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什么,世界便是什么/别老盯着人家的缺点/男人心理年龄比实际更年轻

时间:2022-09-09 01:15:31

心是什么,世界便是什么/别老盯着人家的缺点/男人心理年龄比实际更年轻

心是什么,世界便是什么

文/琚金民

一日,佛印禅师和坡在一起打坐参禅。坡问佛印道:“禅师,我像什么?”佛印答道:“像一尊佛。”佛印又反过来问东坡:“你觉得我像什么?”苏轼不禁笑道:“像一堆牛粪。”佛印听后,不仅不发怒,而且还笑望东坡。

东坡回家笑着把这件事告诉苏小妹。苏小妹对坡说道:“像佛像粪,皆由心生。佛印心中有佛看你像佛,你心中有牛粪看人像牛粪。”

在生活中,美与丑俱在,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不快乐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净化心灵,擦去蒙尘,洗去灰垢,我们就会变得悲观失望,也可能成为“丑”的制造者。古人云:“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如果我们用美好占据心灵,丑陋就无立身之地,心是美的,世界也是美的,人也是美的,“纤尘不染”的美丽洁净心灵会将一切尘垢洗净,尘世的是非曲直也会轻易化解。

感悟:心是什么,世界便是什么。心是美丽的,世界便是美丽的;心是丑的,世界便是丑的。心中有阳光,世界便风和日丽;心中有芳香,世界便香远益清;心中有污浊,世界便臭气熏天。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别老盯着人家的缺点

文/余小倩

《韩非子·大体》有云:“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意思是,对别人的小差错不故意挑剔,也不刨根问底地追究责任。为人处世要多一分宽容和“糊涂”。这与古代谚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异曲同工之妙。

管理者对下级、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以及夫妻之间,发现对方有错误,都有提醒和纠正的责任。但若“过度负责”,无论多小的毛病,都要明察秋毫地指出来,让听的人分不清轻重主次,而且有被挑剔、苛责的感觉,那就适得其反了。这种过度刺激会引发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因此,真正高明的劝诫者,并不会“言劝”,而是“身劝”。即自己做到100分,只要求别人60分,受劝者不会感到被逼着改变,而会因为感动而主动改变。此外,好心助人时也要注意,别光想着“我发现了哪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考虑“别人能接受多少?什么话对别人有用?”

男人心理年龄比实际更年轻

文/卫津

科学家发现,尽管老年人身体机能日渐衰老,但他们的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平均年轻13岁,其中男性心理年龄更显年轻。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杰姬·史密斯领导了这一研究。

他们花6年时间评估516名年龄在70岁以上的男女,结果发现,这些人的心理年龄普遍低于生理年龄,其中几乎所有男性都自我感觉比实际年龄小。史密斯分析,女性比男性更在意外表,因而心理年龄比男性更接近实际年龄。但这并不是说男性不在意变老,只是他们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上年纪后,依然能接受新鲜事物。

研究人员表示,老年人心理年龄与健康状况有关。自我感觉年轻的人健康状况较好,而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则更为相近。

上一篇:茶,凝聚天地精华的长寿之饮 下一篇:九种症状帮您识别“近中风期”/老年瘙痒怎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