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异强化取舍还原――如何灵活而有创意地运用素材

时间:2022-09-09 10:06:12

求异强化取舍还原――如何灵活而有创意地运用素材

名师简介

徐华,任教于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该校系广东省首批部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徐老师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多次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作文大赛中获奖。2013年,辅导学生获得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特等奖。

大凡表情达意的文字,不外乎三端:一种是纯粹源自胸中的情思,一种是借鉴他人的奇思妙想、隽永精华对经典的沉淀和化用,一种是呈现结构和逻辑的卯榫焊接性的语言。

诚然,凭内心修养与生活阅历,成一己之思,胸中丘壑可致华章。然而,对中学生而言,阅读对于作文的影响可能更为实际,灵活而有创意的求异思维可以使积累的素材熠熠生辉。因此,作文时,注意素材的区分取舍、重组转述、想象还原等,定能更充分、更巧妙地表情达意。

一、借点引入,求异延伸

在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泛滥的今天,我们在报刊或网络,甚至在试卷中,经常会读到一些自己特别有感触或领悟的短文,尤其是名家之作。写作时,可以巧借这些文质兼美的短文,以所阅读的对象为起点,去借力行文,阐释自己的思想认识。具体做法就是简笔勾勒所读,然后围绕中心进行思想情感的延伸,使自己的感悟站到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让思想的表达更有意蕴。如,下面这段文字:

小时候看过季羡林的《不完满才是人生》,把里面引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句记到了现在。然而,我更愿意说“人生不需要完美”。从这样的角度去想,人便是主动的,不必把自己交给命运,用所谓的“人生必经之路”去安慰自己。人生不需要完美。少了完美,便多了一份憧憬,多了一份神秘,多了一份保持一定距离的美好。正如橱窗里的衣服、暗恋着的异性,这时的任何事与物都是美丽的。所以考试不是每次都要拿第一,比赛不必“奔着冠军”去,生活中的一点小挫折也不会带来一整天的失落。人生如戏,完满的总无法成为经典。

季羡林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一文,其内涵其实比较简单,但文中“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能给人更多关联的思考;同时,作者又从“不完满才是人生”的客观述评角度,转到“人生不需要完美”的主观追求角度去看待问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和感悟。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素材不仅是对读者的唤醒,更在于唤醒读者后其能在生命中去回溯与寻找,寻找自己的过往中“那些具体时空里不息的生命激荡,终归有其相似的涟漪”,并将其写成文字,以待再次共鸣。

二、串点成线,反复强化

当根据中心选取有表现力的素材后,要注意在思想的阐释中巧妙地将不同的相关素材散布于行文之中,赋予突显中心的材料更丰富的意义,并以灵活的形式不断地再现。如,学生在写《我在》这一题目时,这样写道:

《圣经中》有一句话:“他要像一棵树,立在溪水旁,按时开花结果,叶子也不枯干。”我在,正如这树一般,在这世界中寻得自己存在的一隅,活出自己的格局。

自由,是“我在”的前提。在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人是被关在无知中的困兽,而思想便是异端。“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思想的自由是“我在”的先决条件。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们却懒于思考,静不下心,慢不下脚步,依赖程序有条不紊地生活着,却鲜有人想“为什么会这样”。人们疲于思想的冒险,安于单调的稳定,不甘放逐自己的思维。思想失去了自由,人变成了按规则行动的机器,何谈生命的存在?熊培云曾说:“有一种鸟儿是关不住的,它身上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拥有自由的思想,才能感知到生命的价值,尝到“我在”的快乐。

行文中,作者反复紧扣“我在”这一抽象概念,选取了《1984》《圣经》与熊培云的名言进行编织行文,强化“自由”对“我在”所具有的深远意义,情感、思想表达灵活而富有新意。

作文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优秀的作品首先是完成自己、觉悟自身。在具体选点时,除要紧扣写作意图外,还要考虑点的角度变化,这样也可以串点成线,反复强化。

