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职场的“竞业限制”

时间:2022-09-09 09:46:17

解密职场的“竞业限制”

事件回溯:

2月7日,全球PC市场排名第四的宏一纸状书将其前CEO兰奇(Gianfranco Lanci)告上了法庭。宏在声明中称,兰奇违反了其离开宏时双方达成的竞业限制协议,为了保障宏的权益,故对此采取法律行动。2011年4月兰奇从宏闪电辞职,并于9月转战现任全球PC市场亚军的联想担任顾问。兰奇曾在宏任职6年,宏在兰奇离职时同意支付兰奇一千万美元作为遣散费,但前提是兰奇不得再到作为宏竞争对手的公司工作,时隔半年不足之际,兰奇已加盟联想并身担要职。今年年初,联想宣布新一轮业务重组,新增EMEA部门(欧洲、中东、非洲),由兰奇掌舵担任最高主管。联想特别将人事案的生效日期定在今年的4月2日,刚好与兰奇从去年4月1日离开宏相隔一年。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联想与兰奇的关系是合法的。

跳槽不是你想跳,就能跳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及人才培养成本的不断上涨,“挖角”成了快速壮大公司人才队伍的必要手段。当“挖角”公司和被“挖角”对象彼此“看对眼”后,是否就一定能顺利跳槽,皆大欢喜呢?

众所周知,不论你担任的职务是高管、高级技术人员、白领还是普通打工者,如果在你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含有保密协议,那么在职期间你必须履行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

但是,离职之后呢?惠诚律师事务所的孙晓辉律师称,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对其离职后的行为进行约束,协议的最长有效期为两年,在协议约定期间,用人单位须按月给付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竞业限制协议非签不可吗?

孙晓辉律师解释称,是否签订此协议要看用人单位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并且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以兰奇为例。他身为宏公司高管,必然会被要求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只要双方商讨后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协议,兰奇就必须履行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内不得在有竞争关系的同行企业工作的契约承诺,而宏公司也必须支付兰奇一定的经济补偿。法律条款规定是按月给付,但没有排斥一次性支付。而如果兰奇没有与宏签订此项协议,那么他即使在离开宏公司的当天便加想公司担任高管,也不会存在法律上的争议。

兰奇究竟有没有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规定?在没有看到相关涉案证据材料之前我们无从评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联想公司让兰奇在协议规定期未满之际即担任公司顾问,是为了提前锁定人才而打了一个球。

类似的事件也曾发生在微软、腾讯、新东方等知名企业身上。有些企业甚至规定劳动者在竞业限制协议期内不得公开发表对原企业的负面言论。在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对企业来说,竞业限制协议是保护商业秘密、防止不正当竞争的一道防火墙。而对职场中人,尤其是高管们来说,职业操守是不得不维护的基本底线。

上一篇:时装周期间假装机器人 下一篇:莫小棋 妩媚女人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