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的随想

时间:2022-09-09 12:30:56

《上海采风》约我写“印象上海”,我脑子里想到的却是旧上海。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旧上海忽然在香港复活了,一个让人们无限遐想的旧上海从银幕上浮现出来,它穿过层层烟雾向我们飘来。导演们突然地集体奔向上海那风格陈旧的石库门,倘佯于四马路四周的小马路里。他们的目光和镜头聚焦于旗袍、高跟鞋、石子路面、雾蒙蒙的小巷;那里的巨商小贩、报馆记者从大马路叮当作响的有轨电车上挤下来,又坐进了二马路上人力车夫拉着吃力快跑的黄包车。同样是怀旧,因为笔触和用墨不同显出不同的色调,比如从黄中泛出些古铜色。

萨克斯管悠缓的音调弥漫在酒吧中;暗褐色调的木制旧阁楼成为对面窗口的风景;蜡烛的火苗在柔光镜拍出的朦胧光影中诱人地摇曳;闪烁的霓虹灯下,女人的旗袍下若隐若现的玉腿吸引着那些淫邪的目光;昏暗的房间里,鸦片枪中喷出的白色烟雾回旋在颓废男女的脸上。他们的眼睛微微眯缝着,同睡在一张卧榻之上;他们也许是商战中的对手,也许是老板与被喂养的金雀,也许是拆白党勾住了有钱的。伴随着这些画面的,是一些当下美女艺人,对着老式的麦,唱出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酒吧小调或舞厅浪曲。

这类旧上海题材电影大多具有一种浪漫氛围,艺术处理上都比较唯美化,多少都具有一点“怀旧”情怀。它们的影调都是那种暖色光的黄旧调子,色调是偏红、金黄的多,大多爱用饱和色调。叙事上来说,大多是小处的人生,私人的故事,其内在精神都在个人命运的注视和个体欲望的认可上。

这仅仅是怀旧,还是前瞻?这是少数艺术家跟在现大洋的叮当声后面的昏昧迷走?还是大众心底跳动的整齐节拍?

王家卫拍摄的《花样年华》描写一些到了香港的上海人的爱情故事,听听其中的上海话、看看那雨后的街道、西餐厅和窄小的办公室,哪里是香港,就是他自己的上海记忆。《花样年华》中的人际交往,社群关系也是上海的感觉被移植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说上海话的女房东,打麻将的邻居,都像上海19世纪30年代的氛围。窄窄的空间感,比如服饰、旗袍,是典型的上海美学之呈现。

香港电影中那种在时间上的错乱和难以逾越的情结又何止在上海怀旧题材中独有?还有许多香港电影试图去梳理香港人对时间企盼问题的错乱和难以逾越的心中块垒。

在侯导演拍摄的《海上花》中,他的创作兴趣和风格出现巨大转向。故事背景不是一般上海怀旧电影所偏爱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清朝末年。电影以一种唯美的形式来表现上海与各色男人的情缘故事,用上海方言。其中有的妈妈桑讲的是苏州方言,这或许让人领略上海话的出处,也可能有导演对那时节操持那个行业的人常见籍贯的现实考证。我觉得奇怪,为什么是这位不会说上海话的导演而不是那些更有上海文化背景和更有语言和记忆资源的人拍摄了《海上花》这部上海话影片?

他的影片的影调从此前的乡土景色的清淡变为饱和的暖色,其中的台词、人物关系都像剧中人物吸食鸦片吐出的烟雾一样凸现出很暧昧的氛围,这部影片有一种封闭的空间感,大约就是他理解的上海氛围。

与香港、台湾的上海怀旧电影相比,内地的旧上海题材影片影像也很美化,在叙事上显得稍简单一些,强烈的恩怨情仇故事和唯美的非写实视觉氛围追求是其主要特征。这时的上海背景的故事中没有那种感伤的人道主义抒情性和对底层的简单同情,它们明显地不同于左翼文艺的传统,这些影片有一种消极自由式的躲避。

旧上海曾经是跟纽约、巴黎、伦敦比肩耸立的一级国际大都市,她是一个非常复杂丰富的城市。它人欲横流而又具备基本的秩序,它中西并存但彼此能融合互动。

上海在文化上是一种温柔的暖风,文化上是一种宽容精神。这个城市的往日景象和延续的风气有几分精细、润气还有几分讲规矩和实际。

上一篇:秀才遇到“操蛋”的/有话好好说 下一篇:郭德纲的意义与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