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林业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09 11:28:36

我国社会林业研究进展

摘要对中国当前的社会林业研究现状进行了简略的综述,主要介绍了社会林业的概念、特点和发展目标,社会林业产权、技术支撑、项目管理和规划设计,以及社会林业的监测与评估等。同时,对中国社会林业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社会林业;科技支撑;项目管理;监测;评估

中图分类号F3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215-02

AnOutlineofCommunityForestryResearchofCurrentProgressinChina

LIU Chao-pin 1MIN Lu-bin 2ZHAO Xue-li 2

(1 Faculty of Resources,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4; 2 Duyun Forestry Bureau of Guizhou Province)

Abstract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China′s community forestry was briefly reviewed,mainly concerning the concepts,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goals of community forestry,the property rights,technical support,project management,planning and design of community forestry,and the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forestry. Meanwhile,community forestry research of China was also prospected.

Key wordscommunity forestry;technical support;project management;monitoring;evaluation

森林作为一种人类可利用的重要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用,而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态效益。对社会林业进行研究、发展社会林业是如何实现好这三大效益的关键。为了协调人类活动、社会发展和森林之间的关系,1968年印度林学家J C Westoby在新德里召开的第9届英联邦林业大会上首次提出“社会林业”的概念。印度政府于1973 年率先实施了“社会林业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引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关注。随后,社会林业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迅速地发展起来。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8 年正式实施社会林业项目。此后,社会林业便蓬勃发展起来,逐渐成为该组织林业项目的重点。1985年第9届世界林业大会强调“森林要为社会综合发展服务”,并提出了林业综合发展战略,即以全社会对林业共同参与为基础的新型林业发展战略[1]。当前的中国正面临着建设低碳经济社会的形势,亟需推动社会林业发展,社会林业的研究因此需要引向深入。

1社会林业概述

1.1社会林业的概念

关于社会林业的概念,学术界各执己见,有的学者甚至把它等同于社区林业。1968 年印度林学家J C Westoby 在新德里召开的第9 届英联邦林业大会上首次提出“社会林业”的概念是:社会林业是组织贫困的人民经营不能生长某种作物的土地,生产饲料、薪材以满足当地社团,特别是贫困农户的需要[2]。也有这样的概念:社会林业是把乡村农民作为参与主体、受益主体,通过采用农林复合经营等主要技术手段,并参与森林经营管理各方面的活动,使他们直接受益,并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社会综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经营管理组织形式[3]。还有研究认为:社会林业是一种社会协调组织形式,是以社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原理以及发展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思想,以建立人的生态环境和工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协调的秩序,使森林恢复到原生状态,在有序进程中建立社会生态系统新的平衡[4]。此外,学术界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关于社会林业的其他概念或定义。

1.2社会林业的特点

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社区林业(社会林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群众的主体性与参与性;二是内容的整体性与综合性;三是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四是目标的社会性与战略性。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社区林业(社会林业)的特点为:既是一项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制度创新[5]。

1.3发展社会林业的目标

中国社会林业活动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较早始于云贵川地区。社会林业作为森林经营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其发展目标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或质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进行的社会林业活动,其初衷是促进农村发展、摆脱贫困。在农村林业开发中,人们更多地运用社会科学方法解决林业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更确切地说,社会林业用社会科学和林业科学等多学科方法来阐述社会行为与林业的关系,着重从民间角度来研究林业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发展林业,使人民从中获益。当今,低碳经济社会建设进程正在推进,社会林业项目将向多目标发展[6]。

2社会林业与产权

产权问题是社会林业极为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明确的产权关系是社会林业活动的基本前提。这是因为它关系到“为谁种树和管理”和“谁将从中受益”的问题,涉及到农民个人、集体单位的切身利益。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要弄清产权的性质、内涵,如何行使其权、责、利,存在什么问题等[7],张春霞的研究认为,社会林业的发展首先就要解决林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及相应的收益权问题。长期以来,由于集体林沿用国有林的管理模式,由集体统一组织造林和管理经营,导致一些地方林木产权不明晰,出现农民耕山有责、经营无权、分配无利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社会林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大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特别是林权制度改革[8]。其中应注重解决一些不可忽视的体制性矛盾,建立利于森林经营管理的产权制度。

3发展社会林业的科技支撑

3.1社会林业的组织技术

社会林业的组织形式是社会林业发展必须重视的。在当今社会中,不论是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还是原始的自给自足的生产,人们总是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完成相应的生产活动。在社会林业中,同样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群众的参与性,完成有关的林业活动。社会林业的组织形式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是:当地群众是通过何种形式来开展造林和营林活动,其如何决定种植种类与方法、如何管理等,其中就有一套技术理论为支撑,但在具体实践中也特别讲求技术创新。在印度,各级林业部门都建立了社会林业管理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负责社会林业项目的具体实施。乡村一级还成立了乡村林业委员会等基层村社组织。另外,印度社会林业的非政府组织网络遍布全国。这些非政府组织大多依托于林业研究机构(主要是印度森林经营研究所和印度生物、社会研究发展中心),作为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联络处和催化剂,主要负责社会林业的宣传、推广、培训和国际间的经验交流等[9]。

