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中的孝道

时间:2022-09-09 08:56:28

摘 要: 笑本是人的天性,是人性的纯真体现。蒲松龄在《婴宁》中塑造了一个美丽可爱、爱花爱笑的狐女婴宁形象,给后世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婴宁“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继而反笑为哭的巨大转变,正是婴宁通过笑道来实现自己的孝道必然转变,也反映出作者对笑道和孝道的思考和矛盾。本文通过婴宁的笑来分析阐述婴宁如何通过笑道实现自己的孝道这一问题。

关键词: 《婴宁》 婴宁 笑道 孝道

《婴宁》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作者塑造了一个美丽可爱、爱花爱笑的狐女形象,给后世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读者为其在世俗人间和封建礼法威压下性格转变感到惋惜和痛恨。婴宁“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继而反笑为哭,很多的研究者和读者都同情婴宁的这种悲剧式的结局,把婴宁的悲剧归罪于封建制度和世俗的礼法。其实作者正是基于儒家思想文化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批判来塑造婴宁的。作者在塑造纯美人性的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自然天性和社会性的思考和矛盾。也就是在婴宁的性格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婴宁性格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在儒家孝道的伦理价值观和规范下完成自然天性美婴宁的塑造。

一、从婴宁对王子服哭泣诉说看婴宁的孝道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子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事亲。’”(《孝经・圣治章》)

从儒家的这些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出,封建道德中孝道最主要的义务就是“事亲”。事亲又包括两个方面:事生和事死。父母在世,要事以养、敬;父母去世,要事以葬、祭。下面看《婴宁》中的婴宁对王子服哭泣诉说的一段话:

一夕,对生涕零。异之。女哽咽曰:“曩以相从日浅,言之恐致骇怪。今日察姑及郎,皆过爱无有异心,直告或无妨乎?妾本狐产。母临去,以妾托鬼母,相依十余年,始有今日。妾又无兄弟,所恃者惟君。老母岑寂山阿,无人怜而合厝之,九泉辄为悼恨。君倘不惜烦费,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婴宁对着王子服哭泣诉说就是希望王子服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孝道中最主要的义务“事亲”中的事死:父母去世,要事以葬、祭。但是自己内心一直隐藏着这段秘密,就是担心王家人害怕她们是狐妖,不肯帮忙。并且对王子服说假如不怕麻烦不惜资费给鬼母改葬,就会使地下的人消除这怨痛,也使以后生养女儿的人不忍心溺死或遗弃孩子。最终获得了王子服的同情并答应了她的恳请,完成了自己“事亲”的义务。

二、婴宁笑道中的孝道

笑本是人的天性,是人性的纯真体现,但笑也常是对异性调情的一种方式。婴宁正是通过笑来吸引和迷住王子服的,或者说婴宁正是通过笑道来实现自己的孝道的。下面通过婴宁的笑来分析婴宁是如何通过笑道实现自己的孝道的。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女过去数武,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方伫听间,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

这是王子服第二次看到婴宁,婴宁“笑容可掬”,又“遗花地上,笑语自去”。“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这些举动让王子服神魂丧失。王子服被婴宁的美貌和笑容所吸引,同样婴宁也被文弱尔雅、眉清目秀的王子服折服了,两人一见钟情。为了使鬼母能有所依栖才远出踏青,才破愁为笑;对王子服明骂似贼、暗送秋波,把花遗在地上,传递情意。其实婴宁知道眼前的这个文弱书生是一个饱读诗书,通情达理,完全能够实现自己的孝道“事亲”的人,只要能主动抓住这次机会,主动出击,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穿花小步,闻树头苏苏有声,仰视,则婴宁在上,见生来,狂笑欲坠。生曰:“勿尔,堕矣!”女且下且笑,不能自止。方将及地,失手而堕,笑乃止。生扶之,阴其腕。女笑又作,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曰:“枯矣!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问:“存之何益?”曰:“以示相爱不忘。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病,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女曰:“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爱何待言。”生曰:“我所为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女曰:“有以异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首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语未已,婢潜至,生惶恐遁去。少时,会母所,母问:“何往?”女答以园中共话。媪曰:“饭熟已久,有何长言,周遮乃尔。”女曰:“大哥欲我共寝。”言未已,生大窘,急目瞪之。女微笑而止。幸媪不闻,犹絮絮究诘。生急以他词掩之,因小语责女。女曰:“适此语不应说耶?”生曰:“此背人语。”女曰:“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生恨其痴,无术可悟之。

