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米松乳膏对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09 12:43:49

卤米松乳膏对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卤米松乳膏对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 观察组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P

【关键词】 卤米松乳膏;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119

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 发作时剧烈瘙痒, 皮肤变厚, 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烦恼。为研究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的有效方法, 本文对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进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均确诊为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诊断标准:皮肤患处有栗粒或绿豆状的丘疹, 呈淡红色或黄褐色, 也可为正常色, 形状多为圆形、三角形, 分布密集, 边界清晰, 具有强烈的阵发性瘙痒, 皮损总面积多在体表的10%以下。慢性湿疹诊断标准:皮肤患处增厚, 呈棕红色或淡灰色, 皮肤表面有苔藓样变或粗糙的情况, 表面覆盖有少数鳞屑, 有瘙痒感)。将所有符合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诊断标准的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男23例, 女27例;慢性湿疹28例, 神经性皮炎22例;病程0.5~7年, 平均病程(2.14±1.01)年。观察组男24例, 女26例;慢性湿疹27例, 神经性皮炎23例;病程0.6~6年, 平均病程(2.31±1.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标准 皮损部位伴随感染或者其他严重的皮肤病患者;对皮质类固醇过敏的患者;有严重的遗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严重的心肾不全患者;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1. 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 以0.05%丙酸氯倍他索软涂于患处, 2次/d, 并轻轻按摩, 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使用卤米松乳膏治疗, 以0.05%卤米松乳膏涂于患处, 1次/d, 并轻轻按摩, 连续治疗2周。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瘙痒症状, 比较临床疗效。

1. 5 疗效判定标准 将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分为3个等级:痊愈:皮疹完全消退, 瘙痒消失;有效:皮疹消退>60%, 瘙痒感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痊愈37例, 有效11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痊愈10例, 有效10例, 无效30例, 总有效率为4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神经性皮炎与中医中的“牛皮癣”类似, 主要特征表现为皮肤的苔藓化和皮肤瘙痒, 由于搔抓及摩擦, 皮肤逐渐出现扁平丘疹, 呈圆形或多角型, 因有阵发性剧痒, 患者经常搔抓, 丘疹逐渐增多, 日久则融合成片, 肥厚、苔藓样变, 表现为皮嵴隆起, 皮纹加深、皮损变为暗褐色, 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 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 可泛发周身或单发, 大小不等, 形状不一。

湿疹病因复杂, 常为内外因素作用所发生, 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内因如神经紧张、内分泌失调、情绪变化、失眠、过度疲劳、新陈代谢障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感染等, 外因如气候变化、食物、生活环境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 如寒冷、干燥、热水烫洗、日光和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人造纤维、肥皂等均可诱发[1]。

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一般用于慢性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神经性皮炎、掌跖脓疱病等皮肤类固醇外用治疗有效的皮肤病的短期治疗。用药之后可以通过完整皮肤吸收, 其代谢主要在肝脏内, 经肾脏排出。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 在临床上虽然取得过较好的效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些皮肤性疾病对丙酸氯倍他索耐药性不断增强, 副作用加大, 影响了临床效果。

卤米松乳膏为新型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外用制剂, 具有超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抗炎作用, 且副作用极小, 使用方便, 经济安全[2, 3], 实用性高。其主要作用是与糖皮质激素特异受体结合后起效[4-7], 具有良好的抗表皮增生、抗炎、抗过敏、止痒及收缩血管的作用。随着对神经性皮炎以及慢性湿疹的不断深入研究与卤米松乳膏的不断应用, 卤米松乳膏逐渐成为神经性皮炎以及慢性湿疹的常用药。

本次研究发现, 观察组的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 在经过卤米松乳膏治疗后, 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0%, 而对照组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使用的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后, 其治疗总有效率仅有40.0%, 由此可以得出, 观察组的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 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海英.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 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18):2534-2535.

[2] 张苗.卤米松乳膏不同方法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比较.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21):3247-3248.

[3] 张丽丽, 周爱民.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疗效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 26(6):565-566.

[4] 胡曼曼, 潘毅.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100例疗效观察.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 9(1):78-79.

[5] 彭冲. 浅析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以及慢性湿疹的疗效. 中国卫生产业, 2013(29):164-165.

[6] 许文, 冯爱民, 周红, 等.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效果. 广东医学, 2015(1):130-132.

[7] 樊蔷薇. 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29):86.

[收稿日期:2015-12-2]

上一篇:不同温度的造影剂粘度对CAG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