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扩散、创新、集群:大都市地区经济与空间发展的理论与流派

时间:2022-09-09 04:05:21

集聚、扩散、创新、集群:大都市地区经济与空间发展的理论与流派

摘 要: 经济活动为什么会在大城市地区越来越集聚,扩散效应什么时候会出现,创新为什么越来越重要,它是支撑大都市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吗,产业集群为什么会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也许我们的城市群规划和大都市地区规划已自觉不自觉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但是集聚、扩散、创新和集群后面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本文结合国内外大都市地区发展实际情况,梳理了关于集聚、扩散、创新和集群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情况。

关键词: 大都市地区 经济与空间发展 基础理论 流派

1.集聚:大都市地区成长的源泉。

集聚可能是大都市地区成长最主要的源泉,正是因为集聚经济,才推动了经济活动在城市和大都市地区的发展。关于集聚经济,早在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就开始研究,而且这种研究一直持续到今天,还不断产生一些新的理论。

1.1马歇尔的集聚经济。

集聚效应是城市形成的基础,最早进行集聚经济分析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他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产业集聚是由空间外部性引起的,并认为空间集聚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可以促进专业化的投入和服务的发展;第二,为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劳动力市场;第三,公司可以从技术溢出中获益。集聚经济主要发生在高度城市化地区,因此有时集聚经济被称为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

1.2.新集聚理论。

但是,随着上世纪70年代石油暴涨和80年代第一次全球经济萧条,许多学者开始思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之路,出现了“后福特主义”(Leborgne & Lipietz,1988),“灵活积累(flexible accumulation)”(Scott & Storper,1986;Harvey,1987)等新理论思潮。其中涉及经济与空间发展关系最有影响力的是“新集聚理论(new agglomeration theory)”。

在新集聚理论中,MIT大学的Piore和Sabel(1984)提出“第二次产业分离(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的观点,借鉴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理论,认为成熟阶段的标准化产品正在被市场需求中的异质和不确定性所破坏,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石油价格的波动,消费者的分化使得产品需要更加专门化和异质化,这是原来的大批量生产所不能提供的,因此一些公司开始走“灵活的专门化(flexible specialization)”发展方向。

灵活的专门化是一种持久创新的战略,公司要适应无止境的变化而不是要控制这种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在第一次产业分离中被边缘化的手工形式的产品的复兴。同时在空间方面,产业垂直分工的瓦解促进了空间的集聚,让专门化的厂商通过集聚产生规模效益,同时地理相近减少非标准化和变化所带来的成本(Scott,1988)。因此意大利中部和西北部,西班牙的Basque地区和巴黎的高级时装地区(Storper,1993)都是一种基于灵活专门化集聚所带来的繁荣。

新集聚理论和灵活的专门化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过分依赖垂直分工瓦解的观点,来解释为什么可以依靠本地的产业网络,从集聚经济中获利,并且引用的只是个别案例,不能说明整体的问题。

2.扩散(Dispersal):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到一个地区的发展战略,都希望产业和经济活动能够从发达地区往不发达地区扩散,从而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借用扩散的理论,许多地区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采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促进条件好的地区的优先发展,待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其扩散效应,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总结扩散效应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2.1谬尔达尔—赫希曼理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957年谬尔达尔(G·Myrdal)出版了《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的差别,会由于“累积性因果循环”而逐渐扩大,最终形成地区性的二元结构。而劳动力,资金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谬尔达尔称之为“回波效应”,而这种效应会促进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当然发达地区除了有回波效应外,还有扩散效应,也就是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外部经济减小,这时扩散效应就会使落后地区得到较快速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回波效应居于主导地位,扩散效应相对不足。

1958年,赫希曼(A·Hirschman)出版了《经济发展战略》一书,其理论与谬尔达尔的理论并无太大的差别,因此往往被后来的学者称为谬尔达尔—赫希曼理论。

2.2弗里德曼和普雷维什:中心-理论。

1950年,普雷维什(R·Prebisch)在其著名论文《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中,首先提出了中心—理论。他认为,世界经济是由中心和所组成的,中心是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中心的持续扩张,是为了限制地区的发展。