3.2社会林业的调查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林业在世界各地的兴起,广大学者也研究出一些能适应社会林业发展需要的新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如SSA、RRA、PRA和PRRA等[10]。此外,相关研究还提出,在制定农村林业发展规划和编制作业设计时,要运用参与性农村快速评估方法(PRA)对村庄进行调查[11]。不仅如此,社会林业的调查技术是不断创新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3.3其他技术

其他技术还包括采用农林、农牧复合经营技术等集约经营技术。受家庭经营利益的驱使,社会林业采取最有效的经营技术是必然的,但是否采取农林复合经营则并非是必然的,农林复合经营可以成为社会林业选择的技术之一,却不一定是社会林业应有的技术特征[12-13]。社会林业相关科技的发展将会更加多元化。

4社会林业项目管理和规划设计

在社区林业(社会林业)项目管理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8 年正式实施社会林业项目。此后,社会林业便蓬勃发展起来,逐渐成为该组织林业项目的重点。其活动集中于通过实地应用研究来开发和传播有关社会林业的新观念和新技术。如按经费来源划分,社会林业项目可分为以下3个部分:一是正常项目。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粮农组织社会林业正常项目的预算为每年60万美元,其中70%用于在优先领域内开发观念,指导和宏观管理“森林、树与人”等项目,其余30%用于社会林业项目的协调和技术援助。二是粮农组织预算外项目。除正常项目经费外,社会林业重大项目的资金主要依靠外来援助。三是实地项目。除上述两类大型项目外,截至1994年10月,粮农组织林业执行司利用多边和双边援助资金共执行了97个同社会林业有关的实地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大体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即:社会林业发展;自然保护和野生动物管理;森林发展与管理;森林食品、饲料和薪材。实地项目中几乎没有与林产工业、市场、运输和木材加工等有关的项目[14]。

5社会林业的监测与评估

社会林业的监测与评估是其社会林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关系到社会林业时空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社会林业研究中,赖庆奎提出,要遵循以下步骤:一是制定以原规划设计和执行计划为基础的各阶段评估标准;二是列出村社成员和项目人员共同讨论的项目进度和阶段安排;三是按照项目进度的阶段安排,依据所制定的各阶段评估标准采取与原评估相同的一整套手段,定期对执行中的项目实施监测评估;四是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弥补原项目设计缺陷的建议,找出解决项目执行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而制定出改进原设计的具体措施。在监测与评估中,要确定一定的合适指标,关注“操作、运行、效果、影响和外延”五要素。R.A.Sharma在关于社会林业政策决策的分析技术的评述中,提到了I-O模型,该模型是大量采集与社会经济系统有关的数据以用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系统结果的一种分析技术模型。此外,还提到了最佳输出模型、倍增分析、运筹学的管理和规划等分析(模型)理论,评述了它们在社会林业中的应用(监测和评估)等,认为它们和社会林业成本―利益分析(CBA)技术在社会林业评估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6中国社会林业研究的前景展望

社会林业这一概念已提出30 多年,社会林业学科的雏形已经形成。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融汇了社会学、生态学、政治经济学、森林经营管理学、技术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众多学科,随着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加之当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兴起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正在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促进传统林业向社会林业的制度变迁[15-16]。可以预见,社会林业的科学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研究必将更加深入。

7参考文献

[1] 张敏.社会林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5):35-39.

[2] 赖庆奎.社区林业[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3] 马洪军.社会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 张春霞.社会林业的本质及其发展条件[J].绿色论坛,1995(1):11-13.

[5] 文冰,赵.社区林业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6] 何丕坤,何俊.世界社会林业发展趋势[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1):109-122.

[7] 林迎星,张建国.社会林业研究评述[J].林业经济,2001(10):11-15.

[8] 李肇锋.三明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137-140.

[9] 胡延杰,施昆山,李吉跃.印度社会林业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1,14(3):55-60.

[10] 何丕坤,何俊.热带社会林业[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11] 刘兴贵.浅谈社会林业与农村林业发展[J].甘肃科技情报,1995,11(3):4-5.

[12] 张春霞,许文兴.社会林业――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林业发展研究(七)[J].林业经济问题,2000,20(1):5-8.

[13] 万志方,张琦.基于林权改革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问题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9,29(6):471-474.

[14] 远海鹰.蓬勃发展中的社会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1996(6):71-73.

[15] 杨建洲.闽西社会林业发展规划的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1995(3):22-26.

[16] 张得才,高岚.中国社会林业发展的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04(2):40-43.

上一篇:肇源县森林碳储量及碳汇价值初步研究 下一篇:旱作区紫丁香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