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甲亢临床探析

时间:2022-09-09 06:08:02

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甲亢临床探析

[摘要] 目的 对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临床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患者,其中4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实验组,这些患者一般均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查找这些患者的有关资料、病历等,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其他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些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测定,如血液中钾的含量、血液中镁的含量、血液中磷的含量,检验方法为生化法,血糖的检测要采用氧化酶的方法进行检测,胰岛素的检测应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FT3、FT4、S-TSH等值的检测要采用化学光法进行测定;将所采集的结果进行列表对比。结果 在此次所选取的48例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我院均采用静脉补钾的方法进行治疗,在进行静脉补钾之后的2~24h的时间里,这些患者的症状均有好转,瘫痪无力的四肢都开始恢复知觉,肌肉的力量开始恢复正常,此时应当继续进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有39例患者未发生周期性麻痹,另有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未能坚持服用治疗药物,造成了甲状腺功能亢进发作,周期性症状又一次复发。结论 周期性麻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的主要的表现症状,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观察中时有发生。医患都应加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了解,克服心中的恐惧心理,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周期性麻痹,临床上一般采用静脉补钾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是治疗本病周期性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甲亢;周期性麻痹;临床探析

[中图分类号] R5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6-162-03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周期性麻痹(简称周麻)重要的表现症状是患者的骨骼肌突然地松弛瘫软、疲惫无力,且病情反复发作,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此症状易导致神经肌肉的并发症,而且大多数的患者都是在发病时才会到医院就诊,而此时的症状与神经肌肉类疾病相似,稍不注意就很容易造成误诊,或者是漏诊的情况,延误患者的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了提升医院在这方面的诊治工作,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甲亢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48例甲亢患者,经临床住院观察,这些患者均出现了周期性症状。48例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34.3±12.5)岁,其中男40例,女性8例。入选患者的标准主要包括:患者的血钾降低,该病和钾盐代谢障碍有关,很多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会引起血钾的降低;甲亢患者的四肢迟缓性瘫痪,患者出现下肢重、上肢轻的现象。

1.2 治疗方法

48例患者一般均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查找这些患者的有关资料、病历等,对实验组48例甲亢患者进行静脉补钾,并对其治疗状况进行观察,统计。对实验组的48例甲亢患者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或含有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在加入含量为10%氯化钾1.5~2.0g进行静脉滴注,当发病中的甲亢患者的血钾含量达到正常后应立即停止补钾,同时对甲亢患者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合用的常规治疗。

1.3 实验室检查

在选取同一时期,也就是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50例其他的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些甲亢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测定,如血液中钾的含量、血液中镁的含量、血液中磷的含量,检验方法为生化法,血糖的检测要采用氧化酶的方法进行检测,胰岛素的检测应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FT3、FT4、S-TSH 等值的检测要采用化学光法进行测定;将所采集的结果进行列表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当中,血钾、血鳞、血镁以及胰岛素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详情见表1。

对实验组48例甲亢患者进行静脉补钾,静脉补钾可有效地缓解甲亢患者出现的周期性麻痹症状。在静脉注射后的2~24h的时间里,实验组的这些甲亢患者的四肢无力、瘫痪症状都有所缓解,基本上都恢复正常,可以继续进行甲亢的其他常规治疗。疗程过后,有39例甲亢患者的周期性症状不在出现,另有7例患者因不能坚持用药而导致周期性麻痹复发。

3 讨论

甲亢周期性发病对象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身上,而且男性患者更易发病,甲亢患者的男女比例约为70∶1。甲亢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甲亢患者不能吃的太饱、不能受凉、不可剧烈运动,避免出现创伤、不能出现焦虑的情绪,情绪起伏不可过大,预防感染,还应及时注射胰岛素,当然也有个别的现象出现,在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就发病,这种情况原因尚不明确,还在研究中。周期性症状只是甲亢全身发病前期征兆的一种,但是也可以出现在甲亢全身发病的中期,还可以出现在后期,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在人体中含有的许多无机阳离子中,钾离子是十分重要的,钾离子可穿过细胞膜以维持细胞膜内外渗透压的平衡,所以钾离子的浓度可以确定细胞除极功能的大小,从而影响机体内神经传导和肌肉细胞的收缩功能,所以在人体内有1.4%的钾是在细胞外液中的。