1960年代,弗里德曼(J·Friedmann)将中心—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中。他指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与两个系统组成的,资源、市场、技术与环境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某些区域会获得比较强大的竞争优势,会形成国家的体系的中心,而落后地区的发展会受到抑制,而不依赖中心,这类地区形成了地区,并认为政府的作用和人口的迁移为影响要素的流动,从而逐渐消除中心与的边界,并推动空间经济朝一体化方向发展。

2.3产品生命周期与梯度推移理论。

胡佛(Hoover)和弗农(Vernon)通过对纽约大都市地区研究(New York Metropolitan Region Study)工作,总结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ion life-cycle theory),认为各个工业部门、工业产品、技术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中,都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等四个阶段。而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部门:兴旺部门、停滞部门、衰退部门。

处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部门对空间的要求是不同的,兴旺部门正是发达地区,特别是大都市地区的优势所在,停滞部门正是中等发达地区的优势所在,衰退部门正是落后地区的潜在优势。于是演化经济学家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空间推移概念运用到区域研究上,产生了区域经济的“梯度推移理论”,主要观点是无论在世界或者一国范围内,客观上都存在经济技术梯度,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从高梯度发达地区向低梯度落后地区转移,从而逐步缩小地区的差异。

3.创新(Innovation):大都市地区发展的动力源泉。

3.1演化经济学与创新。

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 Economics)已经成为当今国外经济学界最热门、最前沿的领域。1982年,Nelson和Winter合著的《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出版发行,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形成。他们使用变化(Varie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惯例(Routines)、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y)、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和选择(Selection)等概念,来代替新古典经济学中完全理性、最优化行为和确定性。演化经济学致力于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关注经济发展的过程,演化理论认为,经济均衡只能是暂时的,而不能是长期的。

3.2创新环境概念。

演化经济学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学者开始注意为什么创新会在一些地方集聚,有很好的创新环境。别卡提尼是20世纪80年代研究“第三意大利”代表性人物,他发现在意大利快速发展的产业如纺织业、鞋业和陶瓷业的繁荣主要是依靠灵活专门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某一个阶段都表现为高度的专门化趋势(Bianchi,1986; Bellini,1987),同时产业集聚也会造成创新在这些新产业区的集聚与发展。一些学者也认为美国加州的高新技术产业联合体也是类似于这种产业区,产业与创新的双重集聚带来的地区的繁荣(Saxenian,1991;Scott,1993)。

此后,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Groupement Europeen des Milieux Innovateurs)进一步发展了这种产业区的想法,提出了创新环境(innovative milieu)和集体学习(collective learning)的理论,并认为创新环境主要表现在创新阶段的孵化期。

但创新环境概念(innovative milieu concept)的局限性只是解释了为什么创新会在一些空间形成集聚,没有能解释创新第一次是如何出现的,如何塑造创新环境仍然是个没有回答的问题。

4.集群:大都市地区产业空间的主要形式。

集群是大都市地区产业空间的主要组织形式,对于集群理论的研究角度也是非常多元化的,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来源于马歇尔的集聚理论。

4.1克鲁格曼(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产业集群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克鲁格曼借鉴了马歇尔的思想,认为促进外部规模经济的要素主要有三种:劳动力的储备、专业的供应商、专业技术知识的流通。但与马歇尔不同的是,克鲁格曼的研究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技术的快速变化,导致内部不规模经济和经济衰退。在此情形下,集聚经济可以透过各种形式的水平和垂直连接来生产,以求降低成本。因此,克鲁格曼认为集聚性经济更具有规模和范畴经济的优势(Martin & Sunley,1996)。

4.2波特(Porter)的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主要研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的条件,他提出的钻石体系中每个关键性要素都是相互依赖的,因为任何一项的效果都是建立在其他条件的配合上的。钻石体系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强化和改变其他因素的表现。钻石体系也是一个双向强化的系统,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要影响到另一项的状态。这些关键性要素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Porter,2001)。

