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绘本开启阅读殿堂之门

时间:2022-09-08 08:59:33

让绘本开启阅读殿堂之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阅读教学理念。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补充形式,具有独特价值,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探究欲望强,图文并茂的绘本是他们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因此,将绘本故事运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让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价值,让学生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增长知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选绘本,师生共读

人们都知道那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和文学作品,往往对生命及童年的重大、核心问题作出巧妙而深刻的回答,所以,引发学生自觉地、带着思考地阅读,才能透彻地理解一本书,才能体会到藏在书中的内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精选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优秀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在推荐之前教师首先要一本一本地淘洗,一本一本地阅读,知道什么样的书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阅读,然后推荐给学生并和学生一起走近绘本、一起阅读绘本、一起体验绘本,交流感受。当学生看到教师手里和自己手里读着同一本绘本时,会读得更起劲,尤其是教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对模仿力极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更会产生强大的磁力,学生就会在“你读、他读、我也读”的氛围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喜欢上绘本。此时共读的氛围,便成了阅读绘本的催化剂。

二、走进绘本,大胆想象

审美与想象是阅读绘本最基本的能力。绘本中所讲的故事往往超出常人的想象,许多用文字难以表达的场景和情节绘本用画面轻松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在阅读时充分发挥想象,才能真正走进绘本,更好地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所以,教师在引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的同时,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和表达的意蕴。

(一)预测故事

预测、推论对一个读者来说太重要了,这种能力不仅让阅读变得有效,更让阅读变得有趣。教师在引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绘本时,要注意将学生无意识的预感转化成一种蓄意的行为,然后通过反复练习,将此策略融入到学生的阅读体验中。如读《彩虹色的花》时,可以让学生预测“第二朵彩虹色的花”会遇到哪些小动物?小动物们会遇到什么困难?彩虹花怎样帮助它们等。在大胆的预测中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越来越高,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绘本,喜欢上了阅读。

(二)设疑想象

低年级学生缺乏质疑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猜想、预测等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指导学生阅读绘本时往往有意设疑,让学生在疑问中大胆想象。如在指导阅读《红鞋子》时教师问:“奇怪,红鞋子是怎么被人遗失的呢?”学生争先恐后地猜测:“我猜它可能是被妈妈晒在阳台上时,不小心掉下去了。”“我猜可能是它的主人在踢球时不小心把它踢飞了,找不到了。”在这里,学生的推理也许和故事不谋而合,也许大相庭径,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猜想、推测过程中学生充分享受着阅读的乐趣,在无穷的猜想中学生学会了阅读。

(三)合理联想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必须建立在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经验是个体的现实生活。”绘本中的每个故事都像在叙述学生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学生经常梦想的事情。因此,学生在读绘本时,不仅会联想到现实生活或其他的文学作品,还会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喜欢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适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象。如在学生阅读了《小蚂蚁浊浊》的图四和图五之后,我就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浊浊,当看到一条大鳄鱼的时候心情会怎么样?”此时,学生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是浊浊,边比画动作边说出自己的想法,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享受着作品所引发的快乐。这些想象的内容让绘本阅读不仅仅局限于绘本本身,而使得绘本阅读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三、仔细观察,体验情感

绘本是运用文字和图画共同讲故事的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人文精神,令人感动的同时深受启发。优秀的绘本,不仅带给人视觉的享受,也带给人美妙的情感体验。这些绘本的图画往往运用抒情而优美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精美的故事。如果阅读绘本时只读文字不看图,那只是唤醒了绘本的一半生命。所以教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静静欣赏画面的习惯。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关注图画的细节,从明暗的变化、人物比例大小的变化等细节中感受人物的心境变化和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爷爷的肉丸子汤》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老爷爷悲伤的心情,我首先出示了第一个画面,引导学生透过画面,走近老爷爷的内心。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在老爷爷的房间里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他的心情?学生依次注意到了老爷爷的房间里窗帘紧闭,没开灯,屋子里一片昏暗。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低头托腮坐在沙发上,对面是老奶奶那把空荡荡的椅子。再加上花瓶里枯萎的花,散落在地上的切片面包、奶瓶和杯子。至此,学生已经走进了老爷爷的心里,感受到了他内心失去老奶奶的悲伤。在故事结束时,我将四个画面排列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四个画面的色调变化、人物比例的变化和花瓶里的植物变化,从而感受到老爷爷又重新喜欢上了生活。

四、联系生活,感悟内涵

图文并茂的绘本容易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没有一句说理却能启发学生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学生心灵共鸣。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要适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绘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去感悟故事、去体会故事,学生就会自然地走进绘本,进行一种深入的情感体验和心灵的对话。这样,学生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中开阔了眼界、升华了情感、健全了人格。这样的阅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长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将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了基础;这样的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为学生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和心灵家园;这样的阅读学生读得轻松、读得愉快,在不知不觉中开启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殿堂之门。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下一篇:幼儿语言教育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