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动态浅析

时间:2022-09-09 12:02:52

金湖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动态浅析

摘要:通过对1985年和2008年金湖县两期二类调查数据进行的对比,客观分析了金湖县森林资源的现状,揭示了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与内在联系。

关键词:二类调查;动态分析;金湖县

收稿日期:2011-08-02

作者简介:柏登基(1965―),男,江苏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022-02

1引言

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主要是指各类森林面积、蓄积、树种结构、生长量与消耗量在一定时间范围的变化,为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编制森林经营方法,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依据。

2金湖县森林资源状况动态浅析

2.1各类林地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2.1.1有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2008年调查有林地面积较1985年的调查结果增加了22 438.39hm2,增长了10.85倍。其重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木材加工业迅速发展,杨树销售畅通,形成了意杨产业化。再加上多年的林业科技推广、低产低效林改造,大量的低质低效林地逐步提高了林分质量,显著增加了金湖县有林地面积。

2.1.2疏林地所占比例偏低

两次调查结果显示金湖的疏林地面积一直很少,主要原因是金湖县经济水平发展中等的平原农业区,群众植树造林积极性高,不会让类似的荒地的疏林地大量存在。

2.1.3灌木林地面积大幅增加

两次调查期内,金湖县灌木林地面积增加375.51hm2,增加了5.2倍。金湖县灌木林地主要是蚕桑,其次是杞柳,另外随着城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乡园林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园林绿地建设中灌木林的大量使用。

2.1.4未成林造林面积显著增加

两次调查期内,金湖县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加1 153.47hm2,增长了8.58倍。近年来,金湖县全面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两个率先”的战略要求,不断加大绿色金湖建设力度,新造林面积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苗圃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无立木林地面积大幅减少,宜林地面积逐步下降(表1)。

2.2各类林木蓄积量动态变化分析

金湖县林木总蓄积量呈现平稳的增加趋势。从1985年的322 815m3增加到2008年调查的2 336 182m3。23年增加了2 013 367m3,增长7.24倍,蓄积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大面积植树,二是加强了森林经营和管理,森林资源单位面积蓄积量显著上升,两次造林调查期间有林地蓄积量增长49.15倍,显著高于有林地面积增长的10.85倍。

从各类林木蓄积动态变化来看,有林地蓄积量大幅度上升,其上升的主要原因包括大面积植树造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成片林划分标准降低;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四旁树蓄积量的显著减少主要是江苏省成片林定义和划分标准的改变,使得绝大部分村庄(庄台)成为成片林(表2)。

金湖县1985年有林地面积、蓄积分别为2 277.6hm2和45 649m3,2008年调查有林地面积、蓄积分别为24 716hm2和2 289 075m3,有林地面积增长了10.85倍,有林地蓄积增长49.15倍。

23年间,金湖县有林地面积、蓄积均有大幅度增长,充分说明金湖近23年来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有林地蓄积量的增长显著高于面积增长率,说明金湖县在造林绿化面积不断增加的同时,森林资源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4林种结构对比分析

从两次调查时各林种的面积看,2008年用材林和灌木林面积比1985年增加,从两次调查时各林种占当时全部林种总面积的比例看,2008年用材林和灌木林所占全部林种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上升48.6倍和5.2倍,对应的竹林、防护林和经济林则分别减少了93.6%、24.3%和99.7%。

从各林种的面积绝对值及其占对应调查时间全部林种面积的比例看,金湖县林业远未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成功过渡,即目前还是以获取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为主的森林经营模式,没能向以获取生态防护效益为主的森林经营模式的成功过渡。

2.5龄组结构对比分析

金湖县1985年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面积分别为17 605hm3、7 653hm3、4 028hm3、4 950hm3和974h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43.5%、22.9%、28.1%、5.5%,2008年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面积分别为5 392hm3、17 411.7hm3、1 506.6hm3、314.8hm3和82.9h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21.8%、70.5%、6.1%、1.3%和0.3%,从各龄组面积结构看,两次调查期内,中龄林面积增加13 393.7hm2、增长3.32倍。说明金湖县森林资源增加量主要是近5~10年内新造林地(表3)。

1985年金湖县人工林面积2 559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 277.0hm2,疏林地面积30.1hm2,灌木林地面积89.3hm2,未成林地面积152.07hm2 苗圃地9.93hm2,(其它地类5 148.2hm2),分别占人工林面积的89.0%、1.2%、3.5%、5.9%和0.4%。

2008年调查时,金湖县人工林面积26 605.11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4 715.99hm2,疏林1.33hm2,灌木林646.81hm2,未成林地1 305.54hm2,苗圃地117.44hm2,(其它地类56.36hm2),分别占人工林总面积的92.9%、0.1%、1.7%、4.9%、0.4%。从各地类的绝对量看,两次调查期间有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未成林地面积有所增加,其它地类面积基本稳定,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面积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2.7森林覆盖率动态分析

森林覆盖率既是衡量一个地方森林资源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林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这旨区域林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金湖县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2.34%增长到2008年的18.7%,23年内森林覆盖率增长16.36%,平均每年增加0.71%,23年间森林覆盖率基本保质强劲增长趋势。

3结语

通过对金湖县森林资源主要指标的动态分析,实现山川秀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城区的远景目标,就必须在发展思路建设模式、宏观布局等方面进行超常规、前瞻性的战略思考,按照金湖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今后金湖县的森林培育应遵循以下原则:生态优先、持续利用,整体保护,局部改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科学培育,持续发展。各级林业部门应加大对林业的投入,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林地林权的管理,确保林业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学东.新沂市森林资源消失动态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1999(2):71~72.

[2] 王仁杰.镇远县森林资源动态分析[J].贵州林业科技,2008(1):61~62.

上一篇:生态公益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下一篇:大亮子河森林公园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及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