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平原林业建设动员会讲话

时间:2022-09-09 12:03:15

林业局平原林业建设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最近几年没有召开平原绿化会议,主要原因就是平原地区林粮矛盾如何解决,社会各界的看法不一致。去年,我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同志来*省调研,徐光春书记和当时的李成玉省长告诉我们,*省对平原林业与农业的关系,特别是与粮食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在调研中,我们到市县一级接触了许多基层干部,他们普遍认为,发展平原林业不仅能改变农作物生长环境,增加粮食产量,而且能推动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在这一点上,基层同志看法一致。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得非常正确。经过一年的认真总结,国家林业局党组决定在*省召开这次现场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平原林业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平原林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全面开创平原林业建设新局面,以林业事业的发展推动当前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贡献。

*省委、省政府、省林业厅精心安排了会议参观现场,做了大量会议筹备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亲临会议进行指导,在这里,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向*省委、省政府、省林业厅,向中央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昨天我们参观了**、*、*等地的农田林网、绿色通道、林粮间作、村镇绿化、木材加工等方面的典型,充分展示了平原林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和巨大潜力。刚才,徐济超副省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及**、**、**、**、**等市县的同志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经验,听了感触很深,收获很大。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借鉴*平原林业建设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平原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状况、构建和谐中原、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全省平原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树立了榜样、积累了经验,值得各地认真学习借鉴。

一是领导强力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徐光春书记、郭庚茂省长定期听取林业工作汇报,近年来,先后12次对林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8次主持召开会议部署林业工作,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林业工作。省政府先后制订了《*省县级平原绿化高级标准》、《绿色中原建设规划》,平原县全部达到平原绿化高级标准。特别是,*年省政府又制订了《*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并将平原地区作为一个单独生态区进行专题规划,这在全国是首创。省政府将平原绿化工作纳入了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并狠抓落实、严格奖惩。几年来,全省有94个县受到省政府表彰,兑现奖励资金1000多万元,工作不力的多名干部受到警告、撤职处分,在全省形成了大力发展平原林业的新热潮。

二是政策机制创新。*省始终把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作为推动平原林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近年来,全省逐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通过承包到户、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形式,确定林业经营主体,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允许森林、林木所有权和林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吸引各种社会主体投资林业。同时,*省各级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支持平原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漯河市规定,农民营造速生丰产林、加工企业自办原料林基地的,育林基金自提自用;投资者在荒沟、荒滩营造的商品林,育林基金减半征收。南乐县规定,群众每造1亩用材林补助50元,每造1亩经济林补助100元,每建1亩反季节果树大棚补助2000元。这些政策机制,有效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目前,全省非公有制造林占到70%以上,年均吸纳社会资金5亿多元。

三是产业逆向拉动。*省非常注重发挥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逆向拉动作用,坚持用木材加工业的大发展促进森林培育业的大发展,基本实现了采伐与利用的良性循环。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林业产业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从财政投入、贷款贴息、税费减免、采伐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429亿元木浆造纸、人造板、木制品等木材加工企业达到1.3万家,年加工能力400多万立方米。在木材加工业的强力拉动下,社会各界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年来,全省每年造林面积近300万亩,今年已突破600万亩,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增加。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省与中国林科院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就平原林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同时,不断加大优良品种、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的推广力度,培育引进了泡桐、楸树、白榆、杨树等新品种,重点推广了农枣间作、农桐间作、林菜间作等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积极引进木材加工、木浆造纸等方面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形成了一整套从资源培育到加工利用的技术体系,为平原林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目前,全省良种使用率已达到80%以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6%以上,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以上,走在全国前列。

五是大力增加投入。近年来,*省不断加大林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年决定,未来5年投资424.2亿元用于林业生态省建设。投资力度之大,在*历史上前所未有,在全国各省区也不多见,为全国做出了榜样和示范。*年,省级财政已投入林业建设资金4.1亿元,市、县两级财政已落实林业建设资金23.77亿元,是*年的4倍。*市、县、乡三级财政两年来投入10亿多元用于林业建设;郑州市5年来投资5.5亿元,营造了40万亩城市防护林带。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为*平原林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是实行各部门联动。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也是*省平原林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省农发办把农田林网建设纳入了年度计划,明确提出要建成旱能浇、涝能排、沟相通、路相连、田成方、林成网的平原农田新格局。省黄河河务局连续10年开展黄河防浪林建设,在黄河两岸形成了长200多公里、宽50米的绿色走廊。省交通厅采取业主买苗、群众栽植的办法,实施了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绿化总里程达2845公里,植树863.7万株,实现了高速公路百分之百绿化。

