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产业有望成为新兴产业

时间:2022-09-08 10:18:04

节能产业有望成为新兴产业

政府应以目前普遍存在的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为契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能效电厂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未能解除“电荒”的威胁,今年盛夏,北京也开始罕见地不断对工业企业拉闸限电以保证居民生活用电,政府甚至号召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以上来节约用电。而在广东,“油荒”更让人们把矛头指向了国内石油垄断巨头。与此同时,国际石油价格却在不断创出新高,带动其他能源价格上升,令我们这个石油净进口国的为经济发展背负越来越高昂的能源成本。

一边是缺油少电,一边却是对能源的大肆浪费。如果说媒体报道的上海公共建筑在夜间的“亮起来”还只是局部现象的话,那么我国单位GDP的耗电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日本的11倍这一触目惊心的现实则足以催人警醒了。

中国人崇尚“开源节流”。“电荒”当前,加紧建设电厂固然是开源之举,而节流一端更值得我们努力。毕竟我们现在用的能源绝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我们没有挥霍浪费的资本。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的一份《关于利用能效电厂扩大节电的建议》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新财经》也就此走访了亚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教授。

中国节能现状与前景

《新财经》:大家都知道,中国能源利用率很低。亚行也指出,中国单位GDP的耗电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韩国的3.1倍,日本的11倍。这种差距是技术原因造成的还是管理原因造成的?

汤敏:原因很复杂,两方面都有。一是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造成了耗能大的企业比较多。二是我们的节能技术、设备陈旧。三是节能意识和节能政策相对比较弱。这些国家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目前我们的机制也正在形成过程中。这证明中国的节能还能非常大的潜力可挖。

《新财经》:我国单位GDP的能耗这么高,而近年来又频频出现电荒,是不是可以说中国电力改革是不成功的?

汤敏:不能简单地说电力改革失败了。把很多现象归于改革失败,是现在社会上的一种趋势,这么做并不合适。现在的电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人们预期造成的,不能归咎于电力改革本身。

其实我国现在的单位能耗已比八十年代降了一半,可见中国节能政策不能说不成功。

《新财经》:在世界上,各国节能政策的社会效应怎么样?

汤敏:一、各国都非常推崇节能。二、各国有差别。发达国家意识比较强,技术也比较发达。这和国家发展阶段和对节能利用程度和该国的能源资源有很大关系。

国际经验表明:节能产业有巨大市场,美国有专业节能企业2000多家仅纽约州的营业额就达85.5亿美元,加拿大的节能服务市场约200亿加元。

中国的节能产业也在发展,但还处于发展阶段,比其他产业发展得更晚。中国节能市场潜力虽大,但资金和政策的瓶颈却制约着这个产业的壮大。

能效电厂

《新财经》:亚行指出,中国终端用电设备的总节电潜力约为2000亿千瓦时,而国家发改委的节能规划要求,到2020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能要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到1.54吨标准煤,形成节能能力14亿吨标准煤,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节电来完成,这一部分是否要通过更换终端用电设备来完成?这需要多大的资金或者说产生多大的社会需求?

汤敏:通过更换终端用电设备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终端设备潜力是很大,但是不是能挖尽?在现阶段还不好说。很大部分通过节电。我们推重的是建设能效电厂。因为与常规电厂相比,能效电厂具有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零污染等显著优势;与分散管理的一般节电措施相比,能效电厂完全采用市场化模式较大规模地进行投资和运营,其投资回收和盈利主要来源于电价附加,无须政府全额补贴。亚行认为,中国如能建立一套有利于能效电厂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状况,而且还能降低经济的能源强度。

至于会产生大多的社会需求,我们没有做过测算,因为在现实情况下测出来也没太大意义。

《新财经》:什么是能效电厂?

汤敏:所谓能效电厂,是一种虚拟的电厂,即通过实施一揽子节电计划,减少电力用户的电力消耗需求,从而达到与扩建电力供应系统相同的目的。能效电厂主要通过专项补助,鼓励使用节能照明灯具、节能空调、高效电机、节能家用电器。

我们认为,要把巨大的节电潜力转化现实,并把节电变为电力用户的自觉自愿行为,关键是要开发出一种可以调动所有参与方积极性的长效节电措施。亚行新近完成的研究表明,通过建设能效电厂,不仅可以简化需求侧管理的复杂性,降低节电成本,而且可以使所有参与方都从节电行为中受益。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能效电厂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其建设周期也比常规电厂短得多。

亚行江苏能效电厂实验

《新财经》:节电会有效益,但也会产生成本。较之成本,节电所产生的效益对于节电主体是否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汤敏:与建设一个常规电厂相比,能效电厂具有等显著优势。能效电厂每节省1千瓦时电的成本是6分钱至1角钱。而如果仅采用加大发电量的方法解决电力紧缺的问题,花费更大。现有电厂多发1千瓦时电的成本是2角5分;新建电厂成本更高,达到3角5分。笼统地说,省电成本仅是发电成本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新财经》:说到能效电厂,亚行的操作实例怎么样?

