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细号纯棉精梳纱的生产工艺探析

时间:2022-09-09 07:20:51

关于特细号纯棉精梳纱的生产工艺探析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饰面料的要求与日俱增。特细纯棉精梳纱凭借着优良的质感和性能获得了广泛欢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针对特细纯棉精梳纱的生产工艺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系统阐述了特细纯棉精梳纱的原料选择、纺纱和络筒工序。对相关技术参数的设置和生产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特细号纯棉纱;精梳;纺纱工艺参数;成纱质量

引言

针对当前市场上大量需求混纺、交织面料的实际情况,在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分析后,对市场未来走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预测,明确了以高支高密多纤交织双层织物为目标的开发项目。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尝试使用了7.3特克斯的纯棉精梳纱作为经向表里层用纱,大量实践结果表现良好,说明7.3特克斯纯棉精梳纱在生产高档面料方面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下面就围绕7.3特克斯纯棉精梳纱的纺纱工艺过程予以细致的分析讨论。

1 选择合适的生产原料

按照设计要求,特细号纱的组成纤维数量较少,从而导致单纱强力绝对值不高,条干的控制难度较大,容易导致棉结纱疵的形成,给纺纱带来很大困难。考虑到这个因素,就必须选择可纺性能优良的原棉。选择原棉时,要综合考虑原棉的各项性能指标,对原棉纤维的成熟度、细度、长度、短绒率等指标和成纱质量间关系予以综合评价,从基础原料上切实保障产品质量。此外,考虑生产需要,需直接使用单纱作为经纱。这就进一步提高对原料纱强、条干的要求。在经过广泛筛选,横向对比,充分分析后,最终选用100%新疆长绒棉作为本项目的原棉。经检测,该原料纤维长度为40-41毫米,断裂强度4.5cN/分特克斯,断裂伸长达8.5%,马克隆值为3.8-4.0,短绒率5.1%,含杂率1.5%,符合生产需求。

2 纺纱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和技术要点

2.1 开清棉工序

首先,项目组围绕原料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以确定工艺路线,合理设置技术参数。基于作为原料的长绒棉纤维较细、较长、含杂率较低等实际情况的考虑,为避免长绒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揉搓、损伤,形成棉结,对开清棉工序中原棉的打击和翻滚加工予以了限制。坚持“精细抓棉、多松少打、以梳代打、早落少碎、充分混和、高效除杂、轻定量”的工艺原则,合理调整工艺指标,缩短开清棉工艺流程长度,从而使得长绒棉纤维的完整性得以最大程度保存下来,将棉结和短绒的增加率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为后续生产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于保护纤维的需要,选择具有耐梳理作用的梳针打手的开棉机进行开棉作业,同时使用较低的打手转速。和通常情况下的打手速度相比,对长绒棉进行开棉的打手速度大约低15%。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打手和尘棒的间隔尽量要大点,而尘棒之间的间距则以小尾号,从而保证原棉除杂效率的提高。采用这种间隔设置方法,能够缩短杂质掉落时间,避免棉结形成。为了在保证梳棉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保护棉纤维不受损伤,开棉机采用梳针滚筒打手而不是常用的豪猪打手。针对原棉实际情况和成纱质量要求,在开棉时,要确保原棉分散开松、混合均匀,保证除杂效率。同时,还要尽可能促使纤维分离,避免棉结、短绒的产生。一般而言,要将棉卷定量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保证棉卷纵横向均匀和开松良好。经过大量实验,开清面工序工艺参数按照如下数据设置最佳:综合打手转速950r/min,棉卷长度37.8m,棉卷定量380g/m。