*省的经验和做法,各地各单位一定要全面学习,认真借鉴,积极推广。

二、充分认识发展平原林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我国平原地区国土面积、耕地、人口分别占全国的22.3%、47.9%、43.8%,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平原地区虽然生态脆弱,但自然条件优越。充分利用平原地区的优越条件,加快平原林业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平原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平原林业,不仅不会造成粮食减产,而且会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平原地区是我国的粮仓,确保平原地区粮食稳产高产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长期以来,由于平原地区开发历史长,森林资源稀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特别是干热风、低温冻害、风蚀沙化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平原地区的粮食生产。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发展平原林业,构筑良好的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对于改善农田小气候,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减轻干热风、倒春寒、霜冻、沙尘暴等灾害性气候的危害具有特殊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善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对农作物的危害。干热风是平原粮食主产区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可以十分有效地减轻干热风的危害。据观测,有防护林网的农田要比无林网农田温度低1.6~1.9摄氏度,在干旱区可达到3~5摄氏度,相对湿度提高10%~20%,蒸发量减少8%~12%,土壤有效含水量增加20%左右。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过去年年遭受干热风的危害,小麦减产达50%~60%,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实现平原绿化以后,基本消除了干热风的危害。二是防风固沙,增加耕地数量。农田防护林网可以降低风速20%~30%,有效固定流动沙丘,从而使不可利用的土地变成了耕地。地处黄河故道的*县,过去由于风沙危害十分严重,许多土地不能利用,通过大力营造平原防护林,可利用耕地不断增加,全县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94万亩增加到*年的106.5万亩。三是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据*省林科院在豫东平原多年观测,农田防护林可减少土地风蚀20%~40%,增加耕作层土壤有机质30%~50%。当然,林带也确实存在胁地问题。平均一个林网有2%~4%左右的耕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90%以上的耕地增产效益明显,总产量增加幅度平均为10%~20%,可谓“胁地一条线,增产一大片”。*省齐河县境内有60多公里的风沙带,对粮食生产危害十分严重。*年以后的3年间,全县造林85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100万亩,明显改善了小气候,年降水量比3年前增加50%以上,无霜期增加21%,平均大风天数、干热风次数分别减少78%和34%,粮食产量从4.81亿公斤增加到8.62亿公斤。*省平原地区过去“十里不见树,百里不见林”,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现在全省标准化农田防护林网面积达到6742.5万亩,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16.87%,粮食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2002年,全省粮棉总产量分别是1949年的5.9倍和12.2倍,*、*年连续两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大关,成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

(二)发展平原林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对维护国家木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森林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木材是不可替代的三大原材料之一。木材以其可再生性和可降解性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的青睐,经济越发达,对木材的需求量越大。特别是在全球森林资源不断减少、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木材日益成为世界性的紧俏商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森林资源与林产品需求预测,全球森林面积总体上每年减少0.1%~0.2%,而世界林产品需求换算成原木每年以1%的速度增加。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欧洲工业用材年均将达到6.59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加一倍。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目前不足世界森林面积5%的人工林提供了30%左右的工业用材,今后20年乃至数十年一半左右的工业用材将由人工林提供。我国工业化正加速推进,木材需求快速增加,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全国年均森林蓄积消耗总需求量已达5.5亿立方米,到“*”期末将达7亿立方米,缺口将由“十五”期间的2亿立方米增加到近3亿立方米。我国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肥充足,非常适宜林木生长,生产周期一般10年左右,仅为南方山区的1/2、东北林区的1/10,是我国建设木材生产基地的理想区域。经过多年的建设,原来无林少林的平原地区,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据统计,我国平原地区活立木蓄积量已达到10.03亿立方米,占全国的7.4%;木材产量占全国的43.7%;竹材产量近3亿根,占全国的26.1%。但从总体上看,平原林业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全国平原地区还有荒滩、荒沙和四旁隙地近1亿亩,60%的平原县活立木蓄积量在100万立方米以下。如果全国968个平原县都能达到*省永城市506万立方米的水平,全国平原地区活立木蓄积量将达到49亿立方米,按照15年一个轮伐期,年生产木材可达3.3亿立方米,这对解决我国木材需求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三)发展平原林业,经济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大意义。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相对发达,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年,全国平原地区林业总产值已达到5000多亿元,占全国林业总产值的40%,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还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据统计,*年全国平原林业已提供就业岗位1066万个,平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北方平原地区农民种植杨树,1立方米木材少则收入500~600元,多则上千元,亩收入是农作物的3~6倍。*省*市有林地面积达到48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969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突破180亿元,从业人员达60万人,农民人均收入的31%、市财政收入的24%来自林业,*省廊坊市文安县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基地,人造板生产企业达800多家,年销售收入达60亿元,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3。*省*县发展花卉苗木45万亩,年产值达20亿元,花农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

