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因需而教

时间:2022-09-09 12:50:03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断深化的情意需求介入到认知过程,必然对科学教学活动地开展和展开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科学教师应机智、敏锐地发掘并利用学生内在隐藏的情意需求,更好地为科学教学服务。

一、突破教材体系,以情需激发探究

教材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个资源,是开放的科学教育的起点。科学教师应该站在学生内在情意需求的基点上,有目的、有步骤、有创新的开展教学活动。在现有教材的内容基础上开创“以人为本”、“张弛有度”的全新天地。突破教材体系,重组单元内容,因需施教,从而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不断在自身的体验中开发、助长探究能力。

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墨水瓶长期没盖,偶然中他发现不知何时瓶中墨水不翼而飞,只残留一点粘稠的黑色物质,立时此人愤慨至极,令平日偶有摩擦者如坐针毡。一时墨水“失窃”事件搞得人心惶惶,破解“失窃”之谜迫在眉睫。其实在科学教师眼中,破解此谜易如反掌,为了让和谐、深厚的同学情免遭摧残,让尊重、信任的情感需求获得满足,我毅然将原本《小草怎样“喝水”》的教学内容临时改为《蒸发》。我先搞了一个小把戏,手指醮上水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贼”字。“贼是谁呢?”就此问题我和学生展开热烈地探讨,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更有甚者提出“鬼神之说”,当然崇尚科学的我们立刻了此等谬论……时间转眼即逝,不知是谁大吼一声:“贼不见了!”众人大惊,看上黑板方知是“贼”字不见了,哪去了呢?不知不觉中讨论的中心转移到“贼”字上来,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被激发且非常强烈,热烈探讨、研究的课堂氛围已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开展起来,学生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中共识、共享、共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生活情境,善于利用情意需求,让学生在源于生活,指导生活的全新知识体系中形成乐于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研究的科学素养,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解放师生束缚,以情需鼓励创新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所理解的意义。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取代的。”能否尽可能全方位地创设条件,满足学生的情意需求是衡量一位科学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一次我在实验桌上放了一个神秘黑匣子,两头各拖了一条“小尾巴”——导线,它得到了学生极大的关注,可我却故意只字不提它,几分钟后我的冷淡情绪使学生个个急不可奈地望向我。这时,我故作神秘地说:“不准打开神秘黑匣子,可以借助桌上电池、电珠等材料,猜猜里面导线是连接的还是断开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忙开了,一会儿就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部分说是连接着的,因为他们接上一节电池和一个电珠后,电珠亮了;一部分则说是断开的,因为他们接上电池和电珠后,电珠不亮。“可每个黑匣子都是一样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有的提议把黑匣子倒过来安装,此时看到了截然相反的现象,以前亮的电珠现在不亮了,不亮的却亮了。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个别的感到无计可施时,恨不得打开匣子看个明白,更多的则是愈挫愈勇,其中几个学生提议接上电池试试是否会发热,如发热则说明匣内导线是连接着的,反之,说明是断开的。可一接上电池却发现不会发热,倒过来连接却会发热。反复几次后,忽然有学生指出匣内导线是连接着的,且里面可能有一节电池,并提议只把电珠连接上去试试。接上电珠一试,果然亮了,学生一个个欢呼雀跃起来,成功的喜悦更巩固了他们那不断创新的信念,这是每一位科学教师乐见其成的。

创设环境,解放束缚,把握情意需求的契机,鼓励学生即兴创造,培养创新能力,不断转化、优化、内化为自身素养,可使其终身受益。

三、开放时空环境,以情需张扬个性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学教师,我希望更多的为学生开放时空环境,让他们在情意需求的趋动下,张扬个性。一次,一位学生向我反映校园东北角的教学楼后有几棵梧桐树与众不同。于是课上我们一起实地考察,发现这几棵树的树干整体呈S形。这么奇特的树我和学生还是第一次见到,长成这样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观察了周围环境后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有的说与树种有关;有的说与土质有关;有的说是缺乏营养的表现……学生各抒已见。最后我让他们带着各自的猜想去查资料,做实验来考证,学生们分头行动。数天后学生发现校园其它地方同期引进的梧桐树棵棵长得笔直高大,它们的土质基本相同,它们的结构、营养成分与同也无明显区别……前面的种种假设被一一,学生们显得无比懊恼,此时有学生提出一个全新见解:街道两旁的树木,总是争夺大路上方的一片空间,而大路上空的阳光较充足,奇特的S树是否与植物需要阳光照射才能茁壮成长有关呢?此观点一提出学生们纷纷响应,并作出了假设性的分析。学生的这个观点我亦表示极度赞赏,鼓励他们用事实材料来说明,到时每人递交一份小结。数天后,一份份极有特色的小结交到了我的手上,有的学生写出了一份资料详实,数据充分的科学小论文,有的学生写了一篇实用价值极高的种树指南,有的学生写了一段诗意盎然、生动形象的小诗《“向阳”树》:“向阳树,向阳树,风吹雨打都不怕,就怕太阳公公不爱它,左一叹,右一叹,未老却先衰!”……多么强烈的视觉冲击,多么鲜明的个性差异,它们让我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学生确是一个个有思想、有需求、有特色的个体——“人”!

情意需求是一切科学活动正常、稳定、高效开展的催化剂。科学教师应该找准切入点,善加利用,为孩子更好、更快、更新地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谭市小学 江苏】

上一篇:镇江市润州区少年科学院区域建设与科学发展的...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具操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