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寄生自感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9-09 03:21:06

同轴电缆寄生自感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 在计算导体的寄生自感时,若考虑导体截面积,计算磁通量应注意磁通匝链数概念,否则计算结果将产生错误。

关键词: 磁通匝链数 磁通量 自感系数

长直同轴电缆由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形导体和半径为R(R> R)的薄圆筒形(忽略壁厚)的导体构成,在圆柱体和薄筒之间充满相对磁导率为μ的绝缘材料,在计算同轴电缆单位长度上的自感系数时,如果对回路的“磁通匝链数”这个概念理解不透彻,就容易产生矛盾的结果。

长直同轴电缆通以电流I(内部电流向上,外部电流向下)时,其磁场分布为:

B= (r<R)B=(R<r<R)B=0(R<r)

下面我们从两个不同角度分别来计算上述问题中的自感系数。

第一种方法利用磁通量来计算:ψ=LI.

在R<r<R的区域中,通过单位长度电缆的磁通量为:

ψ=•d=BdS=dr=In.

在计算r

ψ=•d=BdS=dr=.

通过单位长度电缆总的磁通量:ψ=ψ+ψ=+In.

单位长度的自感系数:L==+In.

第二种利用磁能法来计算:LI=(•)dV.

单位长度电缆的磁能:(•)dV=dV=dV+dV=2πrdr+2πrdr=+In.

单位长度的自感系数:L==+In.

显然两种计算结果不一样,哪一种计算结果正确?通过分析比较,第二种利用磁能法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么第一种利用磁通量计算错在哪里?我们对熟悉东西进行梳理,发现问题出在对“磁通匝链数”这个概念理解不透彻上。

对于由N匝线圈组成的回路,若通过每一匝线圈的磁通量都为Φ,即与每一条磁感应线相交链的电流是每匝中电流的N倍,那么对整个回路的磁通匝链数为:ψ=NΦ.

如果通过各匝线圈的磁通量不等,如图2所示,通过n匝线圈的磁通量为Φ,通过n匝线圈的磁通量为Φ即与磁通量Φ相交链的电流n为个I,与磁通量Φ相交链的电流为n个I则整个回路的磁通匝链数为:ψ=nΦ+nΦ+nΦ+…=∑nΦ.

对应的自感系数为:L==∑nΦ.

对于有一定粗细的导线构成的回路,整个回路的电流为I,回路仅含有一匝线圈,但导线内部也有磁通量通过,在如图1所示中,磁感强度B仅与同轴电缆内圆柱体上电流I的部分电流I′相交链,也就是说与电流I′相对应的线圈匝数为I′/I匝。设内圆柱里与电流I′相交链的磁通量为dΦ,磁通量为dΦ对总磁通匝链数的贡献为:dψ=dΦ.

与同轴电缆内圆柱上的电流I对应磁通匝链数为:ψ=dψ=dΦ.

在计算r<R区域中通过单位长度电缆的磁通量时,就应该变为:ψ=BdS=dr=r=.

这样两种计算结果就一样了。上述问题说明在考虑导体截面积的情况下,计算总磁通量应注意磁通匝链数概念。

在考虑导体截面积的情况下,计算导体回路的自感系数通常有三种方法,其一就是上述磁能法,另外两种都是从磁通量与电流不完全交链的概念出发,对磁通匝链数作某种有权重的平均。

(1)磁能法:LI=(•)dV.

积分遍及磁场分布的空间。

(2)平均磁链法一:ψ=idΦ.

dΦ是与i相交链的磁通量,i是I中的一部分。

(3)平均磁链法二:ψ=Φdi.

Φ是与di相交链的磁通量,di是I中的一个元电流管中的电流。

参考文献:

[1]赵凯华,陈熙谋.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吴锡珑.大学物理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3]张三慧.大学物理学.电磁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

[4]谭毅.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科技信息,2010.

[5]徐兵,密立根油滴实验中带电量测量的几个问题.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利用图形思考物理问题 下一篇: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