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不是一首忧伤的歌

时间:2022-09-09 03:29:49

在刚刚过去的9月,上学、入园、入托让很多父母和孩子都经历了一场分离之痛。其实,我们一生中的分离时刻还远不止这些:每一次毕业离开学校、住校离开温暖的家、跳槽离开熟悉的同事、搬家离开习惯了的地方、疾病或意外让我们失去亲人等等。分离本能地会让我们感受到丧失和痛苦。但是,正如硬币有两面,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视角,就会发现分离对我们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积极意义:它带给我们力量、勇气,看到新的希望,有更多进步,变得更自由、能更好地成为我们自己!

分离,一生的主题

分离是所有人在不同的人生重要阶段都需要面对的。追溯人生最早的分离,是胎儿离开舒适的子宫从母体分离出来。接下来,我们人生每一个新阶段都是因分离而开启的:半岁左右,妈妈开始工作,结束和妈妈的融合状态;上幼儿园后,每天早上都要离开温暖的床;第一次住校,感受到离开家的思念;第一次失恋,体会到离开心爱的人的痛苦……生命,就是在一次次的分离中往前推进,直至最后的分离——死亡的到来。

这些分离,有些是主动的、出于自愿,有些是被动的、出于意外。无论何种形式,分离永远是困难的,不仅仅是换个住处或者换份工作那么简单。

分离首先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分裂和痛苦。分离意味着放弃自己身上本以为会永恒的某个部分;分离意味着告别某些习惯、某个熟悉的圈子、某种稳定的状态;分离要承受过渡时期的不适和压力,要承受别人的怀疑、不解,还要直面自己对自己的质疑。每一次分离都如同我们生命之初一般,离开象征意义上的子宫,那个安全的、温暖的、尽在掌控的世界,进入一个陌生的、令人不安的世界。

分离有时候还意味着要重新体验此前被自己保护起来的脆弱情感。

小薇特别不愿意男友出差,她无法忍受下班回到家的独处时光,因为小时候体验过的孤独回到了她身上。那时候,父母上班都很忙,她总是一个人放学回家,做功课、吃晚饭、洗漱,有时候直到睡觉父母还没回来。

可可面临裁员时,非常生气。这份怒气来自他三岁,当时父母为了照顾生病的姐姐把她送到爷爷奶奶家,事前没有任何征兆、事后没有任何解释,如同这次裁员,小可可幼年内心压抑的愤怒在这一刻爆发。

婚姻走到了尽头,小黄仍然无法接受离婚这个事实。他的内心强烈地体会着被抛弃的恐惧。这份恐惧源于他六岁时妈妈因病离世,那时,为了生存他压抑了这份恐惧。

尽管,分离让我们痛苦和恐惧,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能安然度过:先承受“剪断脐带”带来的丧失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然后在新的环境中与亲爱的人区分、与过去的自己区分,重新找到自我、绽放新的自我。

当分离成为一个困难

一般来说,在孩子两岁前后会特别依恋母亲,以对抗分离焦虑,这是他们拒绝在心理上意识到与母亲分离的行为表现。可是,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在分离这个课题上一直都毕不了业。他们在家与“外面的世界”间挣扎、在融合与分离的状态间徘徊,最终他们遵从了潜意识里的愿望,通过各种方式回到家中。

小伊,女,今年五岁,每次妈妈送她去幼儿园都会大哭大闹,死抱着妈妈的腿不放。妈妈想尽了各种办法,提前送、换人送、威胁她、好好和她说都没有用。所以小伊上小班基本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中班的情况也没好多少。

林峰,男,今年19岁,读大二。一年前,他以年级前十的好成绩考取了外地一所重点大学,两年后他因沉迷于网游、一大半考试不及格,被学校要求休学一年。

何丽,女,今年25岁,在美国读了大学并在当地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今年年初她惊恐发作,被诊断为焦虑症,同时还伴有自杀的念头。于是,在家人的坚持下,何丽辞去工作离开美国回了家。

李小娟,女,今年38岁。早在一年前小娟就知道先生有外遇,先生甚至理直气壮地提出和她离婚。小娟心痛、气愤,但经过几个不眠之夜,她还是决定留在婚姻里。

分离的背后是对独立与依赖的选择

正常情况下,新妈妈通过十月怀胎,她和肚子里的胎儿逐渐形成一种圆满和完整的感觉,到最终分娩时,这种感觉会被中断而产生分离焦虑。正常的新妈妈会无意识地把分离焦虑转换成别的形式:比如把孩子抱在怀里、盯着他看、饶有兴趣地数孩子的手指头和脚趾头;又比如她自己像是变成了一个小女孩,需要丈夫或是她的妈妈的特别照顾,如大半夜让丈夫买她想吃的东西。前者,分离焦虑唤醒了妈妈天然的母性,这帮助新妈妈逐渐把想象中的孩子与眼前现实中的孩子联结上,并对这个真实的孩子投入情感。