汤敏:亚行通过与江苏省的密切合作,对江苏的电力供需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测算,并借鉴需求侧管理的国际经验,为江苏设计了一个能效电厂方案。江苏能效电厂的节电能力为58万千瓦。亚行为江苏省设计的能效电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项目构成上,根据国家节能规划,江苏能效电厂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商业及民用建筑中制冷和照明设备项目,最初两年的节省电量为12.2万千瓦左右;二是工业电机项目,可节电约37.3万千瓦;三是改进家用器具和设备能效项目,可节电约12.5万千瓦(详细的节电和削峰情况见下表)。

《新财经》:江苏能效电厂的成功能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汤敏:分析江苏能效电厂设计方案,我们发现,能效电厂具有以下特点:

建设周期短、节能效果显著。与常规发电厂不同,能效电厂中的很多节电措施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见效,有些在建设期就能提供服务。据亚行测算,江苏能效电厂节电工程的第一年就可以削峰19万千瓦,节电9 亿度,第二年累计削峰58万千瓦, 节电28亿度。

成本低。江苏能效电厂的单位节电成本,仅为单位发输配电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能效电厂的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建成投产后,几乎不需增长新的投资,也没有运行成本。亚行测算,在江苏投资建设一个节电58万千瓦的能效电厂,以十年作为投资成本回收期,该地区每度电仅需加价0.12分。

节电环保。能效电厂只是虚拟电厂,因而无须占用土地,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可以节约大量宝贵的资源。与此相关,能效电厂没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 不会增添环境污染。

适合市场化投资运营。与分散管理的一般节能项目相比,能效电厂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按两年、58万千瓦测算,江苏能效电厂的总投资为17亿元,总收益71亿元,收益/成本比例为3.64:1;按四年、233万千瓦测算,总投资为70亿元,总收益为385亿元,收益/成本比例为3.62:1。

电网公司应是推动节能的主体

《新财经》:亚行报告中提到,“国际上,能效项目大多由负责满足用户电力需求的供电公司进行融资,从电价附加中获得收益来偿还贷款。中国的发电和输配电分别由电力公司和电网公司负责。电网公司负责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因而比较适合作为能效电厂的融资主体,负责向银行借款和偿还。”从短期看,在目前的条件下,在节电产生的效益和成本间,社会各方会怎样进行选择?

汤敏:完全靠市场肯定不行,国家应该给电网公司一个任务。电网公司是垄断企业,本身理应承担社会责任。当然现在有的电网公司从效益出发,也有这样的动力。但不能让电网公司赔钱,而应该实现“双赢”,社会与电网公司都从中得利。国家应该把节电作为电网公司政绩的一部分,做得越好,奖励就越高。

我们主张由电网公司作为主体进行统筹协调。如电网公司可以推动企业更换电机。最终电网公司不一定自己去做,但电网公司可以再次外包,而电网公司作为发包方,监管、验收节能效果。

《新财经》:节能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前景又这样广阔,节能企业的利润率是不是很高呢?

汤敏:在现阶段还不是这样的。现在节能企业利润率还不够高,因为政策没有倾斜。可以想象,如果节能产业利润率很高的话,各路资本早就蜂拥而入了。

中国的节能产业发展得还不尽如人意,和我们的政策有关。现在国家已开始重视起来,节能产业将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障碍和对策

《新财经》:目前中国节能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什么样的障碍?

汤敏:通过江苏和上海能效电厂设计研究,亚行发现,中国的节电潜力巨大,完全具备推广能效电厂的资源条件。问题是目前还缺乏一套鼓励节电的有效投融资和盈利机制,政策法规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障碍。归纳起来,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能效电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政府、电力企业和电力终端用户等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和行为规范,政府需要在电价政策、贷款发放、税收优惠、产业政策等方面制定统一协调的支持政策。中国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了《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能法》等政策法规,但对节电行为的鼓励力度不够大、不够实,对电力浪费现象约束不够严格,对违反有关法规的处罚也不够有力,各有关方面的支持政策还未能真正统一协调起来。

其二是电网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网企业不再明确承担公共职能。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电力企业很难从节电项目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对节电积极性不高。

其三是配套措施不健全。目前,中国还没有全面推行电机电器能效标识系统,节能认证体系也还有待发展,节电服务公司或能源服务公司的力量还不够强。

其四是融资难度大。由于存在上述政策制度障碍,节电项目(包括能效电厂)很难获得银行和投资人的支持。

《新财经》:亚行对中国节能政策的建议是什么?

汤敏:尽管存在着上述困难,但我们认为,中国的节电潜力和必要性无须置疑。能效电厂是一种可以凝聚政府、电力企业、投资人和电力用户等多方面力量的有效节电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建议政府以目前普遍存在的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为契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能效电厂的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应加大现有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于已经颁布实施的《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能法》等政策法规,要抓紧落实,并加大执行力度。其次,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研究落实通过电价附加收费保证节电投资收益的政策,将电费收入中的一小部分(国外一般为1%左右)作为节电投资基金,对重大节电项目进行补贴或直接投资。此外,还要研究制定新的节电鼓励措施,明确要求银行、财政、税务、物价以及负责节电标准制定的部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鼓励节电优惠政策。

二是推广电机电器能效标识系统和节能认证体系。通过强制执行统一的电机电器能效标识系统和节能认证体系,限制高耗电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高效节电产品。

三是开展能效电厂的试点工作。选择几个条件比较成熟的省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开展试点工作。江苏省与上海市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各级政府也有试点的积极性。亚洲开发银行也愿意继续积极配合,与江苏省和上海市一道开展能效电厂的试点工作。

四是发挥电网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在需求侧管理中的作用。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电网企业的节电积极性。考虑到节能服务公司在节电技术推广和使用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不足的事实,政府应通过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具体可考虑,增加节能服务公司参与政府引导/示范项目的机会,以及享受税收优惠等。

上一篇:保险公司登陆A股困局何在? 下一篇:上市公司如何应对“05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