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植物

时间:2022-09-08 07:38:59

药食两用植物

芫根是一种高原特有的、古老的、原始的植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为药食两用,可以做饲料和蔬菜,具有味甘性温、清热解毒、滋补增氧之功效。用芫根生产的产品现有10种口味,产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无污染、纯天然、原汁原味的绿色食品特点,是旅游休闲及佐餐、馈赠佳品。下面将芫根的特征特性及其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1. 特征特性

①植物学特征。芫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椭圆形,直径5~20厘米,厚度5厘米,肉质根几乎生长于地面,营养根生长于土中,表皮为紫色、白色、浅红色,光洁,肉质细嫩,皮薄脆甜。单个重500~1000克。

②生物学特征。适宜在温凉气候条件下生长,生长适温18~20℃,春播、秋播均可。芫根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抗寒和抗病能力强,抗旱力差,耐储运,肉质根生长期需水肥充足、光照充分,喜肥沃的砂壤土。

2. 青海东部农业区丰产栽培技术

①整地施肥。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保肥保水的砂壤土地块栽培为宜。播种前精细整地,整地要求达到松、碎、平的标准。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结合深耕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千克。为了促使幼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播种时可亩施5~8千克尿素和10千克磷钾复合肥。生长期间氮肥不要施用过多,否则易引起裂根。整地质量应达到松、碎、平的标准,土壤墒情也要适宜。

②播种。芫根在温度为3~5℃时开始发芽,茎叶和肉质根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0℃,温度达到25℃以上时生长缓慢或停止。芫根生育期短,可根据需要合理排开播种期,春季栽培在3月中下旬播种,7月份开始收获;秋季栽培主要适宜川水地区,可在8月份春种作物收获后播种,11月下旬即可收获;夏季温度较高时不宜播种,否则会发生植株抽薹现象。

播种选用色正、粒大、饱满、均匀、光亮的新芫根种子,净度、纯度均要达到90%以上。在川水地区播种时,采用穴播或撒播,株、行距为20~30厘米,采用穴播时每亩1万穴左右;在冷凉半山区种植,株、行距为20~40厘米,采用穴播时每亩9000穴。播深1.5厘米左右,播种不宜过深也不宜过浅。因其种子较小,播种过深,子叶出土前消耗较多的储藏物质;播种过浅,种子容易干燥,影响出苗,最终会影响肉质根的生长。

③定苗。芫根出土后,子叶展开,幼苗生长旺盛,需要及时间苗,促进幼苗健壮成长。尤其是穴播,更应及早间苗,以确保幼苗有一定的营养面积。间苗应掌握早间苗、分次间苗、适时定苗的原则,去小苗留大苗、去病苗留健苗、去畸形苗留正常苗、去弱苗留壮苗,以保证苗齐、苗匀、苗壮。一般间苗2~3次,第一次在子叶展开时进行,过晚幼苗拥挤,胚轴部分延长而抽薹,幼苗生长不良;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在2~3片真叶和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后中耕除草。

④田间管理。芫根具有耐肥、耐瘠、吸水能力强等特点,但要获得丰产,还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应增施有机肥,在营养生长阶段,定苗后及肉质根膨大期施两次追肥,还要重视钾肥的施用(可在肉质根膨大期施用)。芫根喜湿润土壤,播前先浇足底水,播后覆细土,保墒保温。生育期间遇干旱易影响肉质根品质,所以土壤应保持干湿均匀,在幼苗期和定苗成活期间及时浇水。肉质根生长盛期需水较多,应适时灌足水,全生育期浇水4~5次。

⑤采收。芫根肉质根膨大快,常于定苗后100天左右,地上部叶丛变黄后陆续采收,收后可采用沟窖埋藏。

(作者联系地址: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村青海湟中威思顿精淀粉有限公司 邮编:811600)

上一篇:浅谈畜禽发生传染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下一篇:怎样收集和处理沼气池启动原料