT支撑。Blue Harmony实际上是IBM内部的一个IT项目,在Blue Harmony项目中,IBM既是项目需求方又是项目实施方,同时也是大部分产品及方案的提供方。整个项目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整合流程系统,改进多年来累积的多项陈旧的、非标准业务流程。

在这家拥有40多万员工、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年收入千亿美元的企业部署一个整合的IT项目,对岳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岳扬是IBM全球业务服务部交付项目总监,也可以说是项目实施方的一员。“这是有史以来SAP最大的一个项目。”他兴奋地说。作为一个复杂的企业转型与流程整合项目,Blue Harmony基于SOA架构,集合了IBM自身以及第三方的多款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WebSphere、Tivoli、IM(Information Management),以及SAP的产品等。

虽然是一家领先的IT公司,但实际上,受制于历史的包袱,IBM已经拥有大大小小几千个业务系统,业务流程效率的提升迫在眉睫。从这一点看,IBM和一般的企业没有区别。在面对市场转型时,IBM与很多企业一样,都疲于处理陈旧的企业流程管理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对IBM来说,长时间以来经过不断开发或改善形成了各种独特的流程、系统及工具,全球不同分公司业务流程和规则存在差异、要遵从不同的法律要求,以及“IBM是不同的、最好的,流程的复杂性是不可避免的并是可接受的”的习惯性思维,都是IBM整合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精简、实施Blue Harmony的挑战。

比如,与以前单纯向客户销售硬件、软件或服务不同,现在很多时候IBM向客户销售的是打包的解决方案,而现在的流程就不适应这种需求了。IBM客户支持部门经理何清介绍,硬件部门在硬件设备签收后即可完成交付,而服务部门必须在工程师处理完客户需求后,进入系统确认,最终得到客户认可才能完成部分交付。因此,虽然提供给客户的是一个解决方案,但IBM内部要通过不同的流程去区别对待硬件、软件和服务,在响应速度上都有所差别。“大家都知道速度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把精力放在销售的效率上,让内部系统更有效地支持销售,这样销售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客户沟通。”何清说。

省39亿美元,撤900个应用

Blue Harmony于2011年1月首先在中国实施了0.5版本,并计划于2012年7月在中国和德国同时实施1.0版本。Blue Harmony每个版本都有当地专门成立的蓝图、测试和开发团队提供支持,具备完整功能的模板将在德国实施1.0后全球正式。2013年,美国、巴西、英国分公司也将开始实施,其他一些国家的分公司也将于2015年陆续实施。

到目前为止,Blue Harmony已经带来了重要的精简,已取消了50多个现有应用。根据规划,在2015年全球正式上线时,将精简900个应用,为IBM带来累计约39亿美元的成本节约。

Blue Harmony目标是实现IBM三大主要业务流程的全球一体化与精简。Blue Harmony对“商机到订单”、“订单到现金”以及“财务”三大业务流程环节都进行完整的部署,通过精简业务流程中的重复应用,建立标准化运营流程,提升处理业务的敏捷力。

在“商机到订单”流程中,Blue Harmony令已有的系统内数据能够实时同步而无需人工输入,从而帮助客户支持团队获得最新数据,实现快速响应,抓住商机。Blue Harmony基于一个SAP实例整合了所有旧系统,将系统内部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快捷查询。

通过Blue Harmony整合流程后,“订单到现金”流程能够被快速访问,实现了系统间的优化互联。由于54%的交易能够实现自动化,取代了原有100%的交易需要人工操作的状况。流程整合后,业务部门将更有精力集中在提升生产效率上,同时销售人员对业务流程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从而将更多的工作重心投入到客户服务领域。

统一的业务流程还帮助整合“财务”流程中的各类数据,实现所有业务数据的实时访问、即时修改,能够有效地减少重复资源的耗费,避免竞争优势的降低。例如,原来只能每周或者每天运行两次数据系统,导致需要耗费较大的工作量来纠正或者完善相关问题。标准化运营流程系统后,运营和财务系统被完全地整合进入同一平台,业务数据也即时进入财务系统,从而降低错误数据的出现概率。

在自我部署Blue Harmony的同时,IBM作为IT供应商,也将把Blue Harmony项目的经验带给客户。

记者手记

“敏捷力”让大象不仅可以跳舞

从经典的五大中间件品牌到推出行业解决方案,如今,IBM正在以六大能力重新定位IBM软件。这六大能力分别为洞察力、敏捷力、协作力、创新力、优化力和安全力。而Blue Harmony在IBM内部的实施应用,正是IBM软件满足企业“敏捷力”需求的有力证明。

在Blue Harmony这个案例中,IBM的角色不同以往,IBM不仅是以供应商和实施方的身份出现,还以用户的身份出现。而在我们采访过的企业部署IT项目案例中,像IBM这样的大型用户也是不多见的。IBM拥有40万员工,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年收入千亿美元。实施Blue Harmony这样一个跨地域的企业流程整合项目,其复杂性和难度可想而知。

在Blue Harmony项目里,IBM首先通过自身的尝试,证明“敏捷力”到底可以帮助企业做什么。敏捷力不难理解,无非是企业对内外部各种需求的快速的反应能力,IT是加速企业敏捷进程的技术驱动力。拥有敏捷力意味着企业的IT架构要在应用基础架构软件的基础之上,能够灵活、可扩展地建立、部署和管理应用及服务。

在IBM的Blue Harmony中,敏捷力的技术驱动首先是SOA。虽然,SOA是一种通用的方法论,但实施过程中有诸多学问。“SOA治理是SOA的关键成功因素,SOA治理和企业架构项目相匹配,在实践中需要用SOA / BPM来补充 ASAP / Ascendant 方法论,避免使用相互矛盾的架构框架。”IBM全球业务服务部项目交付总监岳扬说。WebSphere也是Blue Harmony帮助IBM加速敏捷进程的一项关键技术驱动力量。

对于此次以六大能力重新定位IBM软件,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战略及市场总监吴立东对记者说,现在的客户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客户需要的不再是某个单一的软件产品,需要的是一种综合能力,比如敏捷力。向业界介绍Blue Harmony这一IBM内部的IT项目,就是让客户看到敏捷力帮助IBM自身向全球整合企业转型的价值。敏捷力让IBM这头大象不仅可以跳舞,而且身手敏捷。

上一篇:中国华融:Windows 7带来高效IT管理 下一篇:CDN安全防护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