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要意识到并尊重这一点,对已经被唤醒了母性的妈妈来说是艰难的。她要多次面对跟孩子分离的体验,比如,断奶、学走路、开始讲话、入园、入学,每一次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感都会加剧。如果妈妈能坚持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的想法,会比较容易从分离焦虑中解脱出来;如果妈妈坚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延续,这对母亲和孩子都很痛苦。因为妈妈对孩子的爱已经跨过边界,变成对孩子的过度控制。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回避自己早年体验过的分离焦虑和恐惧。当孩子想要独立的力量敌不过妈妈想要控制的力量时,就会渐渐失去独立判断、思考、感受、行动的能力,试图倒退,返回到过去的那种母子相融合的关系中。当这种状况发展到极端,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学业失败、逃学、厌食、上瘾、自杀、精神分裂……

这样说容易让人感觉分离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错”,但其实这是家庭成员互动的结果。孩子并非完全被动,他的体质、气质类型、对外界敏感度都会影响到他对妈妈是否会过分依赖。当分离时孩子大哭大闹,紧抓住妈妈不放也是为了控制母亲。这种控制最初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要妈妈陪在身边给予吃、穿、情感的照顾,可当孩子已经长到三四岁还这样就反映出他对分离特别焦虑,希望通过留住妈妈得到安抚。如果妈妈顺着孩子,不逼他去幼儿园而留在家里,只会变相地证实了孩子的恐惧:外面的世界很无趣很危险。于是,孩子会变得更加依赖,更难对付。他会越来越任性,越来越愤怒。孩子很聪明,他也有操纵家长的欲望,他用这样的方式成功地控制了妈妈,借以逃避面对家以外的世界,并让妈妈反过来依赖他。

如何应对分离

对孩子来说:

培养安全感

在孩子最初的两三年,需要获得足够的内心安全,这个安全感建立在两个字上:“爱”和“在”。“爱”是指抚养人(一般是妈妈或长辈)对孩子的需求敏感并能及时地回应。“在”是指爸爸妈妈要在孩子身边。对于婴儿来说,不在就是不存在,他们不能理解父母不在身边可这个人还是存在的。如果幼年过早、过频繁的分离,在成年后他们往往不能承受分离所带来的空白和孤独,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持关系。

区分是否为分离焦虑

当妈妈和孩子分离时,很多孩子都会哭闹,看起来很伤心。但当妈妈真的离开后他们就找东西玩起来。当妈妈回来时,他们又开始哭闹。他们其实是在向妈妈表达被“抛弃”(象征性地)的愤怒并希望妈妈因此感到内疚不再离开他们。所以妈妈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是在表达对分离的不满还是真的有分离焦虑。真的有分离焦虑的孩子,会在妈妈走后一直无法开始新的活动,沉浸在伤心难过的情绪中,其他人也很难安抚。

找到平衡的方法

面对孩子的哭闹妈妈首先要给孩子安慰,然后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方法来面对分离,比如带上心爱的毛绒玩具、分离的时间逐步变长、先在幼儿园上早教班,等等。但要注意的是,去幼儿园、读书是很正常的事,家长不要觉得是让孩子受委屈吃苦了,这样不利于孩子接受外面的世界而变得有分离焦虑。

对妈妈来说:

请爸爸加入

孩子持续“黏”在母亲身边往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父亲功能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父亲去世、父母离婚妈妈带着孩子、父亲常年不在家、父亲在家被妈妈贬低、父亲在家的参与性很差。不管原因如何,最终的结果就是父亲不能介入母子的二元关系,帮助孩子走进更广阔的世界。在孩子面对分离时,父亲这个角色,一方面可以为母亲提供情感支持,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提前了解、熟悉外部世界的规则,帮助孩子把视线转向未来。

找到情感和精神的依托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父亲的功能或是角色缺失,妈妈就需要刻意地寻找第三方帮助自己从融合的母子关系里走出来。这第三方可以是属于自己的生活、朋友、兴趣爱好,等等。而且此时让孩子住校也会是不错的选择。

接受心理咨询

如果妈妈对分离有强烈的恐惧、有被抛弃的感觉,我们会假设这与她早年的经历有关,早年的创伤在当前的情景中被激活。当妈妈难以自己处理这部分时,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修复早年的创伤,重新面对当前与孩子的分离。

上一篇:一个检察官的“静”与“信” 下一篇:对话直觉,做理性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