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锡麟教授与我国儿少卫生事业

时间:2022-09-08 09:01:06

唐锡麟教授与我国儿少卫生事业

【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673-02

【关键词】 成就;研究;青少年保健服务

唐锡麟教授是新中国建立后成长起来的儿童少年卫生学专家。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和执着追求中,唐锡麟教授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儿少卫生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谦逊、胸怀坦荡、平易近人。在60年的执教生涯中,他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预防医学人才,为发展我国的医学教育和预防医学事业、促进儿童少年健康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的敬业精神和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不断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儿少卫生后人奋发向前。

为纪念《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创刊30周年,笔者同唐锡麟教授多次面谈。他建议分为“六校起步”、“五人留守”、“三足鼎立”和“多校登台”4个时期来反映他与我国儿少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

1 “六校起步”(1951-1966年)

唐锡麟教授1944年考入沈阳盛京医科大学(1948年12月合并于军管的沈阳中国医科大学),1949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

1952-1953年,唐老师在大连进行了学生身高、坐高、小腿高的测量。卫生科组织全市校医、学校护士业务学习,每周1次,每次半天,唐老师义务讲课半年。1953年,唐老师在沈阳组织“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用42个上午的时间,测量了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14 585名。

1954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卫生部决定沈阳中国医大、北医、上医、武医、山西医及四川医等六校设立“卫生系学校卫生教研室”。各校落实时间不一,中国医大超前,四川稍后,山东医学院卫生系撤销。1954年,唐老师提前2年晋升为讲师。

1955年7月,院系调整,中国医大卫生系由沈阳迁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唐老师任哈医大学校卫生教研室副主任。

1956年,唐老师撰写并发表了《关于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的研究》。1957年,唐老师参与了由北医叶恭绍教授发起,北医、上医、武医、哈医四校联合编写《学校卫生学》教材的工作。1959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人民保健》杂志约稿,叶恭绍教授又邀唐老师赴北京,共同编写《十年来儿童青少年卫生的成就》。当年,教研室编写了《哈医大卫生系科研十年成就汇编:学校卫生分册》,载文20篇。

1964年,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分会在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召开了学校卫生学术会议,入选论文67篇,其中儿少卫生教师的论文11篇,包括叶恭绍教授的“北京市学生青春发育期的研究”和唐老师的“关于生长发育指标稳定性和可变性问题的讨论”。

唐教授一直关注学生的视力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有: ⑴“某美术中学学生视力减退情况的变动调查”(1953-1954),唐锡麟、高良文、张国栋、王予峰参加,经过调查、宣讲等,效果良好。⑵“体力活动与视力负担对学生近视患病率的影响”(1964)表明,技工学校、少年业余体校及农村小学学生的视力减退或近视率都比城市内地的普通学校低,而美术学校及聋哑学校则较高。⑶“近视与身体形态发育及体力发育的关系”(1964)表明,体力(握力、跳远)较弱的学生近视较多;身高、体重、胸围与近视的关系均不明显,但身高水平低下者有近视较多的趋势。⑷“课中活动做保健目功对视机能影响的实验观察”(1964)表明,课中活动有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做上肢运动并做保健目功是保护学生视力、预防近视的一种措施。⑸“双生子屈光状态的研究”(1992年,硕士研究生论文)表明,总屈光度的遗传度为0.61,把球镜度数和柱镜度数分开,前者较低(0.43),后者较高(0.77)。说明球镜度数更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 “五人留守”(1971-1977年)

1971-1972年,唐老师在本院大骨节病研究室工作2年。实际是“帮忙”性质。采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是他长期的心愿。

1973年初,卫生部在武汉召开全国卫生专业教学经验交流会。会上决定恢复儿少卫生教研室,哈医大为教材主编单位。这一决定于1978年才完全实现。在此期间,由于“”的影响,儿少卫生教研室继续分散,教材编写延期。全国儿少卫生的教师只有北京的叶恭绍、哈医大的唐锡麟、山西赵融、上海张国栋和姚绮玲等5人留守。