(1)生产要素(factor conditions):主要指产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素质、技术水平,以及原材料的品质。(2)需求条件(Demand conditions):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竞争的第二个关键性要素,内需市场由于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力而提高了效率。(3)相关及资源供应产业(Related and the Supply of Resource Industries):价值链是由各项产业活动所构成,这些价值活动一方面提供附加价值给顾客,同时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4)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Firm Strategy,Structure and Rivalry):是指企业在创造、组织与管理方面的策略、文化与绩效。(5)政府(Government):政府在钻石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两面的,一方面,它可制造政策来影响其他的四个要素,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会受到其他决定因素的影响。(6)机会(Chance):如重大发明、重大科技的突破进展、生产成本的突然提高、世界金融市场和汇率的重大变动、世界或区域需求的剧增、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战争等。

4.3产业集易成本理论。

Storper(1989)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层级制产业组织形式与市场形式之间的形态,主要通过产业地理集中和企业网络而形成的,在市场和技术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产业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生产网络可以降低成本和保障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灵活的适应能力。本地产业间频繁的交流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比那些分散的产业的交易成本低,同时地理接近而进行的互相频繁的合作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来达到目标。

5.集聚与扩散、创新与集群推动大都市地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集聚理论、扩散理论、创新理论和集群理论都在关注经济发展与空间地理之间的关系,理论也是相互渗透的,并且每一理论都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框架。但这些理论确实都在指导我们的规划实践,并可能对我们传统的规划理论会进行修正。如在我们传统规划思想中,认为目前的许多大城市密度过高,并带来许多城市问题,但经济的集聚、扩散、创新与集群理论会告诉我们,要想保持某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并保持继续创新的动力。总体来说,集聚与扩散在大都市地区同时并存,并通过培育创新环境,构建产业集群来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产业集聚,创造创新环境,促进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已经成为国内外大都市地区规划主要内容。大伦敦规划(The London Plan: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Greater London)强调进一步增加城市中心区的密度,坚持紧凑城市(compact city)目标,同时进一步推动金融产业在CBD的集聚,推动新兴产业与知识的增长与创新,促进伦敦地区创新集群的培育,包括绿色与创意产业、信息产业等。

在纽约规划中,历届市长,包括朱尼安尼(1993—2001)、布隆伯克(现任市长)都在通过税收优惠、区划奖励和公益性公司来支持曼哈顿地区的开发。纽约在申办2012年的奥运举办权时把主要的奥运场馆都放在曼哈顿,也显示了纽约想继续开发曼哈顿的决心,总体来说,纽约希望推动金融业与新媒体经济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并形成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空间与产业的扩散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不仅扩散到郊区,而且开始扩散到城市的边缘地区,出现了一些边缘城市(edge city)。城市廊道(urban corridors)也成为空间与产业扩散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在知识经济下,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工人居住和工作在新出现的城市廊道上,如加利福尼亚的硅谷,英国伦敦和布里斯托(Bristol)之间的M4廊道,等等。

与西方国家的廊道相比,亚太地区则呈现出一种城市连绵带(conurbations)形式,并且规模巨大,如印度尼西亚的Jaotabek城市连绵带人口超过了2000万,中国包含香港、澳门的大珠三角地区的人口超过4000万,韩国首尔—釜山(Seoul-Pusan)城市连绵带人口超过2600万。

总之,积聚与扩散并存,培育创新环境、构建产业集群成为当今世界大都市地区规划与实际发展的主旋律,但集聚、扩散、创新、集群的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规划师应该关注这些理论的发展动向。

参考文献:

[1]James Simmie,Innovative Cities,Spon Pres,2001.

[2]Blair Badcock Making sense of cities:A geographical survey,Oxford Uni Press,2002.

[3]Krugman Geography and Trade,Cambridge,MIT press,1991.

[4]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London,Macmillan,1990.

[5]朱英明.产业集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林德昌.博士论文:辽宁省内部发展失衡——沈阳与大连的比较研究.国立中山大学,民国94年.

[7]陈家海.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杨蕙馨,王军.高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互动发展的演化路径.科技管理研究,2005,(2).

[9]廖才茂.低梯度陷阱与跨梯度超越——对一个发展理论的思考.当代财经,2002,(9).

[10]薛敏兴,雷宏振.跨越周期的发展:飞燕理论及其规律性探索.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上一篇: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路径 下一篇:高中生地理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