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好 第3期

时间:2022-09-08 11:56:34

我不知如何下笔写这类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这类事情太普通了,普通得几乎人们不愿去想它谈论它。

忍不住要说的是,有些看似无可厚非的事,常常经不住人们仔细琢磨,貌似十分正常,合情合理,可是换个角度去看,不仅往往荒谬之极,甚而从骨子里就大错特错。这错有人说是使然,有人说是形式主义作祟。我弄不懂这些名目繁多的理论,我只知这类事情传流至今以至不绝,是有历史的。远的不去说了,不去说是说不清,如若说清比喻也难恰当,故还是说眼前的。

眼前我可怜的不仅仅是我的小女儿,而且是全部的孩子们。你看他们被繁重的功课折磨得够惨不忍睹了吧?可这还只是一个方面。现如今有孩子们的家长家里头都有个“小皇帝”,有“小皇帝”的罪已然就够受的了,殊不知,每位“小皇帝”的后面还都有一位“太上皇”。“小皇帝”在家可以称王称霸,视父母为仆臣,可在学校少有不听老师的。老师“垂帘听政”,“小皇帝”言听计从,您说家长岂不受着“双重的奴役”?我这么讲无意贬损老师。老师也是人,虽为人师者,也不是生活在月球上,所以,老师的端坐立卧也应与常人无异。然而老师的”无异”又与一般人不同。他或她的不同在孩子们来说那就事关重大,他或她的一举一动就是榜样,他或她的言谈也就不啻于某道“圣旨”。

说起为人师者,其实也是挺可怜的。说他们可怜,是因为他们明知道是在做荒唐的事,却又要装出十分虔诚而又要一本正经;不像孩子天真无邪完全都是发自内心。就说小女拿着花束,穿着薄毛衣立在零下好几度的寒风中与同学欢迎什么德育检查团来视察吧,半个钟头的欢迎仪式过后,那冻得呲牙咧嘴的滋味,何尝是老师们乐意的?可是不“例行公事”又说得过去吗?大家都来这一套,独你不来,就是傻瓜恐怕也会想到后果会是什么。

最有意思的是接孩子回家的家长,放学时间已过,孩子们却还在操场上敲锣打鼓地搞什么欢迎,您说这不让人骂娘又等什么。骂娘不解气,于是德育检查团被戏称为“缺德检查团”。正因为听了“缺德检查团”这句话,老实说,才有了这篇小文的灵感。人最见长的思维方式就是联想,只这由此及彼的一浮想联翩,学校的这番举动也实在算不上什么。充其量上行下效,小巫见大巫罢了。君不闻卫生检查团来了,为了保持厕所卫生而“杜门谢客”的新闻?我就遇见过粮店为了整洁,为了卫生检查而停止售粮的情况。为了市容整齐命令小摊贩歇业多少多少天的事,前不久就发生过。总之,为了眼前为了应付差事为了对领导负责,在我们周围什么稀奇古怪、五花八门、虚虚假假、吹捧肉麻的事发生都不新鲜。非但不新鲜,几乎习以为常,你要是不这么做,那才反而让人觉着新鲜,甚而怀疑你神经不正常。

鸣呼,是非颠倒,颠倒是非,不仅我糊涂,恐怕大家也跟着糊涂。老百姓这个难那个难,难了好些年,忽然有一天,领导注意了关心了,问题有了解决或只露解决的端倪,于是乎,我们的传媒可来劲了,满街跑来跑去地采访老百姓。其实这也没什么,记者就是捕捉生活中的新闻。可是你再听问者的问话:“你对问题的解决是怎么看,满意吗?”回答当然是满意的,问题解决了能不满意吗?可这几乎又是废话。因为老百姓已经为这难那难不满意好些年了。其实采访这话,不过是给某些人听的。为什么有些事总是办不好,一旦领导出面了,或是到现场一办公了,问题就解决了呢?说到底是对上负责还是对老百姓负责的问题,一如“德育检查团”到学校视察工作。据小女说,只为这一项半天时间的活动,学校老师学生几乎忙活了一个星期,打扫卫生,换窗帘桌布,扫房擦玻璃,连一些家长也被孩子动员来帮着学校解决问题。事后,我想用不到明天,恐怕就在我写此文的同一天晚上,说不定学校的老师们就已然觉着身心不是滋味了。或许他们会自忖: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

这,并非就仅仅是在玩“花架子”吧?

上一篇:农民愤怒了 下一篇:我让市场重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