2.2 梳棉工序

长绒棉针布的选择影响因素较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梳理性,要求梳理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阻力越小越好,对于针布的光洁度和平整度也有很高的要求,确保针布纤维负荷轻,不充塞,不挂花。与此同时,纤维的梳理度也是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为达到相应标准,需要提高针布的齿密度。三是要对梳理过程中发生的纤维转移问题有个妥善的解决方案,确保针布遇着较好的转移释放性能。基于上述考虑,项目组选择了日本金井金属盖板、锡林针布作为梳棉工序的主要设备,凭借该套设备齿浅、齿尖、齿密、小工作角、纺细特纱效果好的特点确保纤维高度分离,成纱条干均匀。纤维梳理度和转移率是梳棉工序必须高度重视的两个关键问题。实践中,我们采用较为柔和的梳理方式,尽量减小对纤维的损伤,避免梳理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棉结和短绒。工艺参数的设置上坚持低速度、大速比、防缠绕、紧隔距、强分梳的原则,并切实做好小踵趾面、固定盖板、加长给棉板工作面长度等措施,积极做好小漏底挂花、网眼糊塞的检查工作。经过全方位的努力,长绒棉的梳理效果及省调成纱质量大幅提高。按照上述办法,梳棉后生条结(杂)不超过50粒/g,短纤维率不超过l6,短绒增长率不超过5.9,生条重量不匀率控制在3.5,条干C5.46。

2.3 精梳准备及精梳工序

在上述工序的基础上,经过多方对比,我们发现使用条卷机制成的小卷层次分明,粘连性低,纤维伸直平行度情况佳。同时,考虑到条卷机种类、规格较为单一,结构简单,使用和日常维护简便,所以选择条卷机作为精梳工序的设备之一。参数设置如下:预并条干定量13.5g/5m;条卷工序小卷定量尽量控制到较低水平,罗拉隔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放宽,干定量为48.8g/5m。在对特细号纱的棉网特点和长绒棉容易形成棉结的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基础上,精梳工序坚持“低速度、轻定量、短给棉、较好梳理”的工艺原则,以保证棉条质量为准,进入精梳工序的纺制特细号纱其落棉率必须超过18%,落棉中16mm短绒率不能小于0.6。在精梳工序阶段,棉网状态是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要全力避免。破边、破洞、弯钩纤维等情况的出现,力争实现更高的纤维伸直度。精梳落棉率要控制在18.5%。按照上述工艺,精梳工序产品参数可以达到如下标准:精梳条棉结l2粒/g,短绒率3.2%,精梳条条干CV为3.02%。

2.4 并条工序

在这个阶段,工艺重点是保持条干质量稳定,要坚持“紧隔距、重加压、轻定量、低速度”的工艺原则,保证纤维伸直度和条干均匀度,防止重量不均情况发生。为此,选择了顺牵伸工艺,以此达到伸直前弯钩和避免因牵伸分配不当导致棉结增多的目的,经实践检测,产品质量参数可以达到如下标准:条干CV2.32%,重量不匀率控制在0.4%。

2.5 粗纱工序

该工序以HY492型粗纱机为主要设备,成纱质量较好,一般用于高档产品的生产制造。在生产时,要坚持“轻定量、低速度、小后区牵伸、较大的粗纱捻系数”的工艺原则。经检测,产品性能参数如下:条干CV为4.45%,重量不匀率0.85%,粗纱伸长率1.2%。

2.6 细纱工序

这道工序对于棉纱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严格控制细纱前区的浮游纤维,尽量增加细纱机的总牵伸倍数并加强的控制。

3 络筒工序

在这个阶段,环境温度和湿度对于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要避免温、湿度过低的情况发生。一般情况下夏季温度控制在30到32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8%到75%;冬季温度控制在22到24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5%到72%。

4 结束语

按照上述工艺生产出来的特细号纯棉精梳纱外观、性能质量等都能达到预设目标,证明该工艺在文中所述条件下的适用性。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分析、合理设置、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合格达标。

参考文献

[1]赵金平,金波,贺梅,等.降低CJ5.8tex成纱棉结的生产实践[J].棉纺织技术,2009,37(9):37-40.

[2]陈敏杰,谈树起.清梳联纺长绒棉特细号纱应用技术探讨[J].现代纺织技术,2007(4):7-10.

上一篇: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设备改造探讨 下一篇:半导体封测产业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