三、择点一端,舍弃其余

一个高质量的素材,无论是事实性的还是理论性的,往往内容丰富,含义深广,从不同角度可以作不同的理解,近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善用素材者应准确选取素材和作文立意的“契合点”,懂得精彩转述出与行文联系紧密的一个侧面,大胆舍弃其余,进行遣词达意。

如《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失街亭”,涉及人、事、物诸多方面,从不同预设的角度就可以得出不同的感悟和认识。若从诸葛亮“理智战胜情感”角度,可以将素材转述为:

街亭之役前,马谡夸下海口,说自己如何胸有成竹,结果关键一役由于他的粗心大意,使街亭这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隘口丢失。面对蜀国将领缺乏的现状和群臣的竭力劝阻,诸葛武侯深知军令如山,不能凭私人感情行事,于是挥泪斩马谡,这是理智战胜情感的义举,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若从马谡“偏信自己”的角度,则可以将素材转述为:

带着几分侥幸的心理,他(马谡)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料敌军却轻易打败了他。是因为他不懂兵法吗?不,是因为他偏信自己,认为自己的才华盖过军中上下,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若从“出入意料与情理之中”的辩证角度,又可转述为:

马谡自告奋勇,愿守街亭,并立下军命状,可见其胜券在握,然而面对魏军却不堪一击,痛失要塞,这实在出人意料;可是只要看一看马谡纸上谈兵、骄傲轻敌、一意孤行的所作所为,其失街亭自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对于信息量丰富的素材,写作时必须善于转述材料,突出与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一个侧面,其余的内容、含义则要大胆舍弃。如果面面俱到,无异于蜻蜓点水,反而削弱了表现力。

四、定点渲染,细节还原

事以文展,情以事显,情深处必见细节。有些素材本身是一个干枯的点,尽管真实,但总缺少一份生趣。正如余秋雨曾说:“在很长的时间中,一种历史和文化常常会变形、扭曲,由具体变为抽象,由活体变为标本,由多面体变为单面体,有时甚至变得面目全非,让人无法想象它本来的模样。”所以,作文时可以根据素材的要点,在合乎情理与史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想象还原,细节再现。

在余秋雨的历史散文里,大家可以看到许多史书上没有的细节,这些细节是想象而来的。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大家可以大致了解人物在特定环境下会有怎样的想法,继而又会有怎样的行为。如余秋雨《遥远的绝响》一文:

刑场在洛阳东市,路途不近。嵇康一路上神情木然而缥缈,他想起了一生中好些奇异的遭遇。

他想起,他也曾像阮籍一样,上山找过孙登大师,并且跟随大师不短的时间。大师平日几乎不讲话,直到嵇康临别,才深深一叹:“你性情刚烈而才貌出众,能避免祸事吗?”

他又想起,早年曾在洛水之西游学,有一天夜宿华阳,独个儿在住所弹琴。夜半时分,突然有客人来访,自称是古人,与嵇康共谈音律,谈着谈着来了兴致,向嵇康要过琴去,弹了一曲《广陵散》,声调绝伦,弹完便把这个曲子传授给了嵇康,并且反复叮嘱,千万不要再传给别人了。这个人飘然而去,没有留下姓名。

嵇康想到这里,满耳满脑都是《广陵散》的旋律。他遵照那个神秘来客的叮嘱,没有向任何人传授过。一个叫袁孝尼的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嵇康会演奏这个曲子,多次请求传授,他也没有答应。刑场已经不远,难道,这个曲子就永远地断绝了?――想到这里,他微微有点慌神。

余秋雨用细腻的文笔重现了嵇康临刑前的现场。在对嵇康一生的回顾中,读者进一步了解了嵇康,体会了他的孤傲,那种以生命为代价所显示出的自觉的人格,也体会到了魏晋文化对自由的宣扬,使历史文化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当然,素材的灵活巧妙运用,贵在求变出新,其中方法无以穷尽,只有善思者才能不断突破;而对于才性高超者,自可将耳熟能详的典故,在浪漫主义的基础上,渗透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赋予其时代内涵,去抒发自己曲折的思绪和幽微的心境。

上一篇:河南林州欲改名红旗渠市引争议 下一篇: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期中测试作文试题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