唐老师仍加倍努力工作。1974年(49岁)被派到肇东县卫生防疫站蹲点,做学校卫生工作,受到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1975-1976年,唐老师为研究脊柱弯曲异常,大量阅读了中外有关书刊,特别是外科学的有关资料。只身一人去城乡中小学和幼儿园13所,共检查6 816人,并撰文《脊柱弯曲异常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经验》,刊于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内部刊物”(1977)。在此刊物上还发表了《关于学校课桌椅的几个卫生学问题》(1977)。

在此期间,唐老师向黑龙江省卫生厅积极建议,并参加了本省学校卫生工作恢复情况的检查工作。在佳木斯市召开现场会,唐教授的许多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获得了卫生部的好评。

“”期间,全国各地中小学校保健教师多数下岗,卫生防疫站大部走人。唐老师有求必应,赴辽宁省丹东、山东省青岛、吉林等多处,不计报酬,义务给新旧人员开班讲学。1人上课,一上就是2周。

3 “三足鼎立”(1978-1998年)

改革开放带来了历史性的东风。1978年,卫生部下达文件,指派哈医大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儿少卫生学教材主编单位和师资培训基地。当年,唐老师晋升为副教授(53岁)。

1979年春,“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唐老师参加了准备工作。会前,扬州市卫生防疫站为迎接这次会议,经卫生部邀请,给学校卫生培训班讲课2周。唐老师也是全国学校卫生和医学高校儿少卫生的代表。会上制订了中小学和大学的“学生卫生工作条例(草案)”。唐老师说:扬州会议是我国学校卫生和儿少卫生复兴的起点,对促进我国儿少卫生学科和学校卫生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扬州会议之后,他直赴宁波,主持《儿少卫生学》编写会议。

与此同时,上海以徐苏恩教授和张国栋老师为核心的学校卫生协作组非常活跃,1979年开始出版《学校卫生杂志》。北京叶恭绍教授积极活动,后来居上,1982年在北医成立了“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这样,就形成了北京、上海、哈尔滨三方和谐的“三足鼎立”的大好局面。当然,三足之外还有能人。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医学院校新老儿少卫生教研室已有28处。

1980年,唐老师主编的《儿童少年卫生学》第1版出版(“”后,出版社重新排号)。参编单位仍为原来的6所院校,内容增加了“儿少卫生调查研究方法”。1986年《儿少卫生学》第2版问世,加强了生长发育的内容,如骨龄、身体成分、心理发育等,注意吸取了国内外的新成就,较充分地体现了我国儿少卫生学以生长发育为重点的特征。

1979-1984年,连办高师班3期,学制1年或半年。每期儿少卫生学120学时,生长发育100学时,还开设多种实习。唐老师为主要教师。

1983年起,本教研室成为儿少卫生硕士授予点。唐老师先后招生共9名,其中陈晶琦、马军、王忆军、萧黎等现在已成为儿少卫生学高级人才。

1988年教研室成为黑龙江省50个省级重点学科之一,唐老师是学科带头人。

多年来,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直是本教研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唐老师根据1985年调查的28个省区乡村汉族青年的资料分析,并撰写了“中国青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分布”(1994)一文,结果显示,中国青年身高北方的环渤海地区最高,南方山区的贵州省最低,男性差近7 cm,女性差6 cm。但最北方的黑龙江省稍低于邻海的辽宁省。

到目前为止,唐老师在生长发育方面发表的学术论文共34篇。“中国青少年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研究”获国家体委一等奖(1982)和国家科技发展二等奖(1983)。另外,属于体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优秀论文有“游泳运动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良好影响兼论运动员的选材”、“黑龙江省青少年儿童体质和体育问题”、“四名游泳运动员身体发育曲线”等。