(四)发展平原林业,还能美化村容村貌,促进节能减排,对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村容村貌是平原地区农村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平原地区不仅是农区,也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大力发展平原林业,一方面可以绿化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森林固碳能力,增加林业生物质能源,充分发挥林业间接减排的作用。湖北省林业部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以“创绿色家园”为切入点、“建富裕新村”为结合点,全面加强“四化、一片林”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村绿化美化。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全国平原地区村镇绿化总面积已达到5032万亩,平均绿化率已达到28.4%,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5.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8.3平方米,绿色通道平均绿化率达75%,极大地改善了平原地区的村容村貌,一些地方基本实现了城市园林化、道路林阴化、农田林网化、庭院花果化,为全面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力发展平原林业,还可以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崇尚科学、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三、准确把握平原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当前,生态恶化、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淡水短缺、木材非法贸易以及粮价上涨等已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从全球和国家战略大局出发,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林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按照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加速推进从平原绿化向平原林业的转变,重新明确平原林业建设的目标定位、建设内容、经营主体,充分挖掘平原林业的潜力,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种需求,实现平原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在目标定位上,要从注重生态功能向注重全面发挥多种功能转变,建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田防护林体系;在建设内容上,要从注重资源培育向资源培育、木材加工、森林旅游,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全面建设平原林业三大体系;在经营主体上,要从以政府投入、集体经营为主,向国家、企业、集体、个人多种投资主体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转变,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资源的新格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平原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林业为目标,以兴林富民为宗旨,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动力,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强化科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开创平原林业建设新局面。力争到2015年,全国平原地区新增林木折算面积520万公顷,林木覆盖率提高到18%,低效残次防护林改造率达到75%,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村镇绿化率达到35%,通道绿化率达到90%,林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在工作中,要坚持和把握好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要坚持把兴林富民作为平原林业建设的根本宗旨,兴林是林业发展之本,富民是林业发展之基。只有兴林,才能不断夯实富民的物质基础;只有富民,才能不断壮大兴林的社会基础。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兴林为了富民、富民才能兴林的理念,才能找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实践证明,如果单纯就林业抓林业,忽视农民的利益,就难以调动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林业就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坚持兴林富民,才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和最大化,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才能吸引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林木生长迅速、市场信息快捷,一定要充分发挥优势与潜力,做兴林富民的典范。

二要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平原林业建设的根本动力。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理顺林业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激发林业发展的活力,增强林业发展的动力。平原地区发展林业,要按照“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减轻税费”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要加快林业税费、投融资和商品林采伐管理等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制约林业发展的障碍。要积极完善林地、林木流转机制,规范流转行为,保障农民权益。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平原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平原林业建设的重要支撑。要挖掘平原林业发展的潜力,必须依靠林业科技创新,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积极开展速生、优质、高抗性良种选育和名特优新经济林种子繁育技术研究,为森林资源培育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努力研发集资源培育、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切实增强企业的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努力提高林业科技人员的市场意识,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服务体系,实现技术研发与林农、生产单位、企业的对接,促进林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快速推广和转化,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提高林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快推广名特优新品种、先进实用技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科技下乡、科技服务,为农民及时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大力实施“人才强林”战略,努力培养林业科技人才。

四要坚持把因地制宜作为平原林业建设的重要原则。我国平原地区地域跨度大,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各不相同,经济和社会基础差异很大。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林木生长和森林生态群落演化的内在规律,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确定平原林业资源培育的主攻方向、经营目标、主要树种、营造方式和经营模式。要优先使用良种壮苗造林,加大乡土树种造林比重,注重培育大径级珍贵用材林和珍稀树种,在生态脆弱、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一定要把生态防护功能放在首位,选择防护效益大、抗逆性强的树种,维护平原地区生态安全。在生态相对较好的地区,要实行集约经营,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名特优新经济林,提供更多更好的林产品。

