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板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9 09:18:58

兴隆县板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调研了兴隆县板栗产业历史和现状,总结了板栗产业发展典型经验和影响该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探讨了产业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板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兴隆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果树生长,是京东板栗的最佳栽培区之一,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中国板栗之乡”, 被河北省林业局命名为“河北省优质板栗生产基地县”,2007列入“京东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年兴隆县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了板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一、分布区域和发展规模

兴隆县是我国北方林果大县,截止2014年底,全县果树栽培面积90万亩,果品产量36万吨,其中板栗栽培面积52.7万亩,常年产量7万吨,农民人均拥有板栗1.9亩、110株、人均板栗收入2400元,全县20个乡镇都有板栗栽培,并且集中分布在长城沿线十个乡镇,占到总规模的80%以上,主要栽培品种包括燕山早丰、燕山魁栗、燕山红、燕兴、紫珀、遵玉等。

二、主要发展模式和技术路线

县志记载,燕山板栗具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改革开放以后主要通过政府扶持建企业、跑市场的模式引导农民发展板栗产业;为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县林业局重点在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为果农提供服务,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板栗一条龙配套技术研究》、《板栗低产园改造》、《栗蛀花麦蛾发生规律及生活史的观察及防治》、《板栗优种嫁接及推广》、《板栗施硼增产技术研究》、《板栗除雄控雄增产项目》,《燕明、替码珍珠等板栗新品种推广》等一系列科研与推广课题,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奖励。2006年结合国家林业局《燕明、替码珍珠等板栗新品种推广》项目的实施,选育了适合本县推广的板栗优良品种5个,并大力推广板栗幼树密植丰产技术和成树实膛修剪技术,为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2014年依托河北省林科院昌黎果树研究,实施板栗轮替更新修剪技术,该工程计划在全县推广20万亩,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目前已在三道河乡长富、半壁山镇佛爷来,河沿子、南天门乡牛圈子、八卦岭乡东区、挂兰峪镇双官铺6个板栗发展重点村建6个示范园500亩

三、加工利用能力及产品开况

截止2014年底,全县果品加工企业187家,其中市级以上板栗龙头企业四家,板栗交易市场一个,年加工能力8万吨,主要加工产品包括“开口笑”甘栗仁、速冻栗仁、栗子鸡罐头、“纯正栗蓉”等。

四、市场需求及其营销状况

兴隆板栗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其坚果艳丽,品质优良,甜、香、糯可口而倍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其涩皮易剥离、食用、医疗、保健作用强而高居世界食用栗之首,被国外消费者誉为“东方紫珍珠”,但仅有兴隆、遵化、迁西、宽城、青龙、迁安六个县是最适宜区,而这六个县生产的板栗主要供应出口,近年来,各地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成为板栗销售的主要渠道。

我省长城沿线六个板栗生产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微酸,有机质含量达到1%以上,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片麻岩、碳酸岩分化而成的砾质壤土,是燕山板栗的最适区,因其区域面积有限,按照目前企业加工能力和市场交易量远无销售顾虑。

五、当地政府的政策导向、建设规划及保障措施

兴隆县立足县情提出了“林果立县”战略,板栗作为主导产业中的第一大树种,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单独制定了板栗发展规划;根据本县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计划将20°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到2015年板栗基地规模达到60万亩,绿色、有机栽培率达到70%以上,2020年基地模达到80万亩,绿色、有机栽培率达到90%以上。

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兴隆县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高,对发展板栗新技术有足够的认识。截止目前,全县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61家,(其中涉林专业合作组织167个),遍布全县20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入社农户达到3.3万户,带动农户5.5万户,分别占全县农户39%、65%,产业化经营总量达6亿元,直接带动农民增收2.1亿元。涌现出省级示范社9个、市级示范社18个、县级示范社30个,业务范围涵盖果品生产、加工、销售、科技服务等领域,在组织农民、落实政策、对接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推动解决了农民在经营林业所面临的技术缺乏、资金短缺、市场对接难等困难和问题,极大地提提高林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七、典型经验总结

1、长期致力于优良品种的选育:近20年来选育出30多个优良品种,如沙坡有树、佛陆一号、大青杆、黑八、109等,其中大青杆于2011年定名为燕兴,省果研所鉴定为燕山地区最具有推广前景的板栗丰产品种,盛果期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适合整个燕山产地推广。

2、不断探索科学实用的造林技术:总结出片麻岩山地营造板栗林技术--炮轰震穴栽植法,通过“深打眼,少装药、扩坛子、放闷炮”,解决了片麻岩草木不生的情况下生长出健壮的板栗林,实现了荒山造林亩产板栗200公斤的效果。

3、不断探索科学实用的管理技术:传统的板栗修剪方法都是清膛修剪,通过我县技术人员长期的研究探索,总结出板栗实膛修剪栽培技术,实现了立体结果,轮换更新,消除了大小年,解决了结果表面化现象,示范园增产60%以上。

八、综合效益评估及发展前景预测

经济效益:近年来,县林业局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广以“品种改良和实膛修剪技术”为核心的板栗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通过科学修剪、配方施肥、无公害防病治虫等技术措施,试验园亩产量达到250公斤(比对照提高92.6%),优质果率达到93%(比对照提高23%),管理投入降低46%,每亩综合效益达到2500元(比对照提高100%),如果技术得到全面落实,全县50万亩板栗常年产量将达到12.5万吨,年产值12亿元。

发展板栗产业,不仅能提高当地群众的科技素质,为社会增加就业机会,辐射和带动果品产业的发展,对周边县市也有良好地有示范作用。而且能扩大有林地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能力增强、净化空气和水质,增加大气供氧的能力等生态作用。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果园基础设施不健全:我县板栗多栽植于山地,土地瘠薄,没有灌溉条件,导致果园单产低。

2、良种化栽培程度不高:我县有10万亩板栗幼树未嫁接、25万亩实生成树,品种参差不齐,果粒小,不整齐、空棚率高,急需要改劣换优提高品质。

3、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我县现有坡度在25度以下可以栽植板栗的山地30多万亩,立地条件越来越差,由于缺乏项目扶持,至今尚未开发利用。

4、果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目前板栗园普遍使用除草剂,病虫害防治也不规范,按照我县板栗发展规划,到2015年板栗绿色、有机栽培占有率将达到70%以上,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规范化的病虫害防治设施将是一项巨大的投入。

十、板栗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板栗是兴隆县的主导产业之一,建议上级各部门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带动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加强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转化能力,为林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加快新品种推广力度: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育、引进优新品种,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不断优化品种结构。

3、加快果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产、加、销全程规范生产行为,全面提升林果质量和监督检验能力。

4、加快果品品牌建设;扶持果品专业合作组织、果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果品储藏保鲜库能力,延长果品销售时间,实现果品加工、贮运增值。

5、加强果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安排县、乡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果树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并定期聘请重点院校或科研院所专家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

高素质技术服务队伍。

6、推行标准化生产,普及绿色、有机新技术

推广绿色、有机果品集成技术应用,围绕节水、节肥、省力的生产目的,推进果树标准化生产进程。重点推广滴灌、微灌、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高效防雾膜、土壤活化、无公害农药、优质肥料等技术。

十一、结束语

兴隆县板栗产业发展已逐渐走上健康轨道,对今后该产业的发展,我县充满信心,在“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中,经过全县的努力和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全县板栗产业会发展的更好。

上一篇:有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 下一篇:有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