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2-09-09 06:59:33

首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成功举办

2006年11月25―26日,首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在长沙隆重举办。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环境学科领域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共4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这是近年来中国高等环境教育界水平最高、人气最旺的一次盛会。

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起并独家资助,旨在为全国高校环境学科的教师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教学研讨和交流平台,围绕广大教师在课程建设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开展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以期达到有效推动我国高校环境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目的。首届论坛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湖南大学作为执行主席单位,全力承担了本届论坛的筹备工作。

在论坛开幕式上,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首先作了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报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阶段。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郝吉明院士结合环境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强、知识体系庞大、涉及的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环境类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存在着较大差异、各自特色和优势明显的状况,指出在这个时期举办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国家环保总局宣传教育司刘友宾副司长提出在加快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三个转变的过程中,需进一步强调“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广大环境教育工作者应当携起手来,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环保人才而共同努力;论坛的召开,必将有力推进我国环境教育和环保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刘燕书记在向与会代表介绍高教社创设“报告论坛”的目的时表示,“报告论坛”不是推广或变相推广高教社产品的会议,而是为高校教师搭建的以课程为单元、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基础、以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为核心的教学研讨和交流平台,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这是高教社在“植根教育,服务教学”的办社理念指导下实现集成服务的重要举措。

本届论坛以“环境学科的发展与大学环境类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设立1个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共15个大会报告、31个分会报告,此外有近200篇书面交流论文。清华大学钱易院士、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南开大学戴树桂教授的报告从战略层次上回顾和总结了中国高等环境教育的经验,深入分析了高等环境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左玉辉教授对环境调控理论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王焰新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晓昌教授、北京大学邵敏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教授、湖南大学曾光明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对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清华大学副校长陈吉宁教授介绍了国际上工程教育理念的变革趋势和环境专业在不同类型大学中的学科定位;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原司长王耀先、同济大学周琪教授则从环境人文学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这些报告给予参会代表很大的启示。

短短半天的分会报告安排得紧凑充实,会场气氛热烈、和谐。3个分会场的代表分别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公共环境教育等角度出发,结合不同学校的教学实际,针对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实践教学等热点问题展开了交流和探讨。将环境素质教育与环境人文学科的课程建设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强调理、工、文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本届论坛的主要特色之一,体现了高等环境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报告中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手段的精彩演示引起了众多与会代表的关注。课程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加强师生互动,已成为共识。

论坛结束后,代表们纷纷表示:论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科前沿、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先进课程教学经验、分享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机会,符合当前广大一线教师的切身需要。很多代表还就论坛专题的设置、大会报告、分会场交流形式等对下届论坛的举办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论坛能够持续办下去,并且越办越好,真正成为植入广大课程教师心中的品牌。

21世纪环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战略化、国际化的趋势,环境教育工作者需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来把握新时期环境学科和专业的建设,需要把高等环境教育的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上,而课程建设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我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陈海柳 陈 文)

上一篇:组织教授参加本科实验课教学的探索 下一篇:论大学特色的内涵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