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贵族股 高处也胜寒

时间:2022-09-08 11:35:08

目前市场上高价股的共性是:行业的龙头企业,相当部分公司拥有垄断资源,具备了极强的市场定价能力,估值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股价有不同程度的溢价。

“只有天空才是它的尽头”。这是1929年《华尔街日报》上的一则标题,描述的是当时新兴资本市场指数疯狂上涨的繁荣景象。如今78年过去了,当初盛况空前的热闹情景似乎又重回人间,降临中国A股市场。而在这个热闹的市场中,高价股无疑正是“寻找天空尽头”的引领者。

高价股历经大熊市洗礼

截至12月27日收盘,沪深两市有68只个股收盘价超过20元,其中23只个股超过30元,9只个股超过40元,5只个股超过50元。贵州茅台以85.48元的价格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紧随其后的獐子岛、小商品城、驰宏锌锗和网盛科技股价分别为78元、75.77元、58.22元和57.40元。

曾几何时,高价股成了未来可能深度套牢的别称。如今,股指已经站上了2500点,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曾经126元的亿安科技如今还只有4元多,近40元的银广夏只剩可怜的1元多,近50元的红星发展如今复权股价仅7元多,60元的东方电子算上送股也不过9元多,50元的南开戈德复权后为8元多,62元的东方钽业即使在有色金属疯涨的超级牛市中复权后也只有15元。当年赫赫有名的清华系三大巨头――106元的清华紫光如今复权价为12元多,62元的紫光古汉只剩3元多,72元的清华同方现在复权也不到15元……往事不堪回首,曾经的高价股、热门股成了许多股民心中永远的痛。这些曾经的高价股如今的套牢股无一不是当年概念炒作、联手坐庄的恶果。

可以说,几年的大熊市把股民的信心消耗殆尽。随之,两市的高价股也所剩无几,最少时1000多只股票股价在20元以上的不到10家。随着高价股数量的减少,股民对高价股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恐高心理。

然而,现在高价股又开始活跃起来,并且不断增多。贵州茅台、苏宁电器、张裕A等一大批高价股在千点以来股价已经翻了几番。

与前面所列的亿安科技、清华紫光等一批庄股有着本质区别的是,新一批的高价股是经历了4年大熊后脱颖而出,当然,并不排除少数股票的人为炒作因素,但绝大多数公司属于行业景气度处在上升过程,在今后几年内业绩预计持续增长。

现有的68只高价股中,正处于消费升级景气中的食品饮料行业占据了较多席位,两市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贵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国内地位独特,为成功人士选用的第一品牌,具有超强的定价能力。

张裕A、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伊利股份等高价股也均为行业龙头;保利地产、招商地产背靠实力超常的大股东,驰骋房地产业;山东黄金、驰宏锌锗和宝钛股份,完全得益于有色金属价格的大幅上涨;中信证券是独一无二的金融证券股,2006年超级牛市的直接受惠者,行业中的翘楚,实力雄厚,大股东的背景深远;上榜的医药股中,有3家老字号――云南白药、马应龙和片仔癀,而恒瑞医药等也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它们则得益于行业中的独特地位和超强的定价能力,比如云南白药和片仔癀都大幅提高了产品的价格;用友软件、青岛软控、网盛科技、中兴通讯、华胜天成,从众多的科技股中脱颖而出,来自于自身出众的研发能力;商业领域的小商品城、苏宁电器和大商股份等,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完善的网点布局和辐射全国的市场号召力,如小商品城不仅名扬全国,而且在国际知名度都不小;海油工程、中材国际和东方锅炉则来自于传统领域但各有绝活,海油工程是海上原油开采施工的“天字一号”有极强的竞争力,中材国际同样是所在行业的“小巨人企业”市场份额绝对领先,东方锅炉则受益于缺电导致的电站建设的火爆。

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上高价股的共性是:行业的龙头企业;相当部分公司拥有垄断资源,如獐子岛等;具备了极强的市场定价能力,客户不会因为提价而选择其他的替代品;估值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股价有不同程度的溢价。

益邦投资的分析认为,经历过漫长的熊市之后,普通投资者大都把高价股等同于高估股,这是不确切的。确实有很多品种当初严重高估,然后几年内从几十元跌到了几元,甚至退市。但还有很多品种经历了洗礼之后还是能维持高价股的地位,这些品种是沙里淘出的金子,都有其不跌的充分理由。未来的市场和国际接轨的方向很明确,意味着股价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几角甚至几分的股票将出现,同样出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股票也不会让人太意外,学会用牛眼看市场将是对新一资者的充分考验。

高价股,谁的最爱

高价股在2006年凤头十足,然而,究竟谁捧高了高价股,高价股又是谁的最爱?

