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09 08:29:12

谈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摘要:混凝土是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主要用到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整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对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混凝土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行业的人造建筑材料,他有水泥、骨料及水按照一定比列混合而成,由于混凝土能够快速凝固,而且凝固之后有很强的承压能力和防水渗透能力,因此往往被用于大型建筑的板、梁等重要部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工民建施工越来越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好坏,混凝土在工民建建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我们知道,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由水泥、骨料、混凝土外加剂构成,原材料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元素,原材料的质量事关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1、水泥的质量控制

要进场的水泥,必须确保有质量证明书,其中的品种、强度等级、包装、出厂日期等都应该进行检查验收。如果发现水泥有任何质量问题,或者在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时候应该抽样对其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能等进行检查。如果检查出水泥的强度低于水泥强度应该达到的标准,应该不允许其进场和使用。

2、骨料的质量控制

骨料主要是指砂、石等,对其要求具体是具有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较为稳定、其中不参杂有机杂质等,满足具体的相关规范。要进场的骨料都应该进行试验检测,通过对其颗粒级配、密度、表观密度及含泥量等因素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场,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对骨料中的碱活性及石料的针片状含量、软弱颗粒等指标进行检验,并对其产地、规格等做好分类,防止使用不同来源的砂石骨料材料

3、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中的外加剂的质量,应该严格符合国家标准,并结合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气候条件等对其品种进行确定,进场的外加剂必须有质量证明书,进场之后的外加剂必须进行分类存放,避免受到污染,影响其质量性能。

二、科学配制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

1、抓好工地试验室的工作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试验室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特别是砂、石材料变异性较大,试验室人员必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经常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试验室必需根据工程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各项试验,提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每天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试验室必需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中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规定的范围时,不准入仓浇筑。因为若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得到控制,称量准确,则坍落度变化大的原因必然是混凝土中水量的增多,这样则水灰比变化大,必然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地试验室人员一定要经常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检验,坍落度符合要求才能入仓。

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具体换算

在实验室中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特质存在差异。试验室中所确定的配合比,以及其各级骨料一般情况下是不含有超逊径颗粒的,通常是以饱和面干的状态存在的。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各级骨料中通常会含有一定量的超逊径颗粒,并且它的含水量一般会超过饱和面干状态。由此看来,必须以实际测量的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为依据,然后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具体施工过程中的配合比。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仅仅通过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通常情况下在试验室中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它的和易性与实际施工条件全部符合的情况比较少,或者当施工设备、以及运输方法或是运输距离,施工时的当地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那么所要求的混凝土的坍落度也即将随之发生改变。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相应的施工要求,这就需要对混凝土的含水率以及其用水量做相应的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4、混凝土配合比

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初凝时间在4h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h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缓凝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三、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混凝土工程建设是十分复杂的工程,其中包括原料的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完成后的养护等等,这其中较为主要的就是浇筑振捣,这也是容易产生混凝土质量问题的环节。我们必须注意在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过程中,应该振捣实,避免外观上出现一些蜂窝、麻面等缺陷,针对外观上的这些缺陷我们是可以看到的,但是由于振捣上不认真,就容易出现混凝土内部的缺陷,进而影响到整体的混凝土质量。所以我们应该对混凝土内外质量缺陷引起足够的认识,作为施工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而作为质检人员更应该注意这些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四、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

混凝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养护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促进混凝土强度正常发展,对于工民建工程质量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的养护,确保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湿度变化不大,为混凝土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其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如针对大面积的板要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加强养护,并在养护的过程中要保证好养护时间与内外温差的调整,促进混凝土的强度不受到影响。总之,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工程的重要部分,理应得到积极重视。

五、预防混凝土缺陷的发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高质量的混凝土工程是工程参与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其中包括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等。除了我们所了解到的混凝土外观上的裂缝、蜂窝等缺陷外,最为主要的就是混凝土本身的强度是否达到了工程规定的要求。混凝土工程强度和建筑施工整体强度有着必然联系,所以一旦混凝土工程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建筑整体质量的下降,作为工程监理人员应该严格对待混凝土施工,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应该及时地进行处理,保证功臣质量。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工程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针,做到纵向全过程、横向全系统、意识全方向、时间全控制的质量管理要求。再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结合运用多种督查手段、措施,以便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顺武.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

[2]徐灵欢.浅谈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10(12).

[3]董利军.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4]杜兴光,张艳.混凝土施工控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7).

上一篇:试验数据处理与计算机的应用 下一篇:矿山提升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