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 化学不难学

时间:2022-09-09 03:44:37

温故而知新 化学不难学

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而设定的。实践证明,用新理念贯串于教学实践当中,确实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起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在贯彻执行新理念的过程中,我认为通过“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新知识的再学习能力。大家知道,对于知识的学习,不在于学生能接触到多少知识量,而在于学生能消化掌握了多少知识量。只有通过在有针对性地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新知识,即通过“温故”而后才能更好地“知新”,从而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达到和完成初中阶段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进而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一、解题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的再延伸以及和固有知识间的联系

在解题过程中要用已获得的知识来完成对题目的解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引导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思考与回顾。这包括对原有知识的正确理解,还包括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求达到对原有知识的再认识,并且用经过延伸联系起来的新旧知识,来完成解题的整个过程。

与此同时,还要从中积极地去寻找和发现,在这些被联系起来的知识之间,看看还存在着哪些缺漏处,最后再寻找出补救的措施,以此来使学生养成一种科学思维的习惯,为而后进一步探求烟波浩瀚的新知识,铺设了一条登堂入室的“红地毯”。

例如:中国台湾前中央主席连战先生,在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时,秦俑馆向他赠送了一块弥足珍贵的“秦土”。这块“秦土”据说是当年烧制秦始皇兵马俑时所用的原料。下列关于这块“秦土”的正确说法是()

A、是混合物 B、是化合物 C、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用土烧制兵马俑时只发生物理变化

学生在解此题时,首先要明确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其次要明确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之间的区别,还要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最后才能作出明确的完整性回答。通过对本题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会给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种,对一些“社会现象”学会去用化学知识审视的思维方式,从而也可以获得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化学实验中拓展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化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因此实验教学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极积意义是无庸置疑的。新课程对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探究性的实验予以更多地关注和开发性的研究。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搞清楚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对实验结果及过程提出大胆的假设和预测,同时要进行大胆的求证,便可以将一个看似简单的验证过程,变成了能够引发学生浓厚兴趣的探究过程。

例如:新教材的第八章中在讲到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时候,由于没有明显的宏观现象,课本中又没有现成的答案,那么又如何来证明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之间发生了反应呢?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前面第五章做过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以及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去自行设计出一套装置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都是二氧化碳与碱之间的反应,实验的结果都生成碳酸盐和水,学生通过分析对比这二者具有相似性的化学反应来佐以观察验证实验结果。在探究过程中,有的同学想到通过观察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和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来证明,设计出把二氧化碳收集到集气瓶中加上橡皮塞,然后用注射器注入氢氧化钠浓溶液,经过振荡使其充分反应,由于瓶内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瓶内压强降低,使得瓶口上的橡皮塞很难被取出来,这时再用注射器向瓶内注入稀盐酸,当瓶内产生大量的气泡时,橡皮塞就会被轻而易举的取下,通过观察取瓶塞难易的宏观现象便可证明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发生。还有的同学利用气球和熟鸡蛋等材料来设计相应的实验过程,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发生。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在获得了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知识的同时,也促成学生自主开展分析、推论、归纳、综合整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把一个学生认为“枯躁”的纳知过程变成了一个趣味昂然的“游戏”过程,寓教于乐,其乐陶然。

三、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与书本知识相联系的现象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化学这门学科最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存在着大量的可与化学联系起来的事例,譬如在能源、环保和日常生活领域里,都存在着大量能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的化学现象。因此,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如何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从这些问题当中去寻找理论根据,用科学的生活观去认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是培养学生科学观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我们在认识问题的同时还要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会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与思考,然后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认识问题的本质。在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对所发现的问题加以解决或阐述清楚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新旧知识再学习的过程,自然也会从中获得解决问题后的乐趣和成就感,进而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例如:松花蛋于明朝初年问世,在其腌制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反应?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知道腌制松花蛋的配料和方法,然后再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分析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要完成这样的过程,就需要回顾已学过的有关化学知识,通过对这些化学知识的梳理,明确目标活动所需的知识条件,再来印证此过程。这样就不难得出其中发生的反应:配料中的生石灰(氧化钙)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然后配料中的纯碱(碳酸钠)再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配料中草木灰里的可溶成分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后又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这两个反应都会生成具有强烈腐蚀性的苛性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经过渐渐地透过蛋壳使蛋白质凝固,并杀死会导致鲜蛋腐败的各种细菌,同时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一部分蛋白质也发生了分解,并从蛋白质中结晶出来,这就形成了那一朵朵的“松花”。

通过联想与思考和“温故而知新”,便可使学生完成了对新旧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同时也可使学生尝到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当然在联系生活实际的时候,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认真探究并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面对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地去引导学生将获得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养成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进而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上一篇:“香飘四野”溢班级 下一篇:谈谈课堂外的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