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网民穿越言论长城

时间:2022-09-09 01:02:40

两亿网民穿越言论长城

中国网民崛起10年,我个人的政论生涯也正好10年。

我是治史出身,那时的我决不曾料到,有一天会作别史学涉足政论。10年前,一位书商朋友以一台电脑折抵我的稿酬,我平生第一次拨号上网。网速很慢,网景浏览器右上角那个小小的地球转半天才转出一个迷迷糊糊的页面,像水汽缭绕的镜子,要等很久才会逐渐清晰。纵然如此,我依然兴奋莫名。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无异于一扇天窗,它将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比我过去任何一个梦想都要神奇的世界。

事实的确如此。如果说,这之前我的思想之旅不过是在地面上跋涉,而地面上的路有如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令人绝望,令人窒息,那么突如其来的互联网则成为我思想的翅膀,让我飞腾,让我轻轻松松就可跨越“崇山峻岭”,跨越无数人为的和自然的天堑。

从此我成了网民,更准确地说是网虫。早上孩子上学后,斗室里只剩下我一人,我便马上沉浸到网络中,流连忘返,乐不思蜀。那时校园网是按流量收费的,到了年关接到缴费单才傻了眼:不足一年总费用竟高达2000元,几乎是我当年总收入的1/3。

我最初熟悉的网络空间属于时政领域。比如新浪网的谈天说地、人民网最初的抗议论坛及后来的强国论坛。因为压抑太久,而且那时的互联网还没有现在这样严密的管制,可以畅所欲言,所以我的表达欲特别强,很有点二杆子的味道。那时我在网上对自己有个总结:一双冷眼,一副傲骨,一腔热血,大致反映了我作为一个批评者的自我定位。

我的事业至此发生分裂,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网上评论。刚巧这时我的几本书惹得有些人不高兴,我得到明确暗示,高校已无我的立足空间。我只好主动终结几乎长达半辈子的校园生涯。治史专业无以为继,幸亏网上有过时评政论的经历,让我可以从容转身,从此进入媒体。

回头看,感慨万千。我个人这10年的成长史,与中国互联网10年的发展史、与中国公共舆论10年的发展史,几乎完全同构。以前我的网上写作,不过是荒郊野外的独白,是在无人注意的地方,在不至于引发任何后果的角落,说几句悄悄话而已。那时未曾想到,原本那么边缘冷僻的网上言论,竟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繁荣的地步。

从小众游戏而最终转到公共平台;从私密空间而最终进入社会公器;从纯粹虚拟而逐渐与现实交互;从自命草根到逐渐影响体制,10年来,我大致经历了这样4个方向的转型轨迹,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10年的转型轨迹。10年沧海桑田,崛起一个可能是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如果没有互联网,他们也会跟以前的我一样,始终被围困在“崇山峻岭”之间,坐井观天,始终被重重天堑切割,寂寞无助。那样的话,他们就跟现代文明咫尺天涯,在莽莽丛林里自生自灭,号哭而无人听见,挣扎而无人看见。互联网的从天而降,有如时空隧道,完全改变了这一切。两亿中国网民正穿越千年万里长城,展开阳光下的思想竞渡。世界思想地图正在为之改观,中国的命运正在为之改观。两亿网民亦即两亿思想移民,正成为中国公民社会的主体,成为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火车头。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改变世界。对炎黄子孙而言,这个支点就是互联网。中国问题确实空前复杂,中国转型确实空前艰巨,但只要有了互联网,就可以集合整个人类的智慧,整个现代文明的力量,来改变中国,来再造中国。

对此,我深信不疑。

上一篇:忽然想到――“礼”的延续 下一篇:燃油税又盯上中产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