世界上研究学校课桌椅标准问题至今已有120多年,唐老师在其中也有50多年。他深刻体会到:一是各种尺寸和形式问题;二是厂家生产问题;三是学校分配使用问题。3个环节都很重要。我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83年了GB 3976―1983《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随后又有国家卫生部7792-1987《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两者的尺寸规定完全一样,只是管理归口不同。本标准适合黄种人上身较长,四肢稍短的体型。15年后,GB/T 3976-2002《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是参考采用国际标准。又经过6年实践,提出国际标准只可作为我国的“最低标准”。2008年,唐教授说明:上述1983和1987年规定的尺寸应继续有效。先后的“桌椅高差”仅差1 cm。2002年规定的幼儿园和大学的课桌椅尺寸尚无不同意见。

到目前为止,唐老师发表有关课桌椅标准的论文共35篇。其中,获奖的2篇:“课桌椅的卫生学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黑龙江省卫生厅一等奖,1981)和“儿童青少年课桌椅卫生标准系列及其数学模型”(黑龙江省卫生厅一等奖,1995),其中6篇是离休后完成的。另有科普电视片《课桌椅与健康》(顾问,1987)。

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GB/T 16133―1995《儿童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初筛》,用于该病的检查与诊断,此项标准系唐老师研制。1981年又有“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分类及诊断标准的研究”(黑龙江省卫生厅三等奖,1983),1984年参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的《儿童少年卫生学》的脊柱弯曲部分,1990年参编《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中的《脊柱弯曲异常的防治》;另外,还有科普论文“预防脊柱弯曲”(黑龙江教育,1976)、“孩子脊柱弯曲了能否矫正”(大众医学文章精选,1998)、科普影片《防治学生脊柱弯曲》(顾问,1978)。

唐老师离休前,参编著作有:⑴《儿童保健学》(1981)学校卫生部分;⑵《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儿童少年卫生学》(1984),编写了脊柱弯曲异常、扁平足、教具卫生、课桌椅卫生、学校卫生监督等5个条目;⑶《卫生标准体系表》(1989),编写了学校卫生部分,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⑷《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1990),编写学校卫生中的部分内容。

4 “多校登台”(1999年至今)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从1999年季成叶教授担任所长之后,我国儿少卫生学科的发展就进入了“多校登台”时期。《中国学校卫生》杂志总编辑由季教授担任之后,我国儿少卫生学就形成了以“北大儿少所”为中心的体系。

从建国初期“六校起步”,到今天又增加六校,他们在2003年和2007年儿少卫生学教材编写和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上表现活跃。其中,早一些的有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公卫学院、中山大学公卫学院,近年有安徽医科大学公卫学院、苏州大学公卫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当然,除2个“六校”之外,还有多院校登台。新、老博士生导师已达11人。

唐教授1996年12月离休(71岁),副厅级待遇,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关心学校卫生和儿少卫生发展的历史。先有“新中国初期学校卫生的历史性回顾”(1993),近年又大量阅读资料,写出“学校卫生在历史上的几种类型”(1998)、“新中国建国前学校卫生史考”(1998)和“扬州会议前后的中国学校卫生”(1999)3篇论文。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924年开始有独立的学校卫生教研室。28年前他写的“学校卫生监测的现状、展望和特点”(1981年)和“试读儿少卫生学的立足点”(1982年)均与历史有关。 2003年《中小学校建筑设备卫生问题》(专家评述),被内蒙古医学会采用为进修教材。在离休期间共写论文11篇,先后共写105篇。参编《现代预防医学辞典》(1998年),唐老师是副主编之一,编著了儿少卫生方面的词条163条,对儿少卫生学科发展有重要作用。编写《卫生标准概论》(2002年)第15章学校卫生标准。

服务过的社会兼职有:卫生部的公共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人体测量与生物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委员。此外,还担任了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学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体质研究会主任委员、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

2005年,唐教授度过了80岁寿辰,全国各地的儿少卫生界人士和专家纷纷赶赴哈尔滨为他庆贺生日。80岁的寿辰,60载为儿少卫生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让我们为唐锡麟教授的健康祝福!并将唐锡麟教授一生的孜孜不倦、敬业进取、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永远传承!

(收稿日期:2009-08-08)

上一篇:贵州省部分地区儿童青少年贫血状况调查 下一篇:国内学业不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