有投资者认为,热捧高价股的一定不是散户资金。“现在指数已经高得让人有些担心,更不敢在如此高的价位买了。”光大证券一位股民的话恐怕代表了绝大多数小股民的心声。他的这一想法最近得到了佐证。

日前,有调查称,在营业部询问部分中小投资者会否参与高价股时,绝大多数人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理由几乎完全一致:“股价太高了。”同样的理由在2006年上半年贵州茅台逼近百元大关时,也曾被不少投资者作为不敢参与的理由。而从那时起至现在,贵州茅台的股价又翻了一番多。综观今年以来高价股的市场表现,强者恒强是对其最好的描述。

“一般小股民是不太敢参与这些高价股的,高价股主要是机构资金推动的结果,也充分说明机构才是股价的制订者。”海通证券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在他看来,高价股的“强者恒强”首先是建立在牛市的基础之上,其次与个股本身的质地也密不可分。今年以来两市大盘的涨幅已经超过100%,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大大提升,这是产生高价股的基础。从个股来看,目前市场上的高价股大多各具特色,基本面出色,而成长性又被看好。

“单纯从绝对价格上来看高价股并没有多大意义,关键在于企业值不值这个钱。”分析人士非常认同这一观点。高价股之所以能够高了再高,主要原因就是其参与者主要是机构资金,而机构考虑更多的是企业未来能值多少钱,而不是现在绝对股价有多高。高价股的强者恒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机构力量的壮大。

事实上,从某一角度而言,这一轮牛市即是机构牛市,或者进一步说是以基金为首的机构牛市。据统计,目前基金掌握的资金在7000多亿元,第二个大机构是QFII,现在大约有90亿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700亿元。而国内的基金和QFII则频频现身高价股的流通股中,如贵州茅台有70多家基金,另还有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也重仓持有;张裕A有19家基金和1家QFII持有;保利地产也有19家基金持有;小商品城有24家基金持

有……凡此种种,高价股基本上成了基金的“集中营”。

没有最高 只有更高

高价股在超级牛市确实表现不俗。据统计,自2005年6月6日股指触千点至2006年12月25日,大盘上涨143%,两市前30位高价股中,平均涨幅为337%,除去4家新股外,有24家跑赢大盘,仅有2家跑输大盘,最高涨幅为宝钛股份为827%,最低为马应龙为83%。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2000点以来复权后的股价已经翻了两番多,累积涨幅高达445%;小商品城涨幅也已高达284%,而驰宏锌锗涨幅更是高达797%。

强者恒强不仅表现在这些上市多年的高价股上,同时也表现在刚上市不久的个股上,典型的例子是獐子岛和网盛科技。獐子岛在短短3个月内涨了33%,而网盛科技上市首日虽然盘中被三度停牌,但市场表现依然远远高于大多数机构所给出的合理定价区域,依然维持强势上涨势头。但是,在高价股受到热捧的同时,沪深两市却只有35%左右的股票跑赢大盘,还有10%左右的股票基本没涨,甚至还是跌的。

涨了再涨的高价股是否已经涨过头?虽然部分高价股有着现实基本面的支撑,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多数高价股的估值水平已经高高在上,虽然长期仍值得看好,但短期风险也不容忽视。

以两市前10大高价股为例,除了驰宏锌锗和小商品城外,其他个股市盈率均超过了40倍,最高的网盛科技市盈率已经超过100倍,而市净率更是全部在7倍以上,其中4只个股超过10倍。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部分高价股主要是资金推动的结果,估值水平已经远远偏离基本面,即便是成长性看好,但目前股价也有些透支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市盈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部分股票之所以能够成为高价股,是因为市场看到了其未来的成长性。比如苏宁电器,尽管目前市盈率超过40倍,但公司已经了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全年的业绩将增长50%以上。目前该公司仍处于扩张期,未来的业绩增长将会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从更为长远的角度看,未来A股市场出现一批百元个股是必然趋势。在牛市性质未改变前,在公司成长性未停止前,基金一致认为买高价股还是比较保险的。

一位基金人士向记者透露,基金规模在2006年得以急剧膨胀,百亿基金和千亿基金公司的不断涌现,使得现在基金面临的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没有股票可买”的问题。对于高价股来说,只要基本面良好,股价一定不会成为基金入货的障碍。“现在短时间内建仓要紧,是不是高价股已经不重要了。”这位人士说道。

光大证券滕印认为,高价股的集体出现既有整体市场牛市为基础,同时也是当前市场资金面充裕格局的一种反映。随着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向有限的存量资产,推动其估值水平不断提升,最终使得高价股股价持续攀升。

一位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认为,随着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和转型,许多企业的业绩将出现爆发性增长,其估值水平将不断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高价股产生的宏观和微观基础。