五要坚持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平原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林业产业是拉动平原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平原林业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要认真落实《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争取政府将林业产业项目纳入产业发展扶持范畴,积极探索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支持和引导林业咨询、规划评估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为生产者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培育、规范林产品和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对农民生产的木材及林产品允许产销直接见面,拓宽农民进入市场的渠道。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资产重组,淘汰落后企业,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木材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加快产业升级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集约经营,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名牌产品,更好地促进平原地区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

六要坚持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作为平原林业建设的重要目标。农林复合经营在平原地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林业比较效益的不断提高,各地充分利用田间地头、零散土地,采取林粮、林菜、林药、林草等多种农林复合经营方式来发展林业。研究表明,农林复合经营至少可以使土地产出效益提高30%~50%,有的可高达几倍甚至十几倍。同时,农林复合经营还可以防治土地退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对解决平原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省*县推广的枣粮油间作模式平均每亩年收入在3000~4000元,被农民形象地喻为“上有摇钱树(红枣),下有聚宝盆(花生),中间夹着粮食屯(小麦)”。目前,全国平原地区农林间作面积为3867万亩,间作率仅为39.2%,潜力还很大。广大平原地区要出台优惠政策,对农林复合经营户给予扶持,不断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四、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平原林业建设

平原林业建设优势突出,潜力巨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加强领导,搞好规划,强化措施,努力推动平原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统筹规划。平原林业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必须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发展。要在严格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平原林业发展的土地问题。大力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坚持沟、渠、路、林、水综合治理,科学布局农田防护林,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统筹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在树种选择、林种配置上,既要考虑防护效益,又要兼顾产业利用,还要考虑景观效果;在产业发展上,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追求社会效益,尽可能多地安置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既要大力增加城镇森林面积,又要不断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高村庄绿化美化水平,努力建设城乡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平原绿化体系。

(二)完善政策机制。要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细化措施,积极鼓励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适当延长林业信贷期限,放宽信贷条件,简化信贷手续,建立面向并满足农民的林业小额贷款和林业小企业贷款扶持机制,积极探索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信贷融资模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税费优惠政策,对企业从事农林项目的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三剩物”、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采取适度灵活的采伐政策,对农田防护林更新采伐要按照有关规定优先安排并满足采伐限额,对人工商品林采伐要立足森林经营生产需要,切实以政策和机制推动平原林业发展。

(三)拓宽投资渠道。要借助当前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平原林业建设。平原林业建设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形成稳定的投资渠道,不断增加平原林业投资总量。在争取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不断完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发展平原林业。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平原林业发展,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精深加工,逐步建立一批现代林业企业。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在造林绿化、产业发展中,聚集零散资金,形成建设合力。

(四)搞好宣传发动。要大力宣传平原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全社会真正认识到平原林业对农业的特殊作用和巨大综合效益,正确认识和处理林农矛盾和林粮矛盾,消除思想障碍,用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推动平原林业的不断发展。要广泛宣传发展平原林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平原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要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强化全社会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意识。要发展生态文化,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明,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质。*省将平原林业发展与稳定提高粮食产量相结合、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相结合、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与改善城乡居民环境相结合、与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既注重发挥平原林业的生态效益,又注重发挥它的经济效益;既为农业生产建设了生态屏障,又为农民创办了绿色银行。要大力宣传*省等平原林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平原林业向深入发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平原林业能不能大发展,关键在各级党政领导,关键在林业主管部门能不能积极主动有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有为”才能“有位”。加强组织领导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组织发动。关键是党政主要领导要认识发展平原林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并亲自组织发动,要将平原林业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平原林业建设。二是落实责任。将平原林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生产单位、自然人,一级抓一级,切实落实责任。三是督促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平原林业的责任落实情况,检查平原林业的建设质量,真抓、真督、真查、真评,督导基层高质保量完成任务。四是树立典型。各地在平原林业建设中要认真培养和总结典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做好示范推广。

同志们,平原林业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肩负新的光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民族精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开拓创新,挖掘潜力,努力开创平原林业建设新局面。

上一篇:林业局城市森林论坛演讲稿市 下一篇:林业局总结考评管理会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