甲亢的周期性麻痹发病的机制是当甲亢发生时,机体的糖耐量大大的降低,血糖含量大增,从而使胰岛B细胞分泌的能力增强,胰岛素的含量增加,促使糖的氧化分解速率增加,导致细胞外的钾离子都向细胞内转移,造成了细胞外液的低血钾,甲亢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加,而甲状腺激素的增加又会是钠离子、钾离子还有ATP 酶的活性都增加,钾离子就会尽量的转移到细胞内,引发了细胞膜的去极化,当有电流刺激时就不会产生任何反应,这就是瘫痪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一种微观解释,所以治疗甲亢周期性最有效方法是令细胞外液的钾离子含量增加,就是进行钾离子的静脉注射。

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补钾应又快又准,一定要足量。所选择48例甲亢患者的补钾浓度为0.13%~0.16%,补钾的速度是175~115g/h。与此同时还要补镁,要保持体液中镁钾的平衡,要维持在一个平衡点。在23例患者中,有10例在钾的含量降低时,镁的含量也降低(110mmol/L)。镁的含量保持稳定还有保持钾的含量稳定。甲状腺素的升高可引起B受体亢进作用,这样也会进而导致低钾的症状出现。

由于甲亢患者的周期性症状不好辨别,所以在以往的诊断过程中,经常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现象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医师考虑不全,对甲亢的了解不够,在诊断的过程中同患者的沟通不够,不了解患者的病史,对非典型的病症掌握不够。在甲亢的诊断过程中,仅仅依靠血钾诊断是造成甲亢周期性麻痹误诊或漏诊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出现周期性患者,尤其是反复出现周期性甲亢患

者,应该在检测血液中钾的含量的同时还要检测血液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还有就是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观察,全方位立体诊断,才能做到准确无误。其中,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是避免医师出现误诊的关键所在。

在此次研究中,我们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48例甲亢患者,这些患者均确诊,且出现周期性症状,还有的患者反复出现周期性症状。在这些患者中我们选取了20例比较典型的患者,这些患者都是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症状,对这些患者,我们采取与其相对应的治疗措施,当这些甲亢患者在我院结束治疗后,我们对其进行随访,了解后续病情。在住院期间,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补钾治疗,即静脉补钾,经过补钾后的患者,四肢瘫软的症状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好转,基本恢复正常,仅有3例患者是由于自身原因导致治疗的中断,以致病情得不到控制,造成了周期性麻痹症状的反复出现,还有严重的甲亢症状。总而言之,对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症状的甲亢患者,诊治的医生要详细了解甲亢的各种临床表现,包括典型症状以及非典型症状,还要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检验,这是避免出现漏诊或误诊最好办法。在常规治疗中,及时补钾是防止甲状腺麻痹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可有效防止周期性发生。

[参考文献]

[1] 肖谦,张素化.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周期性麻痹43例临床分析[J].新医学,2007,38(5):253.

[2] 孙备,许军,姜洪池.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2200例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0):630.

[3] 叶琪.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血钾周期性麻痹42例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内科杂志,2005,2(3):252.

[4] 李发炎,郑安瑜,陈大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手术的改进[J].福建医科大学学,2005,39(增刊):96.

[5] 江炳源.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1,14(3):230.

[6] 孙虹.23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3):145-146.

[7] 陈丽娟.甲亢伴低钾性周期性131I 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9):3215-3216.

[8] 李云霞.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03-104.

[9] 杨小东.甲亢患者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21-122.

[10] 贺宜伟.甲状腺功能亢进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附121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11):1068-1070.

[11] 叶琪.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血钾周期性麻痹42例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内科杂志,2007,2(3):252-253.

(收稿日期:2013-05-10)

上一篇: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临...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