工银瑞信投资总监江晖认为,只要高价股公司的业绩持续向好,就坚定地持有;如果是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就毫不犹豫地把它淘汰掉。比如工银瑞信在去年8月成立的时候就投资张裕A,一直持有到现在。当时张裕A已经上涨了2倍,但是,今天它又上涨了2倍多。并且,只要经济周期不结束,企业周期不结束,就一直持有它。

此外,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对基金而言,其实追捧高价股也没风险,因为其有分仓机制,即便股价炒到l万元照样能获利回吐给同系新成立的其他基金,照样能将仓位降下来。因此高价股未来并不缺乏追涨动力。而更为关键的是,机构估值以及择股的趋同性使得高价股具备了吸引大资金眼球的能力。

哪些高价股值得关注

既然高价股已是机构投资者除了金融股和大盘蓝筹之外的又一选股方向和持股方向,中小投资者何不搭“顺风车”?那么,又有哪些高价股仍值得关注?

中国人寿:虽然该股目前仍在发行中,未正式上市。但上市后,中国人寿绝对会加入高价股的队列中。作为中国股市的第一只保险股票,无论从哪方面讲,中国人寿绝对值得关注。

作为全球总市值最大的上市寿险公司,中国人寿业务实现稳步增长。2003年至2005年保险业务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2%,2006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达22.3%。中国人寿在业务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盈利水平也大幅提高,2003年至2005年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37.9%,200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61.7%。

尽管中国寿险行业经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但2005年寿险行业深度仍仅有2.0%,密度只有35美元,远低于全球平均4.3%和300美元的水平。

此外,2005年上半年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占国内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仅为3.6%,而2000年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这一比重均在15%左右,可见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的占比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基于此,众多机构一致认为,中国寿险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未来发展空间极具潜力。

基于对中国人寿未来成长的良好预期,中国人寿A股发行得到各类投资者的踊跃参与,总计冻结资金约8325亿元,超过工商银行7810亿元的冻结资金规模,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纪录。19家战略投资者共计认购了6亿股。部分机构认为,中国人寿的股价一年目标35元,3年目标90元。

贵州茅台:从国际成熟股市过往经验看,烈酒、烟草、高级饰品等奢侈品行业上市公司股价都远远超越同期指数。以国际烈酒巨头帝亚吉欧(占国际烈酒市场份额30%以上)为例,最近5年在标普指数仅上涨20%的情况下,帝亚吉欧股价上涨了约80%,超越同期指数约4倍。

国酒茅台有着垄断壁垒无法复制的得天独厚优势。首先是产品生产方面,茅台的生产工艺复杂,并且对周边微生物生态环境高度依赖,加大了公司产品的稀缺性。其次是茅台的品牌壁垒,众所周知,高端白酒顶级品牌都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品牌传承。这些决定了茅台作为,高端白酒顶级品牌的至高点,未来成长空间广阔。2006年茅台酒出现全国性、长时间的缺货,预计市场缺口至少在2000吨以上,公司已经具备继续提价的空间。

贵州茅台过去5年基本保持每3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从2006年开始在产能支持下公司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信证券分析2006~2010年茅台酒将保持每年增加900吨左右的增量规模,并测算贵州茅台到2010年即可实现百亿销售收入,目前估值90~100元较为合理。

保利地产:背靠保利集团的强大实力支撑,公司在获取土地储备的竞争中具有较强优势。规模扩张非常迅速,仅两年半时间,总资产规模扩大了496.76%,净资产增长了193%,存货扩张了408%。公司的扩张速度惊人,在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无人出其右。预计公司未来5年能够保持50%左右的增长速度。

截至2006年8月,公司的在建和土地储备已经达到1291万平方米,其中土地储备905万平方米,2006年1~8月份开工面积20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额达到52亿元。在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已经仅次于万科,位居第二。公司坚持以广州、北京、上海为中心城市,辐射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并以重庆、沈阳、武汉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西南经济圈、东北重工业区和华中经济圈。无疑,保利地产已进入规模经营的阶段,成长为一家全国性的品牌规模开发商,进入国内一线地产商的行列。

中信证券:公司在完成了对万通、金通、华夏、中信资本、华夏基金的收购后,未来大中信的轮廓已经较为明朗。一个在证券经纪、发行、集合资产管理、基金管理和资本市场研究领域都具备很强竞争实力,且业务连通国内、国外市场的证券航母已经浮出水面。在证券市场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证券行业转折机会逐渐明朗的条件下,公司各项业务发展都面临极好机会,行业龙头地位日益显现。

公司经过多年努力,传统通道业务和创新业务的优势地位已经确立,尽管在证券市场行情起伏的过程中,公司业绩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波动,但凭借布局合理的经营网络和优质业务平台,以及净资本绝对优势带来的巨大业务空间,公司盈利增长已经初步具备了相当的可持续性。

上一篇:信用卡迎新送礼活动看板 下一篇:“准月光”单亲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