上面这段文字是王子服第三次见到婴宁笑的情景。婴宁通过笑声引来了王子服后,对王子服的问话又故作痴呆,不解共寝,甚至似知非知,似痴非痴地说出:“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以暗示老母在她心中的地位。正是这一点孝道,成为婴宁一切言行的指南。但是应指出,婴宁生于深山幽谷,特定的生活环境使婴宁长成一个“天真无邪”、“笑态如花”、“心似水晶”的女子。在“空翠爽肌”的天地中呼吸的是大自然的灵气。她那心无城府、无拘无束的举止皆出于自然天性。但是她是农民的女儿,她想以弱女代男行孝道,但她的孝道不是《孝经》中“以孝事君则忠”中忠高于孝的孝道,而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的孝道。“善事父母”,以弱女代男行孝道,这样才不会让“庶养女者不忍溺弃”。孟子说:“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顺亲即孝”,认为无条件顺从父母意志,是为子的最基本条件。所以婴宁虽然通过笑声来获得王子服的痴情,“我所为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自己却只能在似知非知、似痴非痴中毫不掩饰地表明自己愿意嫁给王子服,以征得鬼母的同意。

庭后有木香一架,故邻西家,女每攀登其上,摘供簪玩。母时遇见辄诃之,女卒不改。一日西人子见之,凝注倾倒。女不避而笑。西人子谓女意属己,心益荡。女指墙底笑而下,西人子谓示约处,大悦。及昏而往,女果在焉,就而淫之,则阴如锥刺,痛彻于心,大号而踣。细视非女,则一枯木卧墙边,所接乃水淋窍也。邻父闻声,急奔研问,呻而不言;妻来,始以实告。火烛窥,见中有巨蝎如小蟹然,翁碎木,捉杀之。负子至家,半夜寻卒。邻人讼生,讦发婴宁妖异。邑宰素仰生才,稔知其笃行士,谓邻翁讼诬,将杖责之,生为乞免,遂释而出。母谓女曰:“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女正色,矢不复笑。母曰:“人罔不笑,但须有时。而女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故事的转折点就是婴宁的这个恶作剧。嫁给王子服后不久,婴宁就遭到好色之徒西人子的骚扰,这在婴宁之前所生活的那个环境中是想象不到的。而这次事故,却是因为她无邪而迷人的笑容引起。虽然婴宁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轻施颦笑就严惩了西人子,但这次遭遇却使婴宁第一次感受到现实社会的污浊和可怕。但是由恶作剧引起了官司,“邑宰素仰生才,稔知其笃行士,谓邻翁讼诬,将杖责之,生为乞免,遂释而出。”婴宁知道自己的笑容差点让自己的夫君丢了性命,“由是竟不复笑”。这才是最耐人寻味的。婴宁的笑虽遭非议,但不管遇到什么挑战,婴宁总是“略无骇意”、“亦殊无悲意”,依然是痴笑不断,毫无悔意。然而这次对西人子的恶作剧却让她改变了天性,矢不复笑。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婴宁对社会礼法的认同,或者说伦理观念在她身上的苏醒。我认为正是她的笑道差点让她的孝道无法实现,因而改变自然天性。因为自从嫁到王家后,“昧爽即来省闻”,“操女红精巧绝伦”,婴宁“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渐渐地获得了包括王子服母亲、少女、邻女、奴婢等的接纳和喜爱。这次对西人子的恶作剧遭到王母的斥责:“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因此她只能让自己矢不复笑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保住在王家的地位。一旦自己的夫君被关押或处死,她将失去王家人的信任,自己孝道“事亲”中的事死:父母去世,要事以葬、祭就根本无法实现,还可能被赶出王家。

当王子服帮她实现了孝道后,“由是岁值寒食,夫妇登秦墓,拜扫无缺。”就连作者都认为“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即说笑是她的伪装,她的本质是合于儒家孝道的伦理价值观和规范下形成的自然天性之美。一方面,婴宁“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继而反笑为哭的巨大转变,正是婴宁通过笑道来实现自己的孝道必然转变。婴宁在强大的社会压力面前除了自己合于这一规范,别无选择。另一方面,作者又大书特书婴宁之笑,对婴宁的不复往日有好梦难再的失落感,对婴宁的音容笑貌怀念不已――这种感情从文末一句“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尤其可以看出。所有这些,反映出作者对笑道和孝道的思考和矛盾,以及作者思想内部的深刻矛盾。

参考文献:

[1]丁睿.《聊斋志异》中的孝道[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4).

[2]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聊斋志异鉴赏集[M].1983.12.

[3]葛昌,婴宁.从“狐笑”走向“人笑”[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1).

[4]刘加夫.谈婴宁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J].蒲松龄研究,2000,(2).

上一篇:从《聊斋志异》中的凡俗女性探视蒲松龄的名士... 下一篇